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2)
- 2023(12989)
- 2022(10808)
- 2021(9706)
- 2020(8212)
- 2019(18219)
- 2018(17526)
- 2017(33814)
- 2016(18382)
- 2015(20479)
- 2014(20402)
- 2013(20262)
- 2012(18564)
- 2011(16291)
- 2010(16566)
- 2009(15724)
- 2008(16331)
- 2007(14877)
- 2006(13013)
- 2005(11990)
- 学科
- 企(86260)
- 企业(86260)
- 业(85900)
- 济(83919)
- 经济(83777)
- 管理(82779)
- 方法(39810)
- 财(36101)
- 数学(31466)
- 数学方法(31295)
- 务(27564)
- 财务(27541)
- 财务管理(27501)
- 企业财务(26346)
- 业经(25321)
- 制(23713)
- 中国(18113)
- 体(17205)
- 农(16250)
- 技术(16183)
- 划(15543)
- 体制(15409)
- 银(14964)
- 银行(14953)
- 行(14212)
- 和(14175)
- 融(14169)
- 金融(14167)
- 理论(14056)
- 策(13607)
- 机构
- 学院(267549)
- 大学(266240)
- 济(116215)
- 经济(114066)
- 管理(110991)
- 理学(94644)
- 理学院(93817)
- 管理学(92837)
- 管理学院(92333)
- 研究(80414)
- 中国(68627)
- 财(63390)
- 京(54350)
- 财经(49408)
- 经(44839)
- 科学(42724)
- 江(41703)
- 所(38404)
- 中心(38113)
- 财经大学(36872)
- 经济学(36725)
- 北京(33837)
- 研究所(33649)
- 经济学院(33360)
- 商学(33285)
- 商学院(33021)
- 农(32759)
- 业大(32734)
- 州(32161)
- 院(30174)
- 基金
- 项目(170205)
- 科学(137778)
- 基金(128783)
- 研究(126673)
- 家(109582)
- 国家(108666)
- 科学基金(96761)
- 社会(84788)
- 社会科(80656)
- 社会科学(80635)
- 基金项目(67982)
- 省(64612)
- 自然(61685)
- 自然科(60314)
- 自然科学(60303)
- 自然科学基金(59328)
- 教育(58728)
- 划(53921)
- 资助(52452)
- 编号(49221)
- 成果(40092)
- 部(39653)
- 制(38515)
- 重点(37923)
- 创(37126)
- 国家社会(35769)
- 教育部(35510)
- 创新(34637)
- 人文(34566)
- 发(34538)
- 期刊
- 济(129933)
- 经济(129933)
- 研究(80117)
- 财(56903)
- 中国(50694)
- 管理(47666)
- 科学(33786)
- 学报(33313)
- 融(31639)
- 金融(31639)
- 农(27983)
- 大学(27384)
- 财经(26436)
- 学学(26218)
- 技术(23085)
- 经(22556)
- 教育(21363)
- 经济研究(20503)
- 业经(19954)
- 农业(18047)
- 财会(17433)
- 问题(16357)
- 会计(15518)
- 技术经济(14466)
- 贸(14256)
- 现代(13155)
- 理论(12626)
- 商业(12444)
- 国际(12431)
- 经济管理(12226)
共检索到40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海娟 何和阳 刘晓臻
本文选取2012~2013年我国11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内部控制五大目标构建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实证检验样本公司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规模、高管团队平均学历、高管团队女性比例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同时,高管团队年龄以及年龄异质性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高管背景特征 内部控制 房地产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平 梁张颖
选取2013年114家中国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研究人口特征、职能特征及激励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而言,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女性比例与任职时间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不显著,而高管团队平均薪酬、持股比例及受教育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管团队 背景特征 内部控制质量 房地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池国华 杨金 邹威
与已有研究多关注影响内部控制的显性硬因素不同,本文着眼于影响内部控制的隐性软因素,从高管背景特征入手,以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高管的背景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且不同高管的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应当重视发挥软因素的作用,从高管本身入手,为内部控制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对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本研究有助于从更高的层次加深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萍 徐巍
从组织间社会关系网络视角出发,文章以2006年-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管联结对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高管联结关系的公司间,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的相似性,联结关系越紧密,相似度更高;处于同一行业、同规模等级的联结公司间,其内部控制质量的相似度更高;进一步地,将高管联结按照其专业背景划分为财务专家型联结与非财务专家型联结后,发现财务专家型联结能够显著地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相似度。
关键词:
高管联结 内部控制 财务专家型联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芸 徐欣
本文以2007~2009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并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契约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有效增加企业获得新增贷款的可能性,并且能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改善债务期限结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国家深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进一步保护债权人利益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方楠 韩洪灵 陈丽蓉
本文基于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采用Chen等(2016)"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探索了高管从军经历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研究发现:高管从军经历能显著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且离军区距离较近、军官转业到企业和具有MBA特征的从军经历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质量。此外,考察内部控制单独要素发现,高管从军经历对内部环境和内部监督质量的提高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对机理渠道的探索表明,从军经历通过影响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讨论与分析进而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重视并充分发挥高管从军经历的治理作用是改善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质量 高管从军经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松,颜日初
房地产业是在投资和消费两端都依靠高负债的典型行业,其资本结构的形成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本文首先对影响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公司特征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以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首次实证研究了公司的控股股东结构、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结构、股权流通性、收入变异程度、非负债税盾和所得税等与其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公司规模与其负债比率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等六个重要结论。
