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2)
- 2023(14310)
- 2022(12199)
- 2021(11245)
- 2020(9416)
- 2019(21371)
- 2018(20706)
- 2017(39860)
- 2016(21135)
- 2015(23425)
- 2014(23052)
- 2013(22490)
- 2012(20996)
- 2011(19028)
- 2010(19083)
- 2009(17567)
- 2008(16961)
- 2007(14665)
- 2006(12970)
- 2005(11484)
- 学科
- 济(111097)
- 经济(110981)
- 管理(65338)
- 业(59059)
- 企(50156)
- 企业(50156)
- 方法(50006)
- 数学(44134)
- 数学方法(43685)
- 财(25041)
- 中国(23180)
- 农(22494)
- 学(21992)
- 地方(21536)
- 业经(21163)
- 制(18394)
- 融(16267)
- 金融(16265)
- 务(15700)
- 财务(15662)
- 财务管理(15629)
- 理论(15551)
- 贸(15511)
- 贸易(15503)
- 银(15482)
- 银行(15458)
- 农业(15310)
- 企业财务(15034)
- 易(14964)
- 行(14816)
- 机构
- 大学(313528)
- 学院(308949)
- 济(140365)
- 经济(137974)
- 管理(123982)
- 理学(108323)
- 理学院(107222)
- 管理学(105531)
- 管理学院(104944)
- 研究(101196)
- 中国(76824)
- 财(64389)
- 京(62818)
- 科学(57609)
- 财经(52646)
- 所(48381)
- 经(48181)
- 中心(46671)
- 经济学(45974)
- 江(44097)
- 研究所(43999)
- 农(43686)
- 经济学院(41347)
- 业大(41316)
- 财经大学(39708)
- 范(39044)
- 师范(38664)
- 北京(38442)
- 院(36377)
- 商学(34447)
- 基金
- 项目(210792)
- 科学(169910)
- 基金(159761)
- 研究(152763)
- 家(138320)
- 国家(137243)
- 科学基金(120303)
- 社会(103484)
- 社会科(98287)
- 社会科学(98263)
- 基金项目(83875)
- 省(78804)
- 自然(76776)
- 自然科(75106)
- 自然科学(75087)
- 自然科学基金(73822)
- 教育(71045)
- 划(66774)
- 资助(65185)
- 编号(58519)
- 部(48956)
- 重点(47408)
- 成果(47230)
- 国家社会(44646)
- 发(44205)
- 创(43902)
- 教育部(43350)
- 人文(41704)
- 创新(41194)
- 科研(40613)
- 期刊
- 济(148607)
- 经济(148607)
- 研究(91580)
- 中国(50504)
- 财(50043)
- 管理(46155)
- 学报(45007)
- 科学(43054)
- 农(37945)
- 大学(35685)
- 学学(33955)
- 融(29410)
- 金融(29410)
- 财经(27655)
- 技术(26358)
- 农业(25699)
- 教育(25639)
- 经济研究(25344)
- 经(23777)
- 业经(20926)
- 问题(19278)
- 统计(16625)
- 技术经济(16559)
- 贸(15090)
- 策(14803)
- 世界(14427)
- 理论(14367)
- 商业(13893)
- 版(13888)
- 决策(13261)
共检索到444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细雄 谭瑾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理论阐释,利用中国A股2004-201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契约的参照点效应及其治理后果。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呈现明显的参照点效应,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显著受到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等外部参照基准的影响;(2)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引发的主观心理感知对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和主动离职行为等都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讲,当高管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时,企业高管将产生自我利益被侵蚀的消极心理感知,进而导致他们通过在职消费途径寻求替代性激励补偿的动机显著增强;同时,企业高管发生主动离职行为的概率也明显增强。
关键词:
薪酬契约 参照点效应 在职消费 主动离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白智奇 于洪鉴
本文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切入,利用我国A股2010—2016年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契约参照点作用下,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高管职务侵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明显受到契约参照点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相较于契约参照点得益越少,其职务侵占动机越强。进一步,"得益—损失"价值函数下处于损失区域的高管职务侵占倾向对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契约参照点效应与职务侵占二者的敏感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显著差异。抑制机制方面,所选取的外部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个体补偿激励皆能有效抑制高管职务侵占倾向。本文解释了激励实践与最优契约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及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昆 杨蓉
立足于中国的制度环境,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经理人市场理论和契约参照点理论,探究外籍高管、契约参照点与高管薪酬契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公司拥有的外籍高管人数越多,越容易驱动高管薪酬的增长;拥有外籍高管的公司更倾向于借助契约参照点驱动高管薪酬的增长,其背后的作用机理是外籍高管所在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以及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外籍高管越多,其所在上市公司借助契约参照点驱动高管薪酬增长的倾向性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外籍高管的引入对于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也会驱动中国籍高管的薪酬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昆 徐智铭
采用Demerjian等的DEA-TOBIT两阶段模型来估算高管才能,从行业属性和产权性质角度分析了契约参照点、高管才能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并使用2008-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高管才能越高,其薪酬水平越高;(2)高管薪酬契约中存在参照点效应,而国有企业和被保护行业更可能利用契约参照点来提升高管薪酬水平;(3)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中存在着高管才能高低的差异,拥有高才能高管的国有企业和被保护行业利用契约参照点拉动高管薪酬增长的倾向更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富生 沈永建 尤海峰
工资是高管激励员工的主要工具,也可能是高管和员工侵犯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以高管继任过程中职工薪酬的变化为背景,分析了高管实现控制权私利最大化过程中,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公司政治的形成及经济后果。实证发现,上期职工工资越高,本期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低;在高管继任当年,变更企业的职工工资具有显著增长;相比内部提拔的高管,外部来源的高管会更大幅度地提高职工工资。进一步地,本文将高管继任过程中的工资增长分离为:经济激励动机的增长和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我们发现,出于经济激励动机的工资增长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出于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则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这表明,高管和员...
