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
2023(1635)
2022(1545)
2021(1373)
2020(1253)
2019(2958)
2018(2994)
2017(5695)
2016(3021)
2015(3225)
2014(3339)
2013(3440)
2012(3196)
2011(3036)
2010(3094)
2009(2668)
2008(2719)
2007(2430)
2006(2154)
2005(2027)
作者
(8674)
(7191)
(7131)
(6750)
(4600)
(3390)
(3346)
(2800)
(2768)
(2715)
(2525)
(2513)
(2376)
(2299)
(2274)
(2268)
(2164)
(2162)
(2106)
(2055)
(1847)
(1846)
(1758)
(1732)
(1718)
(1668)
(1661)
(1613)
(1508)
(1497)
学科
(10556)
经济(10540)
管理(9206)
(8278)
(7716)
企业(7716)
(4448)
银行(4444)
(4418)
(4336)
方法(4304)
(4095)
金融(4094)
(3904)
(3375)
中国(3300)
数学(3266)
数学方法(3197)
(3105)
(2948)
体制(2831)
(2751)
财务(2739)
财务管理(2734)
企业财务(2660)
理论(2614)
业经(2543)
人事(2026)
人事管理(2026)
地方(1908)
机构
大学(43614)
学院(40860)
管理(16273)
(16031)
经济(15627)
研究(14869)
理学(13725)
理学院(13560)
管理学(13315)
管理学院(13238)
中国(13172)
(9562)
(9125)
科学(8868)
(7738)
中心(6991)
财经(6985)
研究所(6929)
(6507)
(6422)
北京(6241)
(5973)
(5757)
师范(5694)
财经大学(5371)
(5355)
业大(5282)
(4968)
经济学(4817)
师范大学(4766)
基金
项目(25867)
科学(20253)
基金(19194)
研究(18605)
(16770)
国家(16627)
科学基金(14241)
社会(11594)
社会科(10998)
社会科学(10994)
基金项目(10373)
自然(9606)
自然科(9385)
自然科学(9381)
自然科学基金(9217)
(9110)
教育(8433)
(8177)
资助(7698)
编号(7575)
成果(6847)
(6067)
重点(5670)
教育部(5279)
项目编号(5252)
(5242)
科研(5133)
大学(5058)
人文(5032)
(4968)
期刊
(18709)
经济(18709)
研究(12788)
中国(9022)
学报(7122)
(7064)
管理(6663)
(6166)
金融(6166)
科学(5638)
图书(5473)
大学(5282)
(4773)
学学(4436)
教育(4375)
书馆(4168)
图书馆(4168)
农业(3167)
技术(3150)
财经(3017)
经济研究(2730)
(2575)
财会(2374)
情报(2329)
理论(2259)
会计(2159)
经济学(1994)
业经(1988)
现代(1972)
实践(1931)
共检索到67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圻  陈晓艳  
近年来,高管腐败严重危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转,因而找出高管腐败的成因是十分必要的。以往学者主要从政府管制、公司治理、制度环境、法律监管、企业文化、人性论等视角分析高管腐败成因,代表性观点有寻租论、利益驱动论、公司治理缺陷论、法律制度失效论、监管人员失职论和心理失调论等。通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梳理和归纳,按照重要性和共性原则,可以将高管腐败成因分为三类:高管控制私利论、公司治理缺陷论和宏观制度低效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聂辉华  
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本文介绍了腐败的定义和度量方法,梳理了关于腐败与经济效率的关系的两种观点:"帮助之手"论和"掠夺之手"论。近期的文献超越了这两种极端的观点,强调了腐败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依赖于制度环境、腐败水平以及企业所有制。最后,作者针对中国的腐败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汉宇  公婷  
文章对近年内英文SSCI期刊上有关腐败问题研究的国际文献进行了综述。根据"Corrupt*"和"brIbe*"两个关键词,通过"Web of SCIenCe",我们选取2009~2013年间发表在经济学、政治学、规划发展、跨学科的社会科学、商科、地区研究、公共行政和社会学等八个领域的526篇与腐败相关的论文作为样本,讨论腐败研究中的五个理论问题,包括腐败的定义和测量、腐败与经济发展、腐败与社会公平、腐败与政治制度,以及反腐败的成效。同时也讨论了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方式,以及这些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地区腐败作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重要特征,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3年我国各省市地方官员腐败和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数据后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所在地区的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高管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而2012年开始的反腐行动尚未对地区腐败影响高管腐败产生实质的约束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环境诱因的理论认知,同时,将政府官员腐败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企业管理层面。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现祥  徐静  
腐败与FDI关系研究是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也是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和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腐败对国际资本流动类型的影响;东道国腐败对FDI总量的影响;东道国腐败对FDI构成的影响;东道国和投资国腐败程度差异对FDI的影响,且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支持腐败对FDI流入的负效应。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后续的相关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静  侯鹏  梁晨星  
本文选取A股市场2007至2014年的数据,研究了政治关联、过度投资与高管腐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负相关,与高管腐败负相关,过度投资与高管腐败正相关,过度投资是政治关联影响高管腐败的部分中介变量。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政治关联的角度治理过度投资与高管腐败提出治理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星  陈兆仓  
文章旨在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文献进行计量性评估,以考察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评估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腐败与反腐败领域的研究质量有所改进,但期刊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对策式的、宏观论述的、非经验主义的,缺乏方法论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文献的规范性程度亟待提升,不同学科间的多元知识视角亟待整合。中国国内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需要在持续的反思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莉  高学英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公司购买董责险后,是否有实质性的收益?董责险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是否还能发挥出本来的优势?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这些研究结果对国内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经验,同时也为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光军  彭韶兵  
