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9)
- 2023(13732)
- 2022(11505)
- 2021(10818)
- 2020(9292)
- 2019(21281)
- 2018(20587)
- 2017(39820)
- 2016(21080)
- 2015(23360)
- 2014(23201)
- 2013(22743)
- 2012(20418)
- 2011(17820)
- 2010(17640)
- 2009(15989)
- 2008(16237)
- 2007(13918)
- 2006(11595)
- 2005(9960)
- 学科
- 济(82363)
- 经济(82269)
- 管理(73675)
- 业(67274)
- 企(58497)
- 企业(58497)
- 方法(45998)
- 数学(40919)
- 数学方法(40486)
- 财(30115)
- 务(21404)
- 财务(21358)
- 财务管理(21309)
- 企业财务(20166)
- 中国(19702)
- 农(19336)
- 制(18223)
- 业经(17557)
- 银(16170)
- 银行(16154)
- 学(15136)
- 行(14969)
- 融(14748)
- 金融(14747)
- 贸(14369)
- 贸易(14362)
- 易(13995)
- 划(13165)
- 农业(13134)
- 技术(13122)
- 机构
- 大学(286001)
- 学院(285696)
- 管理(119967)
- 济(119680)
- 经济(117319)
- 理学(103628)
- 理学院(102631)
- 管理学(101103)
- 管理学院(100522)
- 研究(83299)
- 中国(68684)
- 财(62742)
- 京(56975)
- 财经(49339)
- 科学(48381)
- 经(45197)
- 中心(41949)
- 江(41663)
- 农(39983)
- 业大(39131)
- 所(39131)
- 经济学(38451)
- 财经大学(37392)
- 经济学院(35022)
- 研究所(34996)
- 北京(34459)
- 商学(33247)
- 商学院(32942)
- 范(32872)
- 州(32835)
- 基金
- 项目(197540)
- 科学(158644)
- 基金(148918)
- 研究(143186)
- 家(128562)
- 国家(127525)
- 科学基金(112831)
- 社会(94888)
- 社会科(90203)
- 社会科学(90182)
- 基金项目(78779)
- 省(75320)
- 自然(73616)
- 自然科(72070)
- 自然科学(72052)
- 自然科学基金(70833)
- 教育(67249)
- 划(63342)
- 资助(61027)
- 编号(55516)
- 部(45496)
- 成果(43997)
- 重点(43816)
- 创(41958)
- 国家社会(40503)
- 教育部(40321)
- 发(40018)
- 创新(39250)
- 人文(39233)
- 科研(38954)
- 期刊
- 济(119195)
- 经济(119195)
- 研究(78897)
- 财(55376)
- 中国(51521)
- 管理(46093)
- 学报(41051)
- 科学(38320)
- 农(33561)
- 大学(32790)
- 学学(31260)
- 融(29644)
- 金融(29644)
- 财经(25110)
- 技术(24590)
- 教育(24074)
- 农业(22632)
- 经(21478)
- 经济研究(19968)
- 会计(18857)
- 业经(18345)
- 财会(17647)
- 问题(15161)
- 业(14258)
- 版(13886)
- 技术经济(13754)
- 统计(13724)
- 理论(13418)
- 策(12960)
- 商业(12820)
共检索到409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王磊
以我国2006-2013年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机会主义效应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薪酬及股权薪酬激励能有效抑制机会主义效应的两种盈余管理,但股权薪酬激励对机会主义效应的应计盈余管理作用大于真实盈余管理。在对机会主义效应的两种盈余管理发挥的抑制作用上,高管薪酬激励与会计稳健性存在互补关系,且该互补关系受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丹
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权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及高管股权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第二,高管股权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第三,基于高管薪酬分组后,高管货币薪酬和高管股权薪酬较高的组,货币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股权薪酬激励仍与两种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及高管股权激励较低的组,货币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正相关,股权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关系不显著。本文对完善高管薪酬契约设计、提高投资者保护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蓉
本文基于2006~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与高管盈余操纵的关系,盈余操纵运用高管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衡量,研究结果如下:1产品市场竞争和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2会计稳健性对产品市场竞争及高管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抑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充分发挥了会计稳健性的内部监管效用;3外部治理水平越高,会计稳健性对产品市场竞争及盈余管理关系的抑制作用越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迟冬梅 张玉明 段升森
从协同治理效应视角,本文应用Basu模型分析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高管控制权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适度的高管薪酬激励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薪酬激励过高则导致会计稳健性降低;进一步引入权力配置条件下,即当高管兼任董事长或持有公司股权时,高管控制权的增加强化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促进高管薪酬激励与会计稳健性发挥协同治理效应,需高度关注政策激励强度及内部权力结构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玉霞
本文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公平理论解释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负向调节。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组,该调节作用显著高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组。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玉霞
