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0)
2023(9928)
2022(8160)
2021(7688)
2020(6408)
2019(14715)
2018(13981)
2017(26938)
2016(13946)
2015(15507)
2014(14776)
2013(14709)
2012(13563)
2011(12318)
2010(12000)
2009(11047)
2008(11122)
2007(9471)
2006(8393)
2005(7594)
作者
(40837)
(34085)
(33843)
(32125)
(21604)
(16401)
(15120)
(13307)
(13142)
(11908)
(11747)
(11272)
(10814)
(10769)
(10723)
(10570)
(10229)
(9905)
(9786)
(9699)
(8342)
(8338)
(8134)
(7731)
(7673)
(7653)
(7477)
(7101)
(6694)
(6663)
学科
(56798)
经济(56731)
管理(40690)
(38082)
(30142)
企业(30142)
方法(27741)
数学(25552)
数学方法(25448)
(21331)
银行(21185)
(19848)
(19422)
中国(18507)
(16082)
(14728)
贸易(14717)
(14492)
(14412)
金融(14412)
(14044)
业经(11482)
(11083)
制度(11077)
(10215)
财务(10205)
财务管理(10187)
(9966)
(9945)
业务(9820)
机构
大学(200941)
学院(195872)
(93218)
经济(91877)
管理(77233)
研究(71317)
理学(66836)
理学院(66131)
管理学(65349)
管理学院(65003)
中国(63904)
(42431)
(42423)
科学(40798)
(38604)
(35640)
财经(34724)
中心(33003)
研究所(32809)
(32241)
经济学(30949)
农业(30917)
业大(30697)
经济学院(28169)
北京(26939)
(26619)
财经大学(26586)
(25092)
(23065)
商学(22329)
基金
项目(135952)
科学(108514)
基金(105536)
(95143)
国家(94448)
研究(92574)
科学基金(80430)
社会(64463)
社会科(61523)
社会科学(61511)
基金项目(55705)
自然(52880)
自然科(51728)
自然科学(51710)
自然科学基金(50922)
(47309)
资助(42920)
(42170)
教育(41254)
编号(32582)
(32324)
重点(30820)
国家社会(29247)
(28556)
(28003)
教育部(27918)
中国(27613)
创新(26949)
科研(26938)
人文(26180)
期刊
(90211)
经济(90211)
研究(60293)
中国(37239)
学报(35075)
(34239)
金融(34239)
(33127)
科学(32292)
(32198)
管理(27137)
大学(26356)
学学(25490)
农业(20928)
财经(18199)
经济研究(17111)
(15608)
(12754)
(12578)
问题(12405)
国际(12377)
业经(12326)
技术(12082)
世界(11371)
教育(10199)
(9419)
技术经济(9364)
理论(9173)
业大(8665)
统计(8462)
共检索到293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喻微锋  
运用2007-2012年的银行微观面板数据,检验银行高管薪酬对银行资产配置的影响。总体来看,管理层现金薪酬和股权薪酬均显著促进银行短期贷款的增加;从贷款质量看,股权薪酬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而现金薪酬对其无明显影响。薪酬激励的效果因银行性质而有所差异:现金薪酬增加短期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股权薪酬对短期贷款的影响则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此外,股权薪酬降低不良贷款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科才  郑建峡  喻微锋  
基于2007—2019年中国170家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银行高管薪酬支付方式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短期现金薪酬引发了银行高管的短视行为,使影子银行规模提高。中长期薪酬方面,管理层持股有效降低了影子银行规模,但高管薪酬实施延期支付却增加了影子银行规模。(2)现金薪酬、管理层持股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表外风险作用机制。(3)在相对宽松货币政策背景,或者在大型、高资产规模、低资本充足率等银行微观特征中,高管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更为激进,因此会放大现金薪酬对影子银行的扩张作用,削弱管理层持股对影子银行的约束作用。(4)延付高管薪酬提高影子银行规模的结论仅在中小银行中成立,但仍没有证据表明大型银行实施高管薪酬延付能降低影子银行规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靖  
美国金融危机后,延付银行高管薪酬成为我国监管部门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从银行信贷资产配置行为视角深入研究这一政策是否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偏好。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检验:(1)利用非观测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固定效应估计和广义矩估计法)直接比较延付高管薪酬实施前后我国银行高风险贷款投放的变化;(2)为控制延付高管薪酬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利用2010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这一政策冲击,通过"准自然实验"的PSM-DID法识别延付高管薪酬对银行高风险贷款投放影响的净效应。二者结果均显示:实施延付高管薪酬的确降低了银行风险偏好,体现为银行配置更低的贷款规模、企业贷款占比和信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鼎  
文章对银行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高管薪酬制度能够对高管人员的行为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业绩上升和业绩下降时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非对性。最后,就完善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和健全治理机制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栋  杨兴全  
笔者以2004—2013年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内部差距与银行业绩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银行净利润和市场价值(托宾Q)显著正相关,但薪酬对激励高管提高银行资产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股东回报(每股收益)动力不足;高管团队间的绝对薪酬差距有利于激励核心高管提高业绩,符合锦标赛理论预期,但相对薪酬差距与业绩呈倒"U"型关系;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绝对和相对差距)和高管团队规模协作需要的交互作用对业绩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而人均资产协作需要变量没有调节薪酬差距和业绩间的关系;高管与员工的绝对和相对薪酬差距与业绩显著正相关,支持了锦标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银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越艳  李显君  孟祥莺  魏先华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求汽车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处于产品创新、生产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有了新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的高管作为创新决策主体,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梳理了汽车行业创新与高管薪酬关系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并选取样本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4年间上市汽车企业的财务数据及相关信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汽车行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越艳  李显君  孟祥莺  魏先华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求汽车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处于产品创新、生产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有了新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的高管作为创新决策主体,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梳理了汽车行业创新与高管薪酬关系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并选取样本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4年间上市汽车企业的财务数据及相关信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汽车行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方茂扬  杨宇焰  
