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9)
- 2023(16408)
- 2022(13612)
- 2021(12820)
- 2020(10951)
- 2019(24882)
- 2018(24385)
- 2017(47163)
- 2016(24773)
- 2015(27736)
- 2014(26604)
- 2013(26611)
- 2012(24241)
- 2011(21297)
- 2010(21271)
- 2009(19911)
- 2008(19860)
- 2007(17537)
- 2006(15078)
- 2005(13742)
- 学科
- 济(113640)
- 经济(113533)
- 业(104255)
- 企(94883)
- 企业(94883)
- 管理(91265)
- 方法(55897)
- 数学(46929)
- 数学方法(46532)
- 财(39735)
- 业经(32724)
- 农(31125)
- 中国(29241)
- 务(29130)
- 财务(29096)
- 财务管理(29053)
- 企业财务(27775)
- 制(24224)
- 技术(22259)
- 农业(22022)
- 贸(21041)
- 贸易(21025)
- 易(20529)
- 体(18492)
- 策(18491)
- 划(18324)
- 银(18218)
- 银行(18207)
- 融(17989)
- 金融(17988)
- 机构
- 学院(349415)
- 大学(346617)
- 济(161011)
- 经济(158579)
- 管理(148739)
- 理学(128553)
- 理学院(127488)
- 管理学(126025)
- 管理学院(125359)
- 研究(106560)
- 中国(89487)
- 财(76876)
- 京(70479)
- 财经(61498)
- 科学(56623)
- 经(56349)
- 经济学(50106)
- 江(50066)
- 中心(49934)
- 所(49761)
- 农(47310)
- 财经大学(46014)
- 经济学院(45404)
- 研究所(44276)
- 北京(44176)
- 业大(43943)
- 商学(42851)
- 商学院(42497)
- 经济管理(40069)
- 州(39444)
- 基金
- 项目(228272)
- 科学(185928)
- 基金(173241)
- 研究(170902)
- 家(147415)
- 国家(146216)
- 科学基金(130690)
- 社会(115306)
- 社会科(109840)
- 社会科学(109815)
- 基金项目(91152)
- 省(86179)
- 自然(82533)
- 自然科(80835)
- 自然科学(80821)
- 自然科学基金(79545)
- 教育(78017)
- 划(71559)
- 资助(70643)
- 编号(66300)
- 创(53033)
- 部(52991)
- 成果(51721)
- 重点(50017)
- 国家社会(49305)
- 创新(48727)
- 发(47924)
- 教育部(47311)
- 人文(46477)
- 制(45420)
- 期刊
- 济(171356)
- 经济(171356)
- 研究(103838)
- 财(65313)
- 中国(63748)
- 管理(62018)
- 科学(44028)
- 农(42380)
- 学报(40600)
- 融(37640)
- 金融(37640)
- 大学(33935)
- 技术(33248)
- 学学(32364)
- 财经(31904)
- 农业(29284)
- 经济研究(28623)
- 业经(27556)
- 经(27443)
- 教育(27060)
- 问题(22359)
- 技术经济(21066)
- 贸(20076)
- 业(19456)
- 财会(19040)
- 统计(18096)
- 世界(18030)
- 国际(17891)
- 策(17480)
- 会计(17147)
共检索到519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朱慧萍
文章选取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中介与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差距的增大会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相对于高管信心不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低地区企业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对高管过度自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地区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力度更大。董事联结与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均会加剧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两权分离度、风险承担及非效率投资在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资关系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成果将为提升企业创新投资动能及创新质量,以此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超 祝天琪
基于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高阶梯队理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归高管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海归高管通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和研发投入水平两条路径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探究调节机制后发现,在企业绿色创新活动方面,政府质量、市场竞争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内部控制水平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直辖市地区、高外部监督水平组中,海归高管对企业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区分绿色创新类型后发现,海归高管对创新要求较高的公司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燕 张册
文章以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会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即企业高管间的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的创新效率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二者的负相关程度还与企业的产权性质和行业性质有关,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伟 吴静桦 胡玉明
考察了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扩大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员工的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的创新质量越差,这种关系只存在于国有企业而不是民营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央企和非高新技术国有企业中,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所增强;对于央企而言,在高管薪酬的透明度提高后,央企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所减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汤建洋 黄东风 姜薇
本文基于契约参照点理论,以2010-2016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薪酬激励、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适度薪酬激励有助于高管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治理企业,从而促进提升企业自愿信息披露水平;二是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信息透明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三是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企业通过薪酬激励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完善符合企业运营特点的高管薪酬分配制度,健全企业高管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制定合理的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安排,形成对企业高管的长效激励机制,通过适度薪酬激励来增强企业高管主动改进企业治理的意愿和责任心,促进企业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二是要完善国有企业高管市场化薪酬制度设计,建立健全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长效机制,在国有企业高管限薪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安排要另辟蹊径,可将高管部分薪酬激励与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及履行社会责任状况挂钩,以更加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安排促进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华 肖京
