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2)
- 2023(2122)
- 2022(1917)
- 2021(1799)
- 2020(1627)
- 2019(3797)
- 2018(3692)
- 2017(7298)
- 2016(3882)
- 2015(4388)
- 2014(4268)
- 2013(4389)
- 2012(4024)
- 2011(3457)
- 2010(3547)
- 2009(3268)
- 2008(3374)
- 2007(3004)
- 2006(2595)
- 2005(2284)
- 学科
- 管理(19099)
- 业(17274)
- 企(17182)
- 企业(17182)
- 济(15067)
- 经济(15032)
- 方法(7867)
- 财(6451)
- 制(6270)
- 数学(6216)
- 数学方法(6189)
- 人事(5438)
- 人事管理(5437)
- 体(5101)
- 务(4841)
- 财务(4833)
- 财务管理(4823)
- 银(4650)
- 银行(4642)
- 企业财务(4634)
- 业经(4510)
- 行(4394)
- 体制(4126)
- 划(4080)
- 融(3765)
- 金融(3765)
- 策(3738)
- 经营(3646)
- 技术(3503)
- 决策(3250)
- 机构
- 大学(54530)
- 学院(53545)
- 管理(25879)
- 理学(22395)
- 理学院(22231)
- 管理学(22075)
- 管理学院(21970)
- 济(21655)
- 经济(21213)
- 研究(14187)
- 中国(13884)
- 财(12251)
- 京(10880)
- 财经(9413)
- 经(8681)
- 江(8163)
- 科学(7872)
- 农(7563)
- 商学(7489)
- 商学院(7442)
- 中心(7391)
- 业大(7307)
- 财经大学(7208)
- 所(6807)
- 北京(6599)
- 州(6303)
- 经济管理(6225)
- 研究所(5963)
- 经济学(5734)
- 农业(5697)
- 基金
- 项目(35525)
- 科学(29107)
- 基金(27753)
- 研究(25450)
- 家(23765)
- 国家(23577)
- 科学基金(21339)
- 社会(17238)
- 社会科(16350)
- 社会科学(16344)
- 基金项目(15104)
- 自然(14562)
- 自然科(14279)
- 自然科学(14277)
- 自然科学基金(14073)
- 省(13424)
- 教育(11843)
- 资助(11030)
- 划(11018)
- 编号(9635)
- 部(8495)
- 创(8016)
- 成果(7810)
- 教育部(7642)
- 重点(7451)
- 创新(7421)
- 制(7398)
- 人文(7383)
- 国家社会(6987)
- 科研(6906)
共检索到80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会鹏
本文对A股市场20102015年的710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高管薪酬在较低水平时,组织绩效随高管薪酬的增加而上升;当高管薪酬在较高水平时,组织绩效随高管薪酬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高管薪酬与市场水平之间的差距会影响组织绩效。特别当高管薪酬大于市场水平时,组织绩效随高管薪酬与市场水平之间的差距增加而上升,且上升幅度递减。而当企业的薪酬政策低于市场水平时,实证结果并未对组织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超额收益 组织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晓珊 陈思敏 周裕淳
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审计收费成为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高管作为被审计单位运作的实际执行者,其获取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定价决策尚未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高管超额薪酬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高管超额薪酬会通过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而显著提升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超额薪酬对审计收费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控股、高管未变更、公司治理较差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从高管自利的角度丰富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部门、企业、审计行业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高管超额薪酬 审计收费 经营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春华 李开庆
在最优契约假说框架下,高管超额薪酬是高管能力的体现,管理者薪酬越高,管理者越有可能基于公司价值最大化原则制定和实施公司的财务政策。高管是并购行为的主要参与者,高管的决策和执行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并购绩效。基于此,文章以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着重考察高管超额薪酬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试图进一步探究高管超额薪酬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能够提高公司的并购绩效,产权性质、高管权力以及市场化进程调节了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并购绩效的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影响路径是受到激励的高管提高了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是高管超额薪酬与并购绩效的中介变量。本文的研究从公司并购绩效的视角验证了最优契约假说的有效性,同时为薪酬激励影响下如何提高公司并购绩效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高管超额薪酬 并购绩效 内部控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东升 余振红 连军
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门限面板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了股东控制权、制度变迁对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补偿作用,当超额薪酬超过临界值时,高管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由显著负影响转变成正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侵占作用,当超过临界值时,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负影响会减弱,但不显著;股东持股比例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才对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到显著正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军雄
本文通过考察高管超额薪酬对随后高管解聘或者薪酬调整决策的影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在控制了影响高管解聘和薪酬调整的经济和制度因素之后,我们发现上期高管薪酬状况显著影响到董事会随后高管解聘或者薪酬调整的决策,具体的,上期支付超额薪酬的公司,随后高管解聘的业绩敏感性更高,薪酬变动的业绩敏感性也越高,这意味着有效契约观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以及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超额薪酬 标杆 公司治理 高管解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浩 王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股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超额雇员问题的影响,对2003年至2008年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员工人数进行配对比较研究。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低的高管平均薪酬,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雇佣了更多的员工。
关键词:
国有控股 高管薪酬 超额雇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鲜有关注其能否有效约束高管获得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鉴于此,本文以2005~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高管超额薪酬水平越低;相较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更大,但未有证据表明在中央企业中也存在上述关系;产品市场竞争正向促进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约束管理层权力和打破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从而降低高管超额薪酬。这一结论为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仁柏
本文选择2010-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宏观环境、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宏观环境对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调节弱化作用。研究发现,宏观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显著正相关;高管超额薪酬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在宏观环境的调节作用下,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趋于弱化。
关键词:
宏观环境 高管超额薪酬 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既有文献局限于将机构投资者视为无差异的分析对象,使得关于上市公司外部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究竟扮演"监督者""合谋者"、抑或"旁观者"的角色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个体异质性视角,选取我国2010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异质个体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以此考察个体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层面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助于降低高管超额薪酬,并且后者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大;个体层面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高管超额薪酬正相关,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超额薪酬负相关,未有证据表明QFII、财务公司、银行等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高管超额薪酬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说明,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在降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方面主要扮演"监督者"角色,证券投资基金更多体现为"合谋者",而QFII、财务公司、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主要持"旁观者"的态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新民 沙一凡 王垒 康旺霖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本文借助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Louvain算法,通过构建机构投资者共同持股网络并识别网络团体,从高管超额薪酬角度考察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机构抱团后倾向于扮演"合谋者"角色,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抱团规模越大,高管超额薪酬现象越严重;进一步从企业产权性质和高管权力两个方面探讨机构投资者抱团的治理行为差异,发现相对于其他企业,在国有企业和高管权力较大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抱团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加剧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从网络社团结构视角重新审视了机构投资者抱团的治理行为,为证监会深化认识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引导完善机构投资者制度设计、避免非理性的过度行为协同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雪花
本文以2005—2011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债务期限约束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债务期限约束越强,高管超额薪酬越低,两者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产权性质影响债务期限约束的治理作用,在同等条件下,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面临的债务期限约束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影响程度更大。此外,研究还显示,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债务期限约束的治理作用就越强,即市场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债务期限约束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周炜
本文从管理者权利理论出发,以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2006—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超额薪酬和企业绩效在不同性质企业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管薪酬限制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区分所有权性质后发现,超额薪酬的负面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存在,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超额薪酬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在引入高管薪酬限制政策后发现,"限薪令"颁布后,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水平显著下降且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非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负向关系转变为正相关,缓解了超额薪酬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上述结论表明,在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中,要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