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4)
2023(13601)
2022(10939)
2021(10247)
2020(8759)
2019(19907)
2018(19172)
2017(37388)
2016(19566)
2015(21899)
2014(21065)
2013(21325)
2012(19557)
2011(17436)
2010(17620)
2009(17026)
2008(16384)
2007(14620)
2006(12849)
2005(12178)
作者
(52437)
(43526)
(43423)
(41217)
(28011)
(20721)
(19738)
(16770)
(16638)
(15513)
(15002)
(14723)
(14077)
(13572)
(13533)
(13446)
(12974)
(12789)
(12553)
(12072)
(10781)
(10489)
(10438)
(9927)
(9817)
(9700)
(9612)
(9373)
(8582)
(8427)
学科
(95257)
经济(95165)
(87907)
(80488)
企业(80488)
管理(71653)
方法(44509)
数学(36402)
数学方法(36223)
(31561)
业经(30804)
中国(29741)
(28240)
金融(28239)
(27853)
(25594)
银行(25590)
(24827)
(23085)
(22879)
财务(22853)
财务管理(22825)
企业财务(21727)
(20481)
贸易(20464)
农业(20272)
(20054)
技术(17945)
(16963)
(16252)
机构
学院(280762)
大学(278351)
(135426)
经济(133400)
管理(116620)
理学(100054)
理学院(99220)
管理学(98261)
管理学院(97735)
研究(89249)
中国(80693)
(64210)
(57182)
财经(51225)
(46956)
科学(45764)
经济学(43572)
中心(43086)
(42309)
(40461)
(39986)
经济学院(39623)
财经大学(38360)
研究所(37670)
北京(36450)
商学(34692)
商学院(34392)
业大(33905)
(32651)
经济管理(31888)
基金
项目(178419)
科学(145278)
基金(136250)
研究(134965)
(115600)
国家(114633)
科学基金(102089)
社会(92723)
社会科(88378)
社会科学(88359)
基金项目(70793)
(65903)
自然(62519)
自然科(61251)
自然科学(61238)
自然科学基金(60321)
教育(60291)
资助(56212)
(54540)
编号(52458)
(41962)
成果(41616)
(40889)
国家社会(40353)
重点(38992)
(38547)
(38369)
教育部(37609)
创新(37428)
人文(36894)
期刊
(146895)
经济(146895)
研究(87308)
中国(53723)
(52821)
管理(48440)
(43198)
金融(43198)
(37421)
科学(34651)
学报(32351)
大学(27011)
财经(26941)
学学(25626)
经济研究(25270)
农业(25248)
技术(24619)
业经(23894)
(23268)
教育(19793)
问题(19057)
(18781)
世界(17301)
国际(16984)
技术经济(16928)
(16592)
商业(14163)
现代(13915)
财会(13814)
统计(13648)
共检索到43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危平  毛晓丹  
文章将社会资本的视角引入跨国并购研究。利用A股上市公司在2004—2014年期间发起的跨国并购交易和高管网络数据,探讨了在中国的情境下,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交易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以政治关联、金融关联和海外关联为代表的企业高管社会网络对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力受融资约束的阻碍和制约。这个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2)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和海外关联对企业跨国并购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并不能缓解跨国并购中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而金融关联则有助于缓解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约束。本文的研究为理解非正式制度比如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危平  毛晓丹  
文章将社会资本的视角引入跨国并购研究。利用A股上市公司在2004—2014年期间发起的跨国并购交易和高管网络数据,探讨了在中国的情境下,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交易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以政治关联、金融关联和海外关联为代表的企业高管社会网络对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力受融资约束的阻碍和制约。这个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2)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和海外关联对企业跨国并购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并不能缓解跨国并购中企业面临的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闵剑  刘忆  
本文以2001—2015年跨国并购的A股上市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混合截面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Zhi Wang等(2017)新近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指标体系,研究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适度的融资约束有利于提高企业并购绩效;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抑制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中国制造业较高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促进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刘芬  周泽将  
本文以2007—2016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风险投资机构持股对企业后续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内在机理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存在显著差异。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在于,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对企业价值具有客观上的认证作用,而且主动帮助企业与市场中介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缓解了外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风险投资机构还积极参与企业的投后管理,从而有力化解了委托代理冲突。由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路径分析可知,风险投资持股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在资本市场上筹集更多发展所需的资金,帮助企业克服过度依赖信贷资金的失衡的融资结构,增强了企业在股权市场上的融资效率以及对价值链企业的谈判能力。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风险投资和融资约束领域的文献,还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风险投资与企业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晓青  
本文基于200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担保物权改革是否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状况,并且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物权法》出台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担保物权改革能够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进一步从股权性质与地区金融发展的角度探究担保物权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发现担保物权改革对非国有企业以及处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差的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顾群  
本文理论分析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提出金融发展与产权性质对供应链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调节效应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现象,具有强烈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显著降低企业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相对于低金融发展地区,高金融发展地区的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月  孙光国  张焰朝  
企业的融资状况与其所处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行政管制过多导致的企业资源获取和配置效率低下,是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外部制度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入,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探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这里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但政策效果因企业特征以及企业所在区域特征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涉及行政审批事项较多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的企业从改革中能获得更大利益。从影响机制来看,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杨栋旭  张杰  