本文通过解读香港十家上市银行年度财务报告,概述了香港银行高管薪酬制度的基本情况,采用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三个标准,评析、借鉴香港银行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方案,提出了对中国大陆银行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几点看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两职分离或两职合一的权力配置对企业业绩与高管个人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职分离或两职合一的权力配置与企业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反,对高管个人的效用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两职分离相比于两职合一,会显著降低高管的薪酬水平,同时也会降低其薪酬业绩敏感性,主要表现在业绩上升时的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发现,两职合一权力配置的获得与董事长个人社会资本显著相关,拥有政治资本、政治资本级别越高以及政治资本在管理者团队中越稀缺的高管,更容易获得两职合一的权力配置。本文研究的结论表明,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两职分离或两职合一在企业层面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是企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栋  郑红媛  
本文以2006~2013年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分析我国出台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后,对国有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以及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管制政策对国有银行高管"限薪"效应不显著,但对高管薪酬结构和发放机制产生了影响,国有银行高管薪酬远低于民营银行。高管与员工薪酬绝对差距依然较大,薪酬管制没有达到预期政策效果,两者之间相对差距在薪酬管制政策后逐渐缩小。以上研究,为我国合理评估政府薪酬管制和市场化改革等政策,进一步改革国有银行高管薪酬制度,科学制定高管薪酬机制和有效缩小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提供了经验数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哲帅  
本文以2010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为界点,对《指引》颁布前后高管薪酬是否存在粘性以及粘性强弱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高管薪酬存在粘性特征,而且在2010年指引颁布后高管薪酬的粘性程度较2010年前相比有所减弱。这说明有关稳健的薪酬制度、条规可以提高银行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度,改善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研究结论为我国出台进一步的薪酬管制政策,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提供了实证经验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栋  郑红媛  
以2006—2013年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分析我国出台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后,对国有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以及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发现:薪酬管制政策对国有银行高管"限薪"效应不显著,但对高管薪酬结构和发放机制产生了影响。(2)国有银行高管薪酬远低于民营银行。(3)高管与员工薪酬绝对差距依然较大,薪酬管制没有达到预期政策效果;两者之间相对差距在薪酬管制政策后逐渐缩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恒光  张龙平  
以2001~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特定的银行治理特征和环境,研究了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行政干预推动了向下的盈余管理;行政干预的银行,其高管薪酬机制推动了向上的盈余管理,且银行业绩对这种行为具有干扰型调节作用;相对于非行政干预的银行,行政干预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推动了更大程度的盈余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干预的银行特征及其引致的弱治理环境,是高管薪酬代理成本增加效应存在的关键推动因素。行政干预影响甚至改变了高管薪酬的作用机制,弱化了市场调节功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旭仙  王虹  何佳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近年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以2008—2017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资产配置有助于高管获取超额薪酬;当金融资产配置的收益为正时,其扩大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效应更明显;企业配置不同获益类型的金融资产会对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产生差异化影响;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缓解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效应显著;"平滑动机"、"扭亏动机"在金融资产配置和两类薪酬差距间发挥了不同的调节效应。本研究拓展了金融资产配置经济后果与薪酬差距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和政府部门分类监管金融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夏楠  明华  耿建芳  
通过构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以我国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货币薪酬、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3个维度研究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能够显著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但在职消费激励与资源配置效率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在国有企业中依然成立;但在非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职消费激励的效果则不显著。分行业来看,货币薪酬激励在各行业中的激励作用不变;股权激励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在职消费激励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