本文选取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探讨在引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的情况下,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倒型曲线关系,研发投入强度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倒型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薪酬差距 研发投入强度 企业绩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张昉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2009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按照其性质(国有或非国有)以及所处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作用,而其效果几乎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这跟我国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保护导致行政垄断有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短期内维持薪酬管制,而将长期目标设定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成长。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烨 高倩
高管薪酬治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现有文献对高管薪酬差距的研究甚少。文章选取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首次将企业生命周期变量引入到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实证研究中,从企业特性角度分析了对影响高管薪酬差距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平 张孜瑶
股权资本成本是高管薪酬制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历史时期,对不同市场化进程下的股权资本成本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国企业基于公司治理因素与经营绩效因素的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高管平均薪酬与职工平均薪酬之比作为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量化指标,(1)分别研究股权资本成本和市场化进程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资本成本与薪酬差距负相关,市场化进程与薪酬差距正相关;(2)针对市场化进程变化的横向效应和纵向效应进行细化分析,得到了纵向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的结论。这样的结...
关键词:
薪酬差距 股权资本成本 市场化进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谷丰 张林 张凤元
本文以20092016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动态层面研究高管激励中的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水平普遍偏低,创业板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不同生命周期下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主导的薪酬模式是货币薪酬激励和在职消费,且两者在促进创新投资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在成熟期阶段,三种薪酬激励模式对企业创新投资都有促进作用,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两两间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纪宇 李涛 李青原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Bentley等(2013)对公司战略的度量,探索公司战略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以下简称"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公司战略越激进,高管薪酬差距越大;(2)相比于采用防御型战略的国有企业,在采用进攻型战略的公司中高管薪酬差距激励效果更显著,并且主要体现在销售收入这一业绩指标上。因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应该避免"一刀切"的做法,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和经营特点设置薪酬体系。此外,将薪酬差距影响因素与激励效果纳入统一研究框架,按照先探究薪酬差距形成原因、再根据原因研究激励效果的路径开展,有利于得到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琼 张河川
以2009—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和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在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方面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与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相比,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进一步地,将混合所有制公司样本按照市场化程度高低划分为两组,分样本组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研究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晓宇 秦永
文章以科技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产权性质和制度环境两个维度对这一影响进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银企关联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效果更大。文章同时考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股权关联和高管关联,综合分析银企关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企关联 企业创新 产权性质 制度环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军 刘红霞
结合中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以2006—2013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A股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适当提高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能够抑制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并且对过度投资也有抑制作用;对投资不足的影响效果则不明显。但过大的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此外,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A股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存在拐点,超过该拐点,薪酬差距对非效率投资则起到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制定更合理的工资薪酬差距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激励问题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高管团队 相对薪酬差距 非效率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建顺 匡浩宇
地方债治理是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实践。本文基于2008—2018上市公司与城市宏微观匹配数据,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正)》施行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地方债治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债治理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6.13%,促进企业专利申请数增加3.51%。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后依然成立。动态效应分析表明,地方债治理的创新激励效应具有持久性。平行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强度双重差分的模型设定是合理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债治理通过降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防止企业经营金融化两条路径对企业创新产生激励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所有制、行业垄断与高管薪酬差距——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10年的证据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才能、公司控制力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高管薪酬差距会诱发侵占型职务犯罪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对外直接投资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绩效、机会主义行为和高管薪酬体制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产权性质、客户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产权性质与高管薪酬粘性——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监督型基金与高管薪酬水平的相关性——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