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5)
2023(8757)
2022(7137)
2021(6351)
2020(5557)
2019(12132)
2018(11906)
2017(23127)
2016(12347)
2015(13479)
2014(13157)
2013(13094)
2012(11836)
2011(9783)
2010(10491)
2009(10132)
2008(10269)
2007(9043)
2006(8086)
2005(7659)
作者
(33385)
(27544)
(27527)
(26217)
(18049)
(13032)
(12322)
(10519)
(10266)
(9966)
(9579)
(9382)
(9254)
(8799)
(8546)
(8267)
(8188)
(8004)
(7967)
(7855)
(6890)
(6888)
(6862)
(6494)
(6259)
(6194)
(6119)
(6044)
(5586)
(5302)
学科
(73577)
(70723)
企业(70723)
管理(54722)
(52332)
经济(52267)
(27590)
业经(24868)
方法(22391)
(21957)
(20763)
财务(20757)
财务管理(20691)
税收(20500)
(20324)
企业财务(19665)
(19037)
技术(15434)
农业(14591)
(14479)
数学(14426)
数学方法(14369)
(12756)
审计(12190)
企业经济(11878)
(11806)
(11796)
(11770)
中国(11507)
经营(11016)
机构
学院(173232)
大学(164650)
(74371)
经济(73130)
管理(72343)
理学(61553)
理学院(61068)
管理学(60555)
管理学院(60246)
研究(49807)
中国(45436)
(45381)
(34395)
财经(34156)
(31008)
(28590)
科学(27797)
(26749)
(25187)
财经大学(25071)
中心(23323)
商学(22668)
商学院(22504)
经济学(21974)
(21622)
业大(21561)
研究所(21383)
农业(20865)
北京(20769)
经济学院(20061)
基金
项目(107264)
科学(87038)
研究(80812)
基金(80489)
(68762)
国家(68099)
科学基金(61184)
社会(53502)
社会科(50941)
社会科学(50926)
基金项目(42999)
(42422)
自然(39193)
自然科(38312)
自然科学(38305)
自然科学基金(37700)
教育(34900)
(33794)
编号(32242)
资助(31899)
(30157)
(26408)
成果(25185)
(23945)
重点(23937)
创新(23713)
(23498)
(22926)
(22726)
国家社会(22512)
期刊
(86852)
经济(86852)
研究(56595)
(41299)
中国(35513)
管理(31330)
(25223)
科学(20280)
学报(19735)
农业(17521)
(17348)
金融(17348)
(17124)
财经(16703)
业经(15907)
大学(15741)
(15666)
学学(15506)
技术(15238)
财会(14593)
经济研究(14344)
(14287)
税务(13913)
会计(13415)
(12500)
问题(10653)
技术经济(10577)
审计(10083)
现代(9623)
通讯(9569)
共检索到272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芳  
本文选取2012—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高管特征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审计师经验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不同的高管特征对企业税收规避存在异质性影响,高管权力、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税收规避正相关,高管任期时长、拥有法律背景比例与税收规避负相关,高管拥有财务背景比例与税收规避不相关。外部审计师的审计经验仅对高管权力与税收规避的正相关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对其他特征与税收规避的关系不存在调节效应。这些结论仅成立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高管任职使命不同,其特征与避税不存在关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小娟  
本文利用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机理,并将税收监管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税收监管与企业的避税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促进了企业避税程度的提升;税收监管能有效抑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程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鸣良  
本文选择2012-2015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审计师行业专长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企业性质下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避税程度更高;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负相关;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审计师行业专长与避税程度之间的负相关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丽娜  
本文基于2012—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检验互联网信息披露、审计师决策与企业避税行为三者间内在关联,经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师决策会对企业避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和高审计费用会对企业避税行为产生显著治理效应;互联网信息披露会显著抑制企业避税行为,降低避税程度;互联网信息披露会显著增强审计师决策与企业避税行为间的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新美  
本文以2010年-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高管动机与能力两个方面,研究了CPA高管、高管持股对公司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和企业避税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CPA高管个数与企业避税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高管持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下,CPA高管、高管持股两者与企业避税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斌  江碧丹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反避税制度,其实施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亟待研究。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来研究反避税立法对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从对不同类型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来看,其能有效地抑制商品(劳务)类关联交易和资金类关联交易避税,但对于抑制在低税率国家(地区)设立受控外国公司避税的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税收征管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对抑制关联交易避税的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戈亚琪  王丹舟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所有A股高管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高管个体特征对公司税收筹划激进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个体特征显著影响公司税收规避程度,进一步的,相较于非国有公司,国有公司高管个体特征对公司税收规避程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结论极大的补充和拓展了近些年来关于公司避税代理观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的理解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高管个体固定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李倩  
文章以我国2009—2013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高管业绩—薪酬敏感性和高管薪酬粘性两个角度考察了企业避税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避税程度和高管业绩—薪酬敏感性显著负相关,即避税程度越高,高管业绩—薪酬敏感性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避税程度加重了高管的薪酬粘性。文章的结论拓展了目前对企业避税的研究,也对高管薪酬制度的优化有一定的实证参考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闫伟宸  高思悦  蔡志鹏  
区别于以往聚焦于正式制度的研究,本文从关系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切入,实证研究了高管团队的“本家关系”(姓氏层面关系)对企业避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的“本家关系”加剧了企业的避税程度。进一步发现,上述关系在受到姓氏文化影响较大的企业(“本家关系”建立在“小姓氏”的基础之上和位于姓氏观念较强的区域内)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高管团队的“本家关系”通过弱化内部监督机制和降低高管风险规避倾向作用于企业避税。本文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关系文化的经济后果和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还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政府的税收监管工作等方面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攀比的心理特征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高管薪酬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高管薪酬的中位数越多,即高管进行薪酬攀比的动机越大,企业未来避税的程度就越高,且这种效应在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显著。避税路径检验结果显示,薪酬攀比会促使高管通过向下应计盈余管理而非向上应计盈余管理的方式影响企业避税,同时也发现高管薪酬攀比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影响企业避税的微弱证据。基于避税结果的检验发现,高管薪酬攀比强度越大,高管通过避税获取的在职消费就越多。上述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宋弋戈  
高管纵向兼任在企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受到企业管理者、外部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会计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回归等方法,研究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在高管纵向兼任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审计师选择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能够显著抑制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会加剧代理问题,增强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的避税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颖  李远勤  
选择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关系型交易对公司避税程度的影响,以及女性高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关系型交易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女性管理者会减弱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女性CEO高管和女性其他高管,发现女性CEO高管不但不能减弱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反而会促进关系型交易引发更激进的避税活动。该结论丰富了关系型交易带来的经济后果方面的经验研究,也对女性高管公司治理和行为决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宋弋戈  
高管纵向兼任在企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受到企业管理者、外部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会计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回归等方法,研究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在高管纵向兼任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审计师选择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能够显著抑制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会加剧代理问题,增强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的避税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书鑫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引发的公司治理效果也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险与企业避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引入董事高管责任险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考察企业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发现,当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时,可以强化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考察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异时,发现在信息透明度更低时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钰鹏  
财政压力既影响政府行为,也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基于此,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财政压力与企业避税行为进行探讨,并考察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财政压力越大,企业避税程度越低,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以上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中;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财政压力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时,企业采取减少避税措施,更有助于其在地方财政缓解后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