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6)
- 2023(12605)
- 2022(10341)
- 2021(9647)
- 2020(8414)
- 2019(18999)
- 2018(18617)
- 2017(36194)
- 2016(19019)
- 2015(20947)
- 2014(20368)
- 2013(20078)
- 2012(18038)
- 2011(15381)
- 2010(15314)
- 2009(13878)
- 2008(13695)
- 2007(11852)
- 2006(10068)
- 2005(8823)
- 学科
- 业(89484)
- 企(83199)
- 企业(83199)
- 济(82395)
- 经济(82307)
- 管理(75132)
- 方法(41509)
- 数学(33244)
- 数学方法(32883)
- 财(30019)
- 业经(28634)
- 农(25203)
- 务(23697)
- 财务(23663)
- 财务管理(23635)
- 企业财务(22482)
- 农业(18528)
- 技术(18270)
- 制(17357)
- 中国(16919)
- 划(15454)
- 策(15140)
- 和(14412)
- 理论(14247)
- 体(13883)
- 贸(13370)
- 贸易(13360)
- 易(13032)
- 经营(13024)
- 企业经济(12577)
- 机构
- 学院(264837)
- 大学(259198)
- 管理(115236)
- 济(113882)
- 经济(112033)
- 理学(100465)
- 理学院(99577)
- 管理学(98153)
- 管理学院(97661)
- 研究(74371)
- 中国(62086)
- 财(54699)
- 京(51433)
- 财经(44090)
- 科学(43282)
- 农(42388)
- 经(40306)
- 江(38722)
- 业大(38147)
- 中心(36306)
- 所(34992)
- 经济学(34030)
- 农业(33401)
- 商学(33221)
- 商学院(32949)
- 财经大学(32903)
- 研究所(31215)
- 经济学院(30980)
- 经济管理(30882)
- 北京(30806)
- 基金
- 项目(180798)
- 科学(147294)
- 基金(137417)
- 研究(131105)
- 家(117883)
- 国家(116854)
- 科学基金(105271)
- 社会(86762)
- 社会科(82586)
- 社会科学(82567)
- 基金项目(73604)
- 省(70938)
- 自然(70202)
- 自然科(68777)
- 自然科学(68765)
- 自然科学基金(67609)
- 教育(60284)
- 划(58141)
- 资助(54795)
- 编号(51067)
- 创(41564)
- 部(40722)
- 业(39977)
- 重点(39461)
- 创新(38023)
- 成果(37825)
- 发(37649)
- 国家社会(36364)
- 教育部(35953)
- 人文(35705)
- 期刊
- 济(121479)
- 经济(121479)
- 研究(70041)
- 管理(48490)
- 财(48053)
- 中国(46084)
- 农(38675)
- 科学(35536)
- 学报(35142)
- 大学(28416)
- 学学(27650)
- 农业(26657)
- 技术(26236)
- 融(24857)
- 金融(24857)
- 财经(22271)
- 业经(22115)
- 经(19114)
- 经济研究(18841)
- 教育(17262)
- 业(17008)
- 技术经济(16157)
- 财会(15895)
- 问题(15757)
- 会计(14178)
- 现代(13348)
- 商业(13248)
- 贸(12144)
- 统计(11970)
- 策(11925)
共检索到378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杰民 梁文宇 樊燕萍
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取我国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的调节作用和绿色技术创新在上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效应,以及不同情境下的异质性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ESG表现有显著促进作用;(2)投资者关注强化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高管薪酬激励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路径,提升企业ESG表现;(4)高管薪酬激励在国企和重污染企业中实施对企业ESG表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视和提升ESG表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我国上市公司推进ESG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ESG表现 投资者关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亚梅 孟洁 孙雨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绿色转型”和“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以企业环境表现为落脚点,从证券分析师的监督治理效应出发,探究分析师关注是否能够真正推动企业改善环境表现,并从薪酬结构和薪酬业绩角度出发,讨论高管薪酬激励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分析师关注的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环境表现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章选取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环境表现的监督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这一外部机制对企业环境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分析师通过发挥外部监督效应弥补了内部监督的不足;同时,高管薪酬粘性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少管理层进行环保行为决策的顾虑,强化了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环境表现的监督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站杰 买生
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经营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已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国际化战略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且对企业社会责任如何作用于国际化战略的路径探讨也不够深入和完善。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利用我国A股355家上市公司2013-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检验了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与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国际化程度随之越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国际化战略决策与执行的关键影响因素;(2)创新能力在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进一步通过创新能力正向作用于国际化战略;(3)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战略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高管薪酬激励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正向影响越弱。研究结论对国际化企业通过改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获得更高国际化绩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海芳 牛明彤 包建彬 邓美玲
践行ESG理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管激励作为企业内部治理重要机制之一,能够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企业ESG表现。基于管理层短视和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利用华证ESG评级来衡量ESG表现,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激励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激励行为能够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进一步检验得出,高管激励可以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从而促进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在重污染企业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高管激励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曾莲 冯勇杰 张静娴
