- 年份
- 2024(4128)
- 2023(5756)
- 2022(4924)
- 2021(4400)
- 2020(3808)
- 2019(8453)
- 2018(8345)
- 2017(15851)
- 2016(8584)
- 2015(9591)
- 2014(9625)
- 2013(9466)
- 2012(8680)
- 2011(7460)
- 2010(8189)
- 2009(7916)
- 2008(7775)
- 2007(6877)
- 2006(6197)
- 2005(5901)
- 学科
- 管理(33710)
- 济(29514)
- 经济(29440)
- 业(29118)
- 企(26252)
- 企业(26252)
- 制(14966)
- 财(14407)
- 审计(12223)
- 方法(11342)
- 体(10132)
- 中国(9314)
- 务(9264)
- 财务(9241)
- 财务管理(9171)
- 体制(9095)
- 银(8920)
- 银行(8914)
- 数学(8854)
- 企业财务(8774)
- 数学方法(8772)
- 行(8549)
- 业经(8193)
- 融(8189)
- 金融(8187)
- 农(7542)
- 度(6264)
- 制度(6262)
- 税(6177)
- 划(6067)
- 机构
- 大学(120486)
- 学院(119850)
- 济(50636)
- 经济(49502)
- 管理(46536)
- 理学(39354)
- 理学院(38994)
- 管理学(38574)
- 管理学院(38335)
- 研究(37738)
- 中国(32679)
- 财(31520)
- 京(25733)
- 财经(23806)
- 经(21533)
- 江(19845)
- 科学(19584)
- 所(18677)
- 中心(17875)
- 财经大学(17820)
- 经济学(15891)
- 研究所(15647)
- 北京(15528)
- 农(15173)
- 州(15019)
- 经济学院(14162)
- 业大(14121)
- 院(13887)
- 商学(13853)
- 商学院(13747)
- 基金
- 项目(75236)
- 科学(60291)
- 研究(57411)
- 基金(56166)
- 家(47841)
- 国家(47444)
- 科学基金(41678)
- 社会(38358)
- 社会科(36455)
- 社会科学(36447)
- 基金项目(29457)
- 省(28681)
- 教育(26766)
- 自然(25731)
- 自然科(25091)
- 自然科学(25087)
- 自然科学基金(24663)
- 划(23612)
- 编号(22722)
- 资助(22628)
- 制(21339)
- 成果(20050)
- 部(18049)
- 重点(17111)
- 性(16450)
- 课题(16345)
- 教育部(16239)
- 国家社会(16177)
- 创(16128)
- 人文(15586)
共检索到19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新 毛慧贞
本文从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入手,系统检验了薪酬管制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实施高管薪酬管制政策的同时,经理人可能通过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规避社会监督,从而遭受了更多的"非标"审计意见,增大了企业的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经理人会通过选择不同质量的审计师来应对增加的代理成本。结论表明,薪酬管制政策只能在短期内和表面上缓解国企过高薪酬的代理问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辅助。
关键词:
高管薪酬管制 审计意见 审计师选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妍 牛煜皓
以薪酬-业绩敏感性度量薪酬契约有效性,实证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渠道与影响机理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显著增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会计信息质量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聘请高声誉审计师、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相分离、机构投资者重仓、成长性高的公司中,这种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薪酬激励影响因素领域、外部审计治理效应领域的成果,同时对优化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德明 陈玉秀
利用2002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高管薪酬乱象,审计师发挥了一定的监督职能;相对于"天价薪酬",审计师对"零薪酬"的监督更为充分;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审计师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乱象的监督更为充分。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关注了高管薪酬,审计准则得到了较好的履行;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可能忽视了由"天价薪酬"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审计师 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新营
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薪酬差距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越大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服务,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概率更高,目的是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的管理层权力抑制了薪酬差距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外部审计治理作为约束机制与薪酬激励契约形成制度上的互补。
关键词:
薪酬差距 审计师选择 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盛庆辉 欧龙懿 刘淑芹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对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可控性应计利润与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没有显著相关性,而高管薪酬却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并且这种相关性不受盈余管理程度高低的影响。
关键词:
高管薪酬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莉 刘海燕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财务风险、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意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财务风险对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意见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财务风险与审计意见之间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意见之间显著负相关;财务风险能够显著弱化高管薪酬激励对审计意见的相关性。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高管薪酬激励 审计意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萍 宋媛 刘畅
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审计师决策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均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进行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高管薪酬激励能够强化审计意见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能够弱化审计费用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意见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从外部监管角度出发,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纳入研究框架,探索了内外部因素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为督促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打造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晓珊 陈思敏 周裕淳
