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6)
- 2023(5801)
- 2022(4899)
- 2021(4629)
- 2020(4084)
- 2019(9292)
- 2018(9121)
- 2017(17591)
- 2016(9540)
- 2015(10383)
- 2014(10524)
- 2013(10560)
- 2012(9566)
- 2011(8375)
- 2010(8462)
- 2009(7849)
- 2008(8403)
- 2007(7754)
- 2006(6818)
- 2005(6410)
- 学科
- 管理(41744)
- 业(36820)
- 济(34179)
- 经济(34138)
- 企(33752)
- 企业(33752)
- 财(18784)
- 方法(18059)
- 数学(15162)
- 数学方法(15038)
- 务(13474)
- 财务(13451)
- 财务管理(13426)
- 企业财务(12965)
- 制(11456)
- 银(10261)
- 银行(10254)
- 行(9603)
- 融(8683)
- 金融(8683)
- 中国(7814)
- 业经(7647)
- 划(6955)
- 人事(6937)
- 人事管理(6936)
- 体(6933)
- 策(6786)
- 学(6511)
- 农(6418)
- 理论(6348)
- 机构
- 大学(132881)
- 学院(130565)
- 管理(55529)
- 济(53056)
- 经济(51725)
- 理学(45899)
- 理学院(45413)
- 管理学(44811)
- 管理学院(44510)
- 研究(40057)
- 中国(35840)
- 财(31041)
- 京(27802)
- 财经(23552)
- 科学(23183)
- 经(21595)
- 江(20317)
- 所(20306)
- 中心(19966)
- 农(19287)
- 研究所(18067)
- 财经大学(17967)
- 北京(17504)
- 业大(17330)
- 州(16725)
- 商学(16235)
- 商学院(16097)
- 经济学(15903)
- 农业(15054)
- 院(14465)
- 基金
- 项目(82425)
- 科学(65360)
- 基金(62412)
- 研究(57541)
- 家(54715)
- 国家(54255)
- 科学基金(47294)
- 社会(37056)
- 社会科(35327)
- 社会科学(35314)
- 基金项目(32981)
- 自然(32331)
- 自然科(31685)
- 自然科学(31678)
- 自然科学基金(31183)
- 省(30411)
- 教育(26929)
- 资助(26335)
- 划(25927)
- 编号(21582)
- 部(19071)
- 重点(17901)
- 成果(17761)
- 创(16987)
- 性(16856)
- 教育部(16691)
- 科研(16408)
- 人文(16076)
- 创新(15919)
- 大学(15721)
共检索到206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凌云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2012-2016年非金融行业财务数据,分析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真实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类型不同,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同。较之交易性机构投资者来说,稳定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存在,对高管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区分高管薪酬差距样本组,发现稳定性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在高管薪酬差距高的样本组更大。区分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高管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不同控股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哈根花 杨丽芳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两层代理冲突问题,如何缓解这两大代理冲突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基于"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是缓解第一层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机构投资者持股是缓解第二层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的观点,从激励和监督两个方面出发,以2010~2016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会诱发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基于盈余管理全景式考察,其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即利益趋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例越高,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越少;在内外部治理机制协调配合下,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靠华 唐家财 蒋艳辉
以我国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现金分红的影响,并分析检验真实盈余管理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显著正相关,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比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现金分红;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显著正相关,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现金分红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考虑真实盈余管理中介作用的分析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在大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以及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现金分红的正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怒涛 陆开森 谢获宝
选用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交易性投资主体"和"控制性投资主体"的概念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交易性投资者和控制性投资者,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即机构投资者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第二,上市公司中两类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控制性机构投资者能发挥积极治理作用,表现为监督效应,而交易性机构投资者的影响不明显或是会推动上市公司增加盈余管理程度,表现为合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有助于理解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需要考虑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导致的不同效果,为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的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怒涛 陆开森 谢获宝
选用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交易性投资主体"和"控制性投资主体"的概念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交易性投资者和控制性投资者,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即机构投资者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第二,上市公司中两类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控制性机构投资者能发挥积极治理作用,表现为监督效应,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艳辉 宋佳彬 李斐
文章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稳定性和独立性三个维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与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通过联立方程控制内生性,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大机构投资者和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负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但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负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正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邬烈岚 徐雯
基于沪深A股2008—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薪酬粘性越强,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越严重;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削弱高管薪酬粘性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区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负向调节高管薪酬粘性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调节作用只在强高管薪酬粘性组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完善企业薪酬制度、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引导机构投资者健康长足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宣杰 甘海维 尹思源 许梦园 高新宇 张玉兰
本文选取2014~2016年775家京津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攀比系数研究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程度越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强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许文婷 丁紫瑶 唐雨辰
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持股年限和行业分类的维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稳定型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这种抑制效果在国有控股公司受到限制,并据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真实盈余管理 国有控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许文婷 丁紫瑶 唐雨辰
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持股年限和行业分类的维度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稳定型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这种抑制效果在国有控股公司受到限制,并据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真实盈余管理 国有控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付岩
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期限与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关系视角,分析不同投资期限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使用Gaspar等指标,把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和短期机构投资者,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3-201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期限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预期一致,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能体现其公司治理效应,即与盈余管理及正向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短期机构投资者比例越高,越能体现其投资的短视行为,即与盈余管理及正向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长期机构投资占优和短期机构投资占优分别体现其公司治理效应和信息交易效应,说明只有长期机构投资者才能参与公司治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因...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投资期限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亚楠 张复生
本文选取我国2006-2016年间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薪酬差距越大,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进一步研究显示,CEO变更前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增大,且CEO变更会使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启新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2010年至2014年数据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显著影响盈余管理:较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会计稳健性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过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适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会计稳健性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