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9)
2023(5711)
2022(4287)
2021(3870)
2020(3205)
2019(7245)
2018(7230)
2017(14642)
2016(7899)
2015(8926)
2014(8944)
2013(8519)
2012(7411)
2011(6268)
2010(6395)
2009(6131)
2008(6384)
2007(5988)
2006(5423)
2005(5209)
作者
(21485)
(17846)
(17845)
(17156)
(11584)
(8404)
(8167)
(6781)
(6638)
(6363)
(6065)
(5936)
(5739)
(5698)
(5602)
(5550)
(5380)
(5277)
(5171)
(5050)
(4478)
(4312)
(4276)
(4107)
(4075)
(4047)
(3921)
(3890)
(3537)
(3499)
学科
(35612)
经济(35570)
(33121)
管理(31942)
(30123)
企业(30123)
(16852)
方法(15054)
(14113)
财务(14099)
财务管理(14083)
企业财务(13761)
数学(13283)
数学方法(13226)
(9899)
中国(9725)
业经(8871)
(8258)
(8174)
体制(7141)
(7123)
银行(7111)
(7027)
金融(7027)
(6751)
农业(5746)
地方(5402)
公司(5325)
(5125)
技术(5035)
机构
大学(112369)
学院(111372)
(48370)
经济(47514)
管理(44988)
理学(38567)
理学院(38265)
管理学(37753)
管理学院(37558)
研究(33946)
中国(28920)
(26912)
(22700)
财经(21281)
(19473)
科学(17850)
(16467)
(16358)
财经大学(16119)
中心(15683)
经济学(15061)
研究所(14418)
(14346)
商学(14223)
北京(14215)
商学院(14120)
经济学院(13646)
业大(13581)
(13123)
(12440)
基金
项目(69503)
科学(56099)
基金(53126)
研究(50522)
(45334)
国家(44973)
科学基金(40125)
社会(34141)
社会科(32546)
社会科学(32538)
基金项目(28168)
自然(26000)
(25549)
自然科(25475)
自然科学(25472)
自然科学基金(25052)
教育(23397)
资助(21568)
(21474)
编号(19846)
成果(16453)
(16138)
重点(15372)
国家社会(14500)
教育部(14487)
(14234)
人文(14194)
(13949)
(13615)
(13412)
期刊
(53071)
经济(53071)
研究(33913)
(24886)
中国(19576)
管理(18613)
(15442)
金融(15442)
学报(15380)
科学(14071)
(13286)
大学(12510)
学学(12009)
财经(11477)
(9677)
经济研究(8831)
农业(8722)
技术(8399)
财会(8356)
教育(8098)
业经(7693)
问题(7332)
会计(7274)
国际(6837)
(6422)
现代(5686)
通讯(5663)
会通(5650)
技术经济(5424)
理论(5253)
共检索到169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忠雪  周婷婷  
在通常条件下,公司多元化往往造成公司价值贬损,但是对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却一直缺少合理的解释。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资料和国际通用的超额价值方法,验证了我国上市多元化公司存在折价现象,并从高管激励、公司过度投资等角度考察了代理问题与公司多元化折价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高管激励与公司投资等反映的代理问题深刻影响着公司多元化和折价程度,表明代理问题可能是造成公司多元化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忠雪  朱荣林  
相对于业务集中的企业来说,多元化公司往往出现市场价值贬损,尽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部门经理寻租引致公司经理配置资源出现偏差,则是产生公司多元化折价的重要根源之一。文章基于这一思想,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多元化公司往往出现折价并给出了影响折价的一些重要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海帆  
以2001年至200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出发探讨了政府干预对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政府对政治目标的考虑及管理者对权力的追求,使得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行多元化经营。此外,与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实施多元化经营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多元化折价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忠雪  朱荣林  王宁  
本文利用我国最新的上市公司资料,在得出我国上市多元化公司存在折价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来验证了代理问题和公司多元化折价的关系。我们发现,国有股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与多元化程度呈倒U形曲线关系,流通股与多元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代理问题在有效解释公司多元化程度的同时,也有效地解释了公司多元化折价的产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姜明伦  王香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薪酬体系遭遇到员工需求多元化和需求个性化的冲突,激励效用不断弱化,而更加关注内部激励的多元化薪酬体系却显现出巨大的激励效用。本文分析了经济报酬激励效用的局限性和非经济报酬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内部激励的组成,并对多元化薪酬的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瑞姣  
在国外有关企业多元化的研究中,验证多元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建立了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旨在对这部分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评述,以期对中国企业经营战略选择以及国内有关企业多元化的研究提供借鉴。首先总结了多元化和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度量方法,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将有关多元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对每个阶段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奚玉芹  
