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16)
- 2023(22047)
- 2022(18812)
- 2021(17569)
- 2020(14947)
- 2019(33831)
- 2018(33295)
- 2017(63882)
- 2016(34770)
- 2015(38799)
- 2014(38048)
- 2013(37472)
- 2012(34146)
- 2011(30417)
- 2010(30521)
- 2009(28245)
- 2008(28182)
- 2007(24900)
- 2006(21937)
- 2005(19462)
- 学科
- 济(134339)
- 经济(134156)
- 业(117113)
- 管理(114260)
- 企(103639)
- 企业(103639)
- 方法(60384)
- 数学(49674)
- 财(49282)
- 数学方法(49013)
- 农(40426)
- 业经(38189)
- 中国(36149)
- 制(32987)
- 务(30424)
- 财务(30341)
- 财务管理(30271)
- 企业财务(28747)
- 农业(27433)
- 学(26626)
- 地方(26232)
- 技术(25003)
- 理论(24868)
- 贸(24491)
- 贸易(24475)
- 易(23802)
- 银(23743)
- 银行(23669)
- 体(23145)
- 和(22785)
- 机构
- 学院(484963)
- 大学(483036)
- 济(193210)
- 管理(191792)
- 经济(189143)
- 理学(165099)
- 理学院(163298)
- 管理学(160479)
- 管理学院(159584)
- 研究(158570)
- 中国(122733)
- 京(102352)
- 财(98792)
- 科学(98400)
- 农(83953)
- 所(79464)
- 财经(75392)
- 业大(74257)
- 江(73324)
- 中心(72418)
- 研究所(71666)
- 经(68541)
- 农业(65894)
- 北京(63900)
- 范(59942)
- 师范(59257)
- 州(58050)
- 经济学(57966)
- 院(57862)
- 财经大学(55820)
- 基金
- 项目(327253)
- 科学(257318)
- 基金(237906)
- 研究(236277)
- 家(208427)
- 国家(206653)
- 科学基金(177981)
- 社会(149540)
- 社会科(141790)
- 社会科学(141754)
- 省(128444)
- 基金项目(125753)
- 自然(116913)
- 自然科(114235)
- 自然科学(114203)
- 自然科学基金(112175)
- 教育(108632)
- 划(107648)
- 资助(97665)
- 编号(95164)
- 成果(76760)
- 重点(73433)
- 部(71576)
- 创(70521)
- 发(69056)
- 课题(65756)
- 创新(65438)
- 科研(62799)
- 国家社会(61682)
- 教育部(61428)
- 期刊
- 济(214533)
- 经济(214533)
- 研究(142216)
- 中国(96527)
- 财(82554)
- 学报(79256)
- 农(76889)
- 管理(75486)
- 科学(71331)
- 大学(60486)
- 学学(57496)
- 农业(52190)
- 教育(50059)
- 融(45330)
- 金融(45330)
- 技术(42423)
- 财经(37692)
- 业经(36503)
- 经济研究(33902)
- 经(32292)
- 业(29729)
- 问题(27684)
- 版(24205)
- 技术经济(24044)
- 科技(23802)
- 财会(22706)
- 现代(22349)
- 理论(21745)
- 商业(21643)
- 贸(21109)
共检索到722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玉兴 胡晶莹
财务业绩变动是否会影响国有企业高管对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态度?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基于薪酬契约理论,在分析高管激励与创新驱动战略倾向性关系的基础上,引入财务业绩指标作为调节变量,力图揭示财务业绩变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货币激励和股权激励均对企业创新驱动战略指标起到了提升作用;财务业绩变动对高管货币激励和技术人员比例指标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高管货币激励与研发投入关系并没有产生调节作用;财务业绩变动对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比例关系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财务业绩水平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驱动战略指标的促进作用越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大富 周涵悦
文章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不同的高管激励方式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财务重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财务重述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对财务重述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提高薪酬激励对重述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但是向企业高管提供晋升激励将诱发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晋升激励对重述的诱发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
高管激励 激励方式 财务重述 产权性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玉菁 余明桂 张庆
本文基于2016—2019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样本,研究高管晋升能否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有效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提升高管晋升概率,并且在晋升预期较高、扶贫需求较高时该激励作用更显著。此外,企业精准扶贫能在未来降低当地贫困程度。本文从企业精准扶贫的角度丰富了国有企业高管晋升、扶贫治理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文献。与此同时,本文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工作,以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晋升 精准扶贫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亮 马帅 张书元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是现阶段国企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文章以“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冶为研究视角,基于2010—2014年244家国有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检验了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思路。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高管薪酬与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但该结果在公益类国企样本中得不到支持,而在商业类国企中结果显著。