文章从企业ESG表现的角度出发,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在职消费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职消费的增加会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高,支持效率观视角,而内部薪酬差距与在职消费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是相互替代的。通过细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的责任表现发现,在职消费主要提高了企业在社会方面的责任表现。同时,在职消费的增加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成立。此外,仅当在职消费在合理预期范围内时,在职消费才能够发挥其基于效率观的隐性激励效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兆国 曹丹婷 张弛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在高管团队稳定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中,股权激励和老乡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较显著,而货币薪酬和校友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则不显著。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控股公司更显著;薪酬激励和老乡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显著;校友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会洪 张哲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五位一体”~((2)),要求企业加强绿色可持续发展。ESG表现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代名词,是由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组成的综合指标。以企业ESG表现为视角,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运用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探讨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ESG表现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传导机制表明,高管股权激励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背景下,在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和设立了党组织的企业样本中,企业ESG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市场投资者和政府提供更丰富的建议,以推动企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慧 马点圆
使用省级环境规制数据与2015—2019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探究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特征,并探讨存在两者关系中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得出:(1)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2)高管薪酬激励在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政府补助正向调节了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4)区分企业规模大小后,发现大规模企业相较于小规模企业,更能适应环境规制制度。因此,政府应发挥垂直型环境规制与政府补助的激励作用,因企业制宜;企业应重视高管作用,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慧 马点圆
使用省级环境规制数据与2015—2019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探究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特征,并探讨存在两者关系中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得出:(1)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2)高管薪酬激励在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政府补助正向调节了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4)区分企业规模大小后,发现大规模企业相较于小规模企业,更能适应环境规制制度。因此,政府应发挥垂直型环境规制与政府补助的激励作用,因企业制宜;企业应重视高管作用,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芳 覃昱
企业ESG表现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器,但其影响因素研究仍方兴未艾。以2011—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体作用机制以及情景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正向影响企业ESG表现。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连锁股东通过传递信号吸引分析师关注形成“监督效应”与“保险效应”,从而促进企业ESG表现。基于情境机制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直接正向调节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会对“连锁股东→分析师关注→企业ESG表现”这一作用路径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且主要对主效应及后半路径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因素和外部机制探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对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锁股东 ESG 分析师关注 信息透明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海元 李小盼 李桂花
本文以2014到2016年沪深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从企业产品竞争战略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权力对于薪酬激励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与内部控制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在职消费与内部控制之间是显著负相关的。高管权力对货币薪酬与内部控制之间的正向关系有削弱作用,对于在职消费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负向关系有增强作用。企业实施的产品竞争战略不同,高管权力的调节作用不同。
关键词:
薪酬激励 高管权力 竞争战略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永华
从财务报表舞弊视角研究了高管激励性薪酬、分析师关注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激励性薪酬越高、企业分析师关注越多,审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越低。同时,高管激励性薪酬、分析师关注可以削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此外,分析师关注可以加强高管激励性薪酬与审计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风险组中高管薪酬更能显著降低审计风险,高激励性薪酬组中高管薪酬更能显著降低审计风险,高关注组中分析师关注更能降低审计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永华
从财务报表舞弊视角研究了高管激励性薪酬、分析师关注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激励性薪酬越高、企业分析师关注越多,审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越低。同时,高管激励性薪酬、分析师关注可以削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此外,分析师关注可以加强高管激励性薪酬与审计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风险组中高管薪酬更能显著降低审计风险,高激励性薪酬组中高管薪酬更能显著降低审计风险,高关注组中分析师关注更能降低审计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超 蔡庆丰 陈娇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公司高管的巨额薪酬成为众矢之的。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崛起,市场对机构投资者改进上市公司治理寄予了厚望。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产生积极影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2004~2008年度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线性概率模型、Probit、Logit、Tobit以及OLS等回归方法对机构持股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特别是股权激励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并未有效限制高管股权激励和固定薪酬的增长,对于薪酬设计的改善作用也有待加强,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在中国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高管薪酬 股权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