公司的财务决策是作为内部人的控股大股东与高管权力博弈的结果。因此,有必要研究股权激励能否抑制高管和大股东为实现其控制权私利而过度投资的自利行为。运用差异分析以及OLS回归,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以抑制大股东和高管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水平越高,抑制作用越大;但采用期权激励方式会削弱该抑制作用。而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会加剧大股东和高管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水平越高,公司过度投资水平越高,当采用的是期权激励方式时,这种加剧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姝  简宇寅  
本文利用捆绑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经济外部性的角度探讨产业多元化折价效应的成因。研究发现,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存在,产业的多元化会在企业内部产生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溢出效应,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多元化折价的产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天琛  
专门进行多元化折价问题的实证研究文献发表至少已经有10多年了。然而,到目前为止,多元化折价是否存在以及多元化折价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论,甚至业务多元化与公司价值之间是否存在明确关系也没有达成明确共识。基于最新文献对此专题进行了梳理,并突出介绍了多元化折价与代理问题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辛曌  
对多元化经营的讨论是传统金融学的一个重要议题。一致的共识是多元化经营会损害企业价值 ,多元化企业存在着多元化折价 ;而且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具体度量了多元化折价程度。而近期对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却从不同的侧面对上述结论提出了置疑。本文在总结了国外对企业多元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对多元化折价的置疑本身仍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 ,不能仅凭相对少量的研究结论就轻易否认多元化折价的存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文超  李任玉  何勤英  
本文以2004-2009年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参政议政对公司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参政议政能够显著降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高管参政议政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上述结论说明,国有企业高管参政议政体现了政治激励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与已有文献多关注薪酬激励不同,本文以高管参政议政这一普遍现象为切入点,考察了政治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的结论表明,高管政治激励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这一发现为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规范国有企业投资体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斌  陈代云  路颖  联蒙珂  
公司多元化经营是一个在理论界颇具争议的话题 ,许多有关多元化经营结果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往往得出对立的结论。本文基于公司特异性思想 ,在Lucas的动态递归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公司特质与市场激励以及公司多元化经营边界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从理论上统一了对多元化本身的争论。同时 ,本文对沪深两市 3 79家上市公司 1 998— 2 0 0 0年间多元化经营状况变动与公司价值变动情况、经营绩效的研究证实了模型的有关推断 ,即多元化经营本身是中性的 ,但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多元化经营的边界与上市公司的超额价值以及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德明  邓璠  
国外研究者一般认为,上市公司存在着多元化折价问题。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多元化折价现象是否存在以及多元化折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相关研究却很少。文章通过计算超额价值,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多元化折价现象,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多元化折价的主要因素。文章还发现,多元化扩张行为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水平的上升,从而使多元化折价问题更为严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振燕  方焕廷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80后员工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本文针对80后员工自身的特点,提出企业应顺应他们的心理需求,倡导多元化的激励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乃康  宁宇  
目前多元化折价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比较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在公司价值上的差异来判断企业多元化决策的价值效应,利用这种方法许多研究都发现了多元化折价现象的存在。但最近有不少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决策具有内生性,原有研究方法容易产生选择偏差问题,在他们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原有的结论有了新的变化。文章对这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分析和总结了这些文献中控制内生性问题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