本文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公平理论解释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负向调节。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组,该调节作用显著高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组。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征征 王伟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与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关系。根据荆新、王伟(2010)的高管薪酬决定三因素模型,本文构建了三个经验模型。笔者采用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至2008年共5307个公司年度数据对构建的三个经验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经验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考虑了盈余的持续性,相对于非经常损益,给予持续性盈余更高的权重。这表明会计信息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支持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关键词:
高管薪酬 盈余持续性 会计信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军良
本文通过使用2003—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国企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存在显著的规模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大企业中正相关强于中小企业;垄断行业中正相关强于竞争性行业;高收入行业中正相关强于低收入行业。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薪酬激励 盈余管理 修正Jones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晶 张茜
文章以我国2009—2016年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内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薪酬差距的扩大会诱发盈余管理;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都能够降低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诱发程度,但是非条件稳健性的调节作用更显著,表明良好的制度安排(如稳健性的会计制度)可以从根本上约束高管的自利行为,使得相关方的利益得以维护。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中,会计稳健性与限薪令在抑制盈余管理上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为我国限薪令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薪酬差距 盈余管理 会计稳健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白智奇 于洪鉴
本文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切入,利用我国A股2010—2016年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契约参照点作用下,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高管职务侵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明显受到契约参照点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相较于契约参照点得益越少,其职务侵占动机越强。进一步,"得益—损失"价值函数下处于损失区域的高管职务侵占倾向对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契约参照点效应与职务侵占二者的敏感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显著差异。抑制机制方面,所选取的外部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个体补偿激励皆能有效抑制高管职务侵占倾向。本文解释了激励实践与最优契约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及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建华 刘睿智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操纵性应计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非操纵性应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增高管年薪的作用并不显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随着高管年薪与报告利润的相关性的加强而加强;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的影响取决于操纵前的利润是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如果操纵前利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没有显著影响,反之,如果操纵前利润没有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能够显著增加高管年薪。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盈余管理 操纵性应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娟 黄志忠
本文基于审计费用对不同类型盈余管理的差异性反映,研究了高管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能显著抑制其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降低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但这种现象在高管拥有股权激励的情况下表现较弱。尤其是当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较小时,股权激励反而导致高管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增加,提高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本文通过区分盈余管理的类型,有助于缓解高管报酬有效激励观和盈余管理风险观的理论争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小宁 朱文浠
本文以我国2011-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修正琼斯模型和Roychowdhury的模型,从货币薪酬和持股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货币薪酬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恒光 张龙平
以2001~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特定的银行治理特征和环境,研究了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行政干预推动了向下的盈余管理;行政干预的银行,其高管薪酬机制推动了向上的盈余管理,且银行业绩对这种行为具有干扰型调节作用;相对于非行政干预的银行,行政干预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推动了更大程度的盈余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干预的银行特征及其引致的弱治理环境,是高管薪酬代理成本增加效应存在的关键推动因素。行政干预影响甚至改变了高管薪酬的作用机制,弱化了市场调节功能。
关键词:
行政干预 高管薪酬 异常贷款损失拨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金锁 胡焱鑫
关于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本文认为,主要表现在金融管制与高管薪酬机制两个方面。因为有金融管制,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的作用非常有限,内部治理机制是其核心(潘敏,2006)。至于商业银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