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审计收费成为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高管作为被审计单位运作的实际执行者,其获取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定价决策尚未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高管超额薪酬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高管超额薪酬会通过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而显著提升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超额薪酬对审计收费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控股、高管未变更、公司治理较差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从高管自利的角度丰富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部门、企业、审计行业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高管超额薪酬 审计收费 经营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哲帅
本文以2010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为界点,对《指引》颁布前后高管薪酬是否存在粘性以及粘性强弱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高管薪酬存在粘性特征,而且在2010年指引颁布后高管薪酬的粘性程度较2010年前相比有所减弱。这说明有关稳健的薪酬制度、条规可以提高银行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度,改善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研究结论为我国出台进一步的薪酬管制政策,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提供了实证经验支持。
关键词:
高管薪酬 粘性 公司治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栋 郑红媛
本文以2006~2013年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分析我国出台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后,对国有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以及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管制政策对国有银行高管"限薪"效应不显著,但对高管薪酬结构和发放机制产生了影响,国有银行高管薪酬远低于民营银行。高管与员工薪酬绝对差距依然较大,薪酬管制没有达到预期政策效果,两者之间相对差距在薪酬管制政策后逐渐缩小。以上研究,为我国合理评估政府薪酬管制和市场化改革等政策,进一步改革国有银行高管薪酬制度,科学制定高管薪酬机制和有效缩小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提供了经验数据。
关键词:
薪酬管制 国有银行 高管薪酬 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敏 冯虹茜 张雯
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也更容易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机构投资者对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的上述影响在法律保护较差的环境中更加明显。在控制了自选择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改善独立审计的治理环境,进而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它是法制等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替代性治理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栋 郑红媛
以2006—2013年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分析我国出台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后,对国有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以及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发现:薪酬管制政策对国有银行高管"限薪"效应不显著,但对高管薪酬结构和发放机制产生了影响。(2)国有银行高管薪酬远低于民营银行。(3)高管与员工薪酬绝对差距依然较大,薪酬管制没有达到预期政策效果;两者之间相对差距在薪酬管制政策后逐渐缩小。
关键词:
薪酬管制 国有银行 高管薪酬 政策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卓 贾月伟
本文选择2008-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行业管制、外部治理环境对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行业管制和外部治理环境交互作用下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的变化。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行业管制显著提升了高管薪酬的外部公平性;外部治理环境越好,高管正向额外薪酬越大,却抑制了负向额外薪酬;管制行业中外部治理环境对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的约束程度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本文针对频繁发生的企业高管腐败现象,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政府放权改革为制度背景,从权力寻租视角考察了企业高管权力配置与腐败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检验了政府薪酬管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等特殊制度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CEO的权力强度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发生高管腐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下,政府薪酬管制恶化了企业高管腐败,而市场化改革则有利于缓解其所在地区上市公司的高管腐败行为。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高管腐败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将腐败问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僚拓展至企业层面,深化了对企业高管腐败潜在制度诱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理论认知;同时,关于CEO权力强度与腐败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高管腐败 放权改革 薪酬管制 市场化进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劲松 朱龙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管薪酬管制的原因,然后通过沪市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我国高管薪酬管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导致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企业代理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有效性 在职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