除此之外,在不同类型国企中,国有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等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存在现实合理性,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媛 任嘉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清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导向性、针对性、时效性的科技人才激励模式,以助力企业稳步迈进综合激励新阶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同步激励理论建构分析框架,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基于280份问卷调查结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职责分类、不同年龄段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20~30岁的科技人才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41~50岁的科技人才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31~40岁的科技人才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创新实施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高级技能型人员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且偏向于物质激励。由此得到启示,新时期国有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分级分类为原则,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岗位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以“物质+精神”双轮驱动构建精准化、多样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同步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娟
本文采用倍差倾向性评价模型,以2009-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融资信号冲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程度,以及内部控制要素对二者"交互式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融资信号冲击对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集资与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在2009-2014年,在金融危机"牛鞭效应"的作用下,权益性融资规模在企业总资产占比减幅达到1.3%,投资支出规模在企业总资产占比减幅达到0.5%;内部控制机制在融资信号冲击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缓冲器"作用,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财务绩效的增幅越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锋 谷方杰 刘磊
本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各种要素的结构特征,以2014—2016年A股上市的391家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着重探究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下辖国有企业显性激励不显著,只有隐性激励显著,交互作用结果比较复杂,隐性激励与年薪激励相互增强,隐性激励与股权激励相互抑制。自然垄断国有企业隐性激励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显性激励,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互增强。自由竞争的国有企业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激励方式相互增强,其中,年薪差距和股权差距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基于此,笔者建议,应针对不同产权类型的国有企业实行差异化的高管激励方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很多人吃着"褚橙",却不知道他的主人褚时健是如何成为"橙王"的。对国企高管激励不够、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曾被认为是褚时健悲剧发生的最大原因。从那以后,花样繁多的经济激励手段在国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不断涌现:年薪制大范围推行,股权期权激励落地开花,管理层收购(MBO)风起云涌……然而经济上的回报越来越大,效果却难如人意。比如,政府、企业、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很多人吃着"褚橙",却不知道他的主人褚时健是如何成为"橙王"的。对国企高管激励不够、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曾被认为是褚时健悲剧发生的最大原因。从那以后,花样繁多的经济激励手段在国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不断涌现:年薪制大范围推行,股权期权激励落地开花,管理层收购(MBO)风起云涌……然而经济上的回报越来越大,效果却难如人意。比如,政府、企业、高管之间的角色错位;受政府目标的影响,国企的目标过于复杂,以及对高管评价和回报的理性机制不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迎新 刘绍东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总激励成本及总激励绩效关系的探索,提出了国有企业全员系统激励机制,并说明了在国有企业占有主体性、决定性的企业系统激励资源的条件下,全员系统激励将使国有企业系统激励成本极小化及激励绩效极大化,进而给出了对国有企业总激励资源进行系统优化配置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苏 张娅婕 张念明
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占用了创新资源,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考察财务柔性对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财务柔性可以缓冲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挤出效应”,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可以增强财务柔性对企业金融化抑制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缓冲作用。研究认为:实体企业储备一定的财务柔性,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投资,设置有梯度的高管货币薪酬制度,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研究为企业金融化的良性治理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洁 魏泽龙 李垣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高管激励机制引导创新双元性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经理人持股与任期对双元创新的平衡程度和互补程度的影响,以及组合能力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理人持股与任期对双元创新的平衡与互补两个纬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高管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受到企业组合能力的制约或加强。本研究弥补了以往对如何引导企业开展双元性创新的问题缺乏研究的不足,也为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改革推动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员工激励 国有企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长福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和抓手,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大致经历"精神激励-偏重物质激励-综合激励"三个演进阶段。当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导向不明确、效能不到位、制度设置不合理、配套措施协同不得力等问题。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激励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因企因地因时制宜,多维度、全方位研究制定激励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各级各类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