关键词:
高管继任 职工薪酬 隐性契约 公司政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刘绪光 陈靖涵
本文沿着中国企业激励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公司治理趋同这两条主线,基于超越最优契约范式的市场配置视角、经理权力视角以及契约订立过程中的参照点效应,提出了关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三组理论假设。基于502家上市公司2001至2006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高管薪酬水平的上升反映了市场对经理才能日益增长的竞争性需求,但旨在约束经理权力、构架"完备"的公司治理机制并未发挥有效作用。此外,国际同行的薪酬基准对中国公司的高管薪酬决策具有参照点效应,这种薪酬设定过程中存在的参照点效应因薪酬委员会的存在而被放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邑早 陈艳 刘家镇 岳新茹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是优化宏观经济要素配置与提升微观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相较于契约参照点的得益越少,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越低,且上述影响主要存在于垂直参照点和水平参照点维度。此外,相较于得益区域,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损失区域更高。进一步,高管薪酬垂直参照点效应的影响显著高于水平参照点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劳动投资不足,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更易导致企业劳动投资过度;相较于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影响在劳动密集度低的企业更大。此外,完善的监督机制(分析师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与激励机制(高管晋升预期)能够显著缓解上述影响。本文的结论能够从薪酬契约治理角度为改善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邑早 白智奇 王阳
本文基于契约参照点视角,对高管薪酬契约激励中存在的比较现象及其影响效应展开深入分析。在阐述了薪酬契约参照点的概念及其作用机理、梳理已有经验证据的基础上,从垂直参照、水平参照和现状参照三个维度构建了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的三维分析框架,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契约参照点效应展开思辨和剖释,并就未来可能的扩展研究方向进行了理性展望与分析,以期对我国人本化薪酬契约治理机制的构建有所裨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上坤 陈冬华
新兴与转型经济的中国,其政治、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在高管激励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薪酬契约组合中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如何达到均衡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中,经营不确定性是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相对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业绩波动性较大时,在职消费契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成本,因而在契约组合中会更多被采用,这一推论得到了本文实证结果的支持;结果还显示,这一关系在保护性行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本文首次提供了在职消费契约与货币薪酬契约灵活性比较的直接证据。本文的研究为Marino和Zabojnik(2008)的理论推导提供...
关键词:
在职消费 货币薪酬 国有企业 业绩波动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多娇 闫珍丽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高管薪酬契约也广受关注。以2007—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研究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差异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更低;(2)公益类国有企业因为承担超额雇员、过度投资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冗员和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企业规模越大,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冗员负担、过度投资和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越显著。因此,考核国有企业高管时可以将政策性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且合理设置财务业绩指标和政策指标的结构和比例,从而使薪酬契约发挥最优的激励效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李烜博 陈玥
高管薪酬契约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其制定的影响因素和后果深受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从董事联结出发,研究了中国背景下高管薪酬制定过程中的参照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定存在显著的董事联结参照效应,高管的薪酬会根据董事联结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探究发现,高管薪酬制定的外部不确定性以及高管对薪酬的公平感知是董事联结薪酬参照效应产生的重要机理。拓展性分析显示:董事在行会中任职会缓解对联结企业的薪酬参照;不同董事联结类型均会对薪酬参照效应产生影响;联结企业的规模越大,其薪酬参照影响越强;联结企业的数量对参照效应也具有强化作用;薪酬参照效应的存在导致了较低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中国背景下高管薪酬契约决定因素的研究,为薪酬参照效应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基准框架,同时对当前中国公司薪酬制度的完善也提供了一些现实启发。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园园 马忠
利用2008—2015年度系族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其高管薪酬契约制定过程中的双重参照效应。研究表明,系族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制定既受到系族外部同行业高管薪酬参照基准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受到系族内部其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参照基准的影响,并且随着系族内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系族内部薪酬参照效应占优。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外部参照基准的使用存在权衡行为,系族上市公司倾向于加大两者之中较高者的参照作用。这说明心理因素是董事会制定高管薪酬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系族上市公司通过内外部双重参照基准的使用满足高管的公平偏好,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完善系族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定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现象。可见,目前我国薪酬委员会独立性虽增强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并未抑制高管薪酬粘性,薪酬委员会对薪酬契约的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玉龙 杨伟国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越有效,高管薪酬契约越有效。这一结论为政府监管机构及上市公司股东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高管权力 高管薪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公司治理效应——来自高管薪酬契约调整的证据
会计观念、薪酬契约与管理层决策行为——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的经验证据
高管年龄与薪酬激励:理论路径与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创业投资的治理作用:——基于高管薪酬契约设计视角的实证研究
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避税行为与审计治理效应
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与非效率投资——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的解释和经验证据
薪酬粘性与高管投资行为实证研究——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权力、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预告行为——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成本粘性、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基于企业风险视角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