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1)
- 2023(15464)
- 2022(12963)
- 2021(12122)
- 2020(10470)
- 2019(23607)
- 2018(23329)
- 2017(45831)
- 2016(24490)
- 2015(27209)
- 2014(26550)
- 2013(26147)
- 2012(24039)
- 2011(21111)
- 2010(21247)
- 2009(19911)
- 2008(19741)
- 2007(17527)
- 2006(15331)
- 2005(13812)
- 学科
- 济(106796)
- 经济(106684)
- 业(99461)
- 企(89593)
- 企业(89593)
- 管理(89373)
- 方法(54210)
- 数学(45374)
- 数学方法(44967)
- 财(36689)
- 农(31899)
- 业经(31875)
- 务(26811)
- 财务(26777)
- 财务管理(26739)
- 中国(25745)
- 企业财务(25516)
- 制(24142)
- 农业(22007)
- 技术(19860)
- 划(19096)
- 贸(19027)
- 贸易(19016)
- 易(18580)
- 体(18256)
- 环境(17965)
- 银(17844)
- 银行(17821)
- 和(17655)
- 策(17511)
- 机构
- 学院(351132)
- 大学(346961)
- 济(151904)
- 经济(149253)
- 管理(146060)
- 理学(126506)
- 理学院(125397)
- 管理学(123728)
- 管理学院(123082)
- 研究(103836)
- 中国(85252)
- 财(75331)
- 京(70245)
- 财经(60618)
- 科学(59287)
- 经(55256)
- 农(54007)
- 江(51130)
- 中心(49831)
- 所(49641)
- 业大(48251)
- 经济学(47349)
- 财经大学(45267)
- 研究所(44316)
- 经济学院(43286)
- 北京(43178)
- 农业(42409)
- 商学(41482)
- 商学院(41136)
- 州(40358)
- 基金
- 项目(231888)
- 科学(186916)
- 基金(174635)
- 研究(170043)
- 家(149698)
- 国家(148452)
- 科学基金(131410)
- 社会(112644)
- 社会科(107120)
- 社会科学(107093)
- 基金项目(92411)
- 省(89614)
- 自然(84832)
- 自然科(82932)
- 自然科学(82916)
- 自然科学基金(81526)
- 教育(78035)
- 划(74383)
- 资助(70972)
- 编号(67007)
- 部(52980)
- 成果(52494)
- 创(51151)
- 重点(51124)
- 发(48485)
- 国家社会(47684)
- 创新(47226)
- 教育部(46591)
- 人文(45738)
- 业(45706)
- 期刊
- 济(161592)
- 经济(161592)
- 研究(98280)
- 财(62586)
- 中国(59024)
- 管理(58494)
- 农(49674)
- 学报(47108)
- 科学(46171)
- 大学(37615)
- 融(36782)
- 金融(36782)
- 学学(36227)
- 农业(33924)
- 技术(31580)
- 财经(30976)
- 业经(28509)
- 经(26509)
- 经济研究(25816)
- 教育(24790)
- 问题(22142)
- 业(19769)
- 技术经济(19361)
- 财会(18208)
- 贸(17803)
- 统计(17707)
- 商业(17457)
- 理论(17057)
- 现代(16783)
- 策(16685)
共检索到508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京 范明珠 林慧
股权激励会影响高管的环保态度,而高管环保态度与动机差异会导致企业不同的环境治理投入选择。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高污染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了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环境治理投入的关系,探讨了高管股权激励影响环境治理投入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外部治理环境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会抑制企业转移性环境治理投入,增加其实质性环境治理投入,提高企业环保积极性,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运营效率和抑制管理层短视是高管股权激励抑制转移性环境治理投入、增加实质性环境治理投入的重要机制;环境规制、市场竞争、媒体压力和分析师关注等具有调节效应,均能够强化高管股权激励与转移性环境治理投入的负向关系,促进高管股权激励与实质性环境治理投入的正向关系。文章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治理和运营机制优化以及决策部门环境治理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华伟
经理人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来阐释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权激励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的收益,进而影响其行为,这些行为将通过经理人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并最终通过公司对外报告的会计业绩表现出来。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来检验和对比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水平。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业绩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三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企业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孝星 叶展
股权激励对公司利益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门限特征,股权激励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存在非对称影响。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并采用配对倍差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融资约束 门限回归 配对倍差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孝星 叶展
股权激励对公司利益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门限特征,股权激励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存在非对称影响。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并采用配对倍差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融资约束 门限回归 配对倍差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本文以2008-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背后存在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发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股权激励的激励效用没有达到预期;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公司,高管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即高管的控制权越大,利用股权激励进行利益输送的几率就越大。
关键词:
高级管理层 股权激励 利益输送 经营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曙光 杨洁
