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1)
- 2023(10379)
- 2022(9296)
- 2021(8669)
- 2020(7350)
- 2019(17143)
- 2018(16948)
- 2017(33686)
- 2016(17956)
- 2015(20166)
- 2014(19950)
- 2013(19891)
- 2012(18142)
- 2011(16173)
- 2010(15875)
- 2009(14310)
- 2008(13770)
- 2007(11790)
- 2006(10099)
- 2005(8508)
- 学科
- 济(72855)
- 经济(72767)
- 管理(54198)
- 业(51274)
- 企(43344)
- 企业(43344)
- 方法(38903)
- 数学(34513)
- 数学方法(34213)
- 财(19312)
- 农(17599)
- 中国(17324)
- 业经(15522)
- 学(14484)
- 地方(14183)
- 制(13385)
- 务(13028)
- 财务(12970)
- 财务管理(12944)
- 贸(12858)
- 贸易(12853)
- 易(12433)
- 企业财务(12374)
- 农业(11990)
- 银(11908)
- 银行(11875)
- 融(11590)
- 金融(11589)
- 技术(11572)
- 理论(11530)
- 机构
- 大学(252713)
- 学院(249646)
- 管理(106009)
- 济(99188)
- 经济(97086)
- 理学(93138)
- 理学院(92208)
- 管理学(90804)
- 管理学院(90365)
- 研究(77495)
- 中国(57781)
- 京(52698)
- 科学(47803)
- 财(45717)
- 财经(37941)
- 所(37211)
- 业大(37144)
- 农(36172)
- 中心(35653)
- 经(34779)
- 研究所(34091)
- 江(33990)
- 北京(33046)
- 范(31564)
- 师范(31296)
- 经济学(29731)
- 财经大学(28711)
- 院(28585)
- 农业(28386)
- 州(28092)
- 基金
- 项目(178892)
- 科学(141397)
- 基金(131600)
- 研究(131245)
- 家(113534)
- 国家(112626)
- 科学基金(98210)
- 社会(82925)
- 社会科(78696)
- 社会科学(78677)
- 基金项目(70842)
- 省(68814)
- 自然(64713)
- 自然科(63223)
- 自然科学(63212)
- 自然科学基金(62099)
- 教育(60122)
- 划(57910)
- 资助(54619)
- 编号(53287)
- 成果(42307)
- 部(40131)
- 重点(38968)
- 创(37322)
- 发(36726)
- 课题(35576)
- 教育部(34955)
- 创新(34712)
- 科研(34501)
- 人文(34431)
共检索到344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凤莲 高遵剑
本文针对频繁发生的上市公司违规现象,从"高薪养廉"和锦标赛理论视角考察了高管薪酬以及高管薪酬差距对上市公司违规概率和违规程度的影响。以上证A股2008-2015年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水平越高,上市公司违规概率越小,这一结论支持了"高薪养廉"假说,高管薪酬内部差距越大,公司违规概率越小;之后又将上证A股违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发现:在违规公司中,高管薪酬水平高的公司,其选择违规的程度会偏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大的公司,其选择违规的程度也偏低,该结论丰富了锦标赛理论。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违规 高薪养廉 锦标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云 李晓方 李卓航
公司违规一直是商业活动中的痼疾,屡禁不止。本文基于2009~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高管团队网络与公司违规的关系,并结合行为代理理论和累积优势理论探讨高管团队薪酬在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网络与公司违规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薪酬在高管团队网络与公司违规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就违规类型而言,高管团队网络与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显著负相关,但与高管个人违规之间的负向关系不显著,而高管团队网络与违规程度和违规次数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上市年龄越长、企业绩效越高、政治人脉越多的公司中,高管团队网络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越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博 张熙萌 周瑞雪 耿和钰 平帆
高管薪酬追回指的是在某些特定事件发生后,公司有权追回已发放高管薪酬的制度。本文以2006-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整理了公司实施高管薪酬追回制度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追回制度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追回能够有效地抑制公司违规行为。这一发现在经过缓解内生性问题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不变。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高管薪酬追回制度对于非国有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公司内外部约束机制对高管薪酬追回制度与公司违规行为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地区法律环境更好时,高管薪酬追回制度对公司违规的治理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不仅揭示了高管薪酬追回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重要角色,而且为企业治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芳 耿修林
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在激励高管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能影响高管的自利动机和风险敏感性,进而导致企业违规等组织不当行为。基于代理理论和锦标赛理论,本文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混合样本和配对样本,运用计数模型实证考察了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环境动态性削弱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军英 靳毓
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各级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惩罚频次和力度明显加大。"天价"高管薪酬也是困扰社会各界的普遍问题。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2016年发生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违规行为的披露和惩罚力度对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以及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违规行为是否发生以及违规程度对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且均为显著负相关;但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二者影响并不显著;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来说,违规程度对高管薪酬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且能够带来非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明显改善。
关键词:
违规行为 高管薪酬 产权性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芳 耿修林
锦标赛理论认为,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是一种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激励高管努力工作。但是,薪酬差距也可能增加高管的自利行为动机和冒险倾向,诱发高管的不正当努力,最终导致企业违规行为。本文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选择面板计数模型和面板二值选择模型,研究了高管垂直薪酬差距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揭示了锦标赛机制可能存在的负面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企业内部的财务困境压力和企业外部的行业竞争压力都抑制了高管薪酬差距带来的违规倾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海燕 陈华