本文基于2002-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的微观数据集,采用PSM-DID方法,在控制内生性和自选择问题后,重点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融资约束是否具有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抑制了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融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直接效应缓解融资约束,同时也能通过"生产率效应"和"出口效应"等间接效应缓解融资约束,但缓解作用存在时滞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受投资东道国特征的影响,投资于OECD国家和非避税地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杨栋旭  张杰  
本文基于2002-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的微观数据集,采用PSM-DID方法,在控制内生性和自选择问题后,重点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融资约束是否具有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抑制了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融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直接效应缓解融资约束,同时也能通过"生产率效应"和"出口效应"等间接效应缓解融资约束,但缓解作用存在时滞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受投资东道国特征的影响,投资于OECD国家和非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洪铎  
本文对G-S模型进行拓展,从理论层面刻画了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企业的研发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采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验证了G-S模型的理论预期。同时,本文研究发现:若不考虑金融发展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研发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促进作用;较之于国有、外资企业等,金融发展在缓解私营企业的研发融资约束进而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扮演着更为重要和显著的角色;分地区估计表明,金融发展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在东部最为显著,在西部则最弱。这表明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消除基于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并协调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应成为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彭正银  
本文以信息技术发展和资本市场监管转型为背景,利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和上交所"上证e互动"平台中问答板块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网络平台互动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通过交易所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平台互动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依然支持这一结论;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来缓解融资约束的;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显示,高质量的网络平台互动能更有效降低融资约束程度,网络平台互动缓解融资约束具体表现为扩大企业外源融资规模。本文的研究从融资约束缓解的视角为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朝洋  
本文基于欧拉方程模型构建投资-现金流模型,借助2006-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和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小银行发展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发展和间接融资发展都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发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功效,但是中小银行发展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明显大于间接融资发展,这说明在以间接融资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问题上,银行业的结构调整要比总量做大更为重要。因此,在继续扩大社会融资总量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促进银行业的有效竞争,通过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劲松   庞仕平   钟昌标  
文章选取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海外背景高管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跨国并购行为;机制检验显示,有海外背景的高管通过国际化视野效应、克服外来者劣势效应和投资决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跨国并购行为;调节作用分析表明,高管过度自信负向调节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影响,而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为正;异质性分析表明,有海外工作背景的高管和任期较短的高管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高管海外背景在小规模企业、非高科技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非制造业企业的并购行为中更能发挥优势。研究揭示了高管海外背景影响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作用机理,丰富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的现实情境刻画,为优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雪娇  翟淑萍  于苏  
税收征管会对企业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现有研究已验证了强制性税收征管对企业的"约束效应",本文则从柔性税收征管这一新的视角出发,从理论上分析柔性税收征管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激励效应"。本文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的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制度刻画柔性税收征管,以此作为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分离出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后,评级高的企业,其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评级高的企业在评级披露后信贷资本成本显著降低,信贷融资规模显著提高。进一步揭示柔性税收征管发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发现,不同于强制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威慑机制发挥"约束效应",柔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声誉发挥"激励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柔性税收征管可以实现对强制性税收征管的"补充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税收征管"激励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理论,也为税收征管改革以及政府践行"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诚信建设"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政策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堃  唐英凯  陈遥知  唐艺桐  
本文以新三板挂牌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董秘的财务经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通过更换融资约束的测度方式、扩大财务经历定义范围、剔除国有企业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并且利用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与PSM-DID等方法控制内生性后,本文的实证结论依旧稳健。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是董秘的财务经历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董秘的财务经历在传统行业中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而在高新行业中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