企业升级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而目前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升级关系的内在规律仍处于"黑箱"状态。本文首先从四个维度(资产结构高级化、技术结构高级化、员工结构高级化及绩效高级化)构建了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整体、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的衡量指标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关系。研究认为,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升级理论上有长效促进作用,其学理逻辑来源于两条:一是高管股权激励有助于解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是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的利益捆绑(相容)逻辑;二是高管与企业及企业股东利益捆绑(相容)基础的建立将内在驱动高管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动态能力,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最终实现企业升级,这是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的利益驱动逻辑。其次以2011-2016年沪深两市有过股权激励实施记录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基础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 R)方法实证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整体、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股权激励对技术结构高级化、员工结构高级化以及绩效高级化长短期内都有提升作用,而对资产结构高级化短期内有负向冲击,长期将产生正向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 张敦力 贾莹丹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环保投资不足的现状;公众参与度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说明公众参与度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进一步按照环境管制综合指数中位数分为环境管制强组和环境管制弱组,研究发现:环境管制强度对公众参与度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说明公众参与方式是环境管制的有益补充。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效东 周嘉南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A股实施高管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权激励的动机为视角,试探性地检验了不同动机下的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R&D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对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而言,实施高管股权激励显著地提高了公司的R&D支出水平;(2)激励型股权激励与R&D支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福利型股权激励与R&D支出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在公司富余资源水平和既有业绩分别影响R&D支出的过程中,激励型股权激励均起到加强作用,而福利型股权激励不具有这种作用。本文的结论加深了对股权激励动机的理解,并为引导我国企业实施激励型动机的股权激励计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国强 盖地
本文实证考察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越高,公司获得的银行借款越多,但主要体现在短期借款增加,而长期借款没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实施经营持股激励的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公司获得显著更多的银行借款尤其是短期借款,而长期借款在两类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激励型股权激励公司,福利型股权激励公司获得显著更多的短期借款。研究证实,高管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银行借款,缓解"信贷歧视",但面对股权激励的风险承担效应与福利效应,银行会通过调整贷款期限来降低自身的信贷风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郭蕾 肖淑芳 李雪婧 李维维
本文以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包括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创新产出,且创新产出与激励比例显著正相关。经区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模式的要素研究发现:激励差距与模式无关,差距越大越能促进创新产出;授予范围在两种模式下作用相反,范围较大(较小)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以及只在股票期权模式下得到,有效期较长更能促进创新产出,特别是发明专利;业绩考核较为严格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但过于严格会抑制创新。本文结论为上市高科技公司实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及要素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非高管员工 股权激励 创新产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定杰
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这一行为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增加企业风险;进一步引入企业产权性质和质押股份性质两个解释变量,检验产权性质不同和质押股份不同的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控股或国有背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限售股,当质押股份为流通股时,企业风险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 黄霞
本文以2006-2012年期间我国实施员工持股的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横截面回归分析,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效应以及外部变量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股权激励前后企业绩效有显著性增长,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但这一效应在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加显著。股权集中度对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正效应有减损影响,而宏观经济对于股权激励正效应有促进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 黄霞
本文以2006-2012年期间我国实施员工持股的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横截面回归分析,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效应以及外部变量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股权激励前后企业绩效有显著性增长,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但这一效应在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加显著。股权集中度对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正效应有减损影响,而宏观经济对于股权激励正效应有促进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宗文龙 王玉涛 魏紫
股权激励被称为留住核心人才的"金手拷"。本文以我国2006至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激励对高管更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经营业绩等因素的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的确减少了公司高管更换的概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股权激励方式采用股票期权或是限制性股票,对高管更换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股权激励与高管更换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更换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严若森 钱晶晶
本文以2012—2014年中国A股高科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CEO股权激励为调节变量,就董事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董事会人力资本及董事会社会资本均与企业R&D投入显著正相关;(2)CEO股权激励对董事会人力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且CEO持股比例越高,该调节效应越明显;(3)CEO股权激励对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启示在于,高科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及其他类似R&D特征明显的企业,既须重视董事会人力资本与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R&D投入的战略意义,亦须基于自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