文章以2006~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件为对象,从高管权力强度视角考察股权激励与高管显性腐败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高管权力越大,其发生权力寻租行为的概率越大,同时代理成本也越高;(2)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未能有效调节企业高管权力强度与高管显性腐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反而加大了高管腐败发生概率;(3)货币薪酬越少、激励有效期越长,发生高管腐败行为概率越高。这些结论对公司决策层完善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优化公司治理、监督和约束高管权力具有参考意义,也能为证监会、国资委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先聪  徐婷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责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和监督审计过程的内部监督机构,但是高管可能会限制审计委员会的权力从而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发挥,致使其只能起到"橡皮图章"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管权力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效果,然后归纳了强权高管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动机、路径和后果,最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先聪  徐婷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责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和监督审计过程的内部监督机构,但是高管可能会限制审计委员会的权力从而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发挥,致使其只能起到"橡皮图章"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管权力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效果,然后归纳了强权高管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动机、路径和后果,最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本文针对频繁发生的企业高管腐败现象,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政府放权改革为制度背景,从权力寻租视角考察了企业高管权力配置与腐败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检验了政府薪酬管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等特殊制度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CEO的权力强度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发生高管腐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下,政府薪酬管制恶化了企业高管腐败,而市场化改革则有利于缓解其所在地区上市公司的高管腐败行为。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高管腐败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将腐败问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僚拓展至企业层面,深化了对企业高管腐败潜在制度诱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理论认知;同时,关于CEO权力强度与腐败关系的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秋  盛开  
随着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压反腐政策的持续推进,腐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反腐对企业行为决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机理受到的关注却相对较少。在企业微观决策层面,反腐败所带来的威慑效应、说服效应和规范效应会影响企业高管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形成"责任、奉献、担当、无私"的责任基调,优化其管理行为和决策偏好,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2012-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高管责任基调的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反腐败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反腐败政策的推进提升了企业价值,且高管责任基调在反腐与企业价值提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法制环境及市场化程度能够调节反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低法制环境、市场化程度、国有产权性质下,反腐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更显著。这为我们推进法治与市场化建设、依法从严治党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连华  
本文将内部控制、学历水平与高管腐败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逻辑和理论框架之中。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内部控制和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高管学历特征,是影响高管腐败的两个显著因素。其中内部控制作为主变量在抑制高管腐败过程中具有显著效应;而高管学历水平作为调节变量在内部控制抑制企业腐败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进一步基于要素层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于高管腐败的防控作用是介由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三个要素的改善而实现的。以上结论形成对于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实现了对反腐败理论的延伸拓展,而且对寻找有效的腐败治理政策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连华  胡雪君  
企业高管腐败及其治理是反腐败的重要领域。由于腐败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导致很难对其特征精确把握,治理政策容易失据。通过手工收集2013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152个高管腐败案例,总结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结果发现,企业高管腐败具有国企高发、垄断行业集中、集权过度等特征,而企业高管腐败是资源配置机制扭曲等原因导致的。为此,应该加强对垄断性行业高管的事前、主动性监管,强化权力制衡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将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形成内外一体、结构严密的监控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