以我国证券市场1999至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违规监管对管理层薪酬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外部监管在解决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功能,发现国有企业更为注重其外部声誉和社会形象;当公司发生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后,公司会对主要责任人进行现金薪酬处罚,从而约束管理层的市场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违规监管会显著影响管理层薪酬,对管理层进行薪酬处罚能有效约束管理层行为,从而减少公司的违法违规事件。因此,外部违规监管在缓解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中发挥了显著的公司治理功能。另外,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对国有企业的违规监管处罚能更好的发挥监管的公司治理作用。
关键词:
违规监管 管理层薪酬 处罚公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萍 张晶
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对会计信息有效性、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有效性在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关系的调节效应。经研究发现:民营上市企业中,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有效性与财务违规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发现会计信息有效性显著削弱高管薪酬溢价与财务违规之间的相关程度。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治理民营上市企业财务违规乱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沛华 李方方 李军林
薪酬激励是解释现代组织决策的重要因素,薪酬的分化将导致企业管理层决策的一系列调整。本文基于锦标赛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论证了管理层薪酬攀比下的激励扭曲效应,并以沪深A股的民营上市公司样本为例,检验了企业间的外部薪酬差距如何影响企业的违规决策行为。结果表明:总体上,外部薪酬差距显著加剧了企业违规的可能性,即存在激励的扭曲效应;机制上,薪酬差距将导致企业出现更多的在职消费、掏空行为、关联交易以及盈余管理,表明激励扭曲下企业管理层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补偿自身的回报,以及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提高企业业绩;对策上,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持股因素均发挥着显著的调节效应,能够改善薪酬差距的激励扭曲。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企业管理层在外部薪酬差距驱动下的违规决策机制,为完善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与治理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外部薪酬差距 违规 激励扭曲 内部控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兵 何依 吕梦
CFO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执行者,CFO薪酬状况影响企业财务表现。通过采用A股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文章考察了CFO薪酬溢价与公司财务违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及董事长权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CFO薪酬溢价越大,公司出现财务违规的可能性越小;董事长权力较大时,CFO薪酬溢价也较大,公司财务违规的可能性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CFO薪酬溢价与公司财务违规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且给予CFO相对的高薪有助于减少其违规倾向,而非被稽查概率;而一旦财务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发现,相对高薪的CFO所受的处罚也会更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薪酬激励正向效应在CFO身上得到体现,但企业领导人员过大的权力反而会削弱这种正向效应。
关键词:
薪酬溢价 财务违规 董事长权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遐 井润田 万媛媛
本文从企业层面上研究了管理决断权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及两者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权变关系。论文选取2002-2007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管理决断权的多指标衡量体系,证明管理决断权对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企业绩效好的情况下高管薪酬与管理决断权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样,在高管理决断权情况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挂钩更加紧密,但同时企业会面临监管难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永明 盖振煜 夏宁
文章以2005—2010年深市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高管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要加大董事会建设力度。
关键词:
高管薪酬 经营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福州
本文以2007年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财务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对高管薪酬的相关性都很显著,即高管薪酬的自利性和激励性都凸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显著性在逐年增强,并且在薪酬水平较高的高薪组中,公司财务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大于市场业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关键词:
高管 酬薪 业绩 实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斌 郭剑桥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两个时段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由于不同行业的薪酬业绩敏感度大不相同,故选取制造业下的八个次级行业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高管薪酬变化与公司绩效变化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本期值与高管薪酬的上期值显著正相关,与公司绩效的上期值关系不大。但是不同行业的薪酬业绩敏感度有很大差别,且在业绩短期变化时,对高管薪酬的调整速度也不同。不同行业在企业业绩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取舍。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 薪酬业绩敏感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扈文秀 穆庆榜
应用方程估计与曲线拟合的方法,在国内外高管薪酬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以2001-2008为时间窗口,研究了沪深两市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问题,通过绩效评价模型和回归模型的求解,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与公司绩效均基本无关,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明显高于非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而其绩效差异却不显著,说明我国政府对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实行限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基本要求,但在非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内及其他垄断性行业内,高管薪酬的差别也较大。因此,也有必要将这种限制拓展到非国有金融企业以及其它垄断性行业。
关键词:
金融高管 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薪酬与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