关键词:
资本结构 相关性 影响因素 房地产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虞晓芬 华玉昆
经营者有效激励是经济学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企业治理中出现的经营者内部跟投制度进行机理研究,发现与基于人力资本获取剩余索取权的股票期权制或利润分享制等传统激励制度相比,跟投制度有助于克服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契约缺陷,其作用机理在于经营者事前投入物质资本作"抵押"承担经营风险,可增进经营者组织承诺和损失厌恶性,驱动经营者实现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治理目标,并由此降低显性和隐性代理成本。基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项目跟投的实证检验发现:内部跟投制度能降低显性代理成本、提升经营业绩和降低经营风险,但激励效应总体上呈动态递减且偏向于短期激励目标。结论启示是,经营者剩余索取权激励由纯粹基于人力资本转变为经营者事前追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复合激励契约安排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但长期激励目标离不开持续的制度供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曾 刘程
本文利用我国地级市非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房价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试图从房价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实体经济投资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通过融资约束效应和经营成本效应以及投资偏向效应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房价上涨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其中,经营成本效应起负面作用。同时,还发现房价上涨诱发了企业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积极性,抑制了企业总投资;进一步考虑房价对不同地区企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房价上涨对投资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米旭明 刘春雨 李硕
在房价高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不少企业投资房地产以获取高收益,改善资本效率。本文研究了房地产投资对企业资本效率的差异化与持续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房地产投资与资本效率改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低投资密集度无法获得改进效应,高密集度使资本效率进一步恶化。投资不足的上市公司,任何房地产投资都无法改进资本效率;投资过度公司在中等密集度投资能够获得改进效应。不同控制权背景分析表明,投资倾向方面,仅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制的上市公司显著为正。资本效率方面,在地方国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房地产投资没有对资本效率产生任何正向影响。在中央国企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制的公司中,房地产投资能够使投资过度程度短暂下降;在私有产权控制的公司中,房地产投资使投资不足程度持续下降。本研究为客观评估非房地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耿云江 王丽琼
本文以2007-2016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成本粘性会显著加剧企业风险;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有效调节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成本粘性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投资风险;公司治理有助于缓解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的负面影响。同时,成本反粘性同样会加剧企业风险,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缓解此影响。本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更好的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降成本"目标、防范和应对企业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成本粘性 企业风险 内部控制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新生 孙利军 耿袆雯
内部审计制度是由公司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构成的内部监督制度,本文从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模型出发,就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改善公司财务控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曼萍 余小龙 孙晨益 王冲
从企业内部微观因素出发,实证检验高管背景特征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背景特征对投资者保护水平存在一定影响,且高管不同背景特征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来看,董事长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大于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研究结论表明在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过程中,应重视内部微观因素作用的发挥,从高管的管理入手,提高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阚爽
本文运用2014年上海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重点探讨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方法的情况下两种激励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仅存在高管薪酬激励或者股权激励时,二者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当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时,二者仍与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但是二者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影响均小于仅存在高管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时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阚爽
本文运用2014年上海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重点探讨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方法的情况下两种激励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仅存在高管薪酬激励或者股权激励时,二者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当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时,二者仍与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但是二者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影响均小于仅存在高管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时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薪酬、高管权利与内部控制质量关系研究——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
政治关联、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公司违约风险关系研究: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
CFO个人特征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策调整、盈余管理与公司价值——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过度投资、债务结构与治理效应——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