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9)
- 2023(3339)
- 2022(2949)
- 2021(2856)
- 2020(2603)
- 2019(6088)
- 2018(5969)
- 2017(11111)
- 2016(6058)
- 2015(6786)
- 2014(6806)
- 2013(6825)
- 2012(6094)
- 2011(5227)
- 2010(5441)
- 2009(5244)
- 2008(5734)
- 2007(5486)
- 2006(4965)
- 2005(4644)
- 学科
- 管理(34718)
- 业(28314)
- 企(27729)
- 企业(27729)
- 济(20779)
- 经济(20755)
- 财(13779)
- 务(11338)
- 财务(11318)
- 财务管理(11300)
- 方法(11029)
- 企业财务(10886)
- 数学(8757)
- 数学方法(8716)
- 制(8288)
- 银(7171)
- 银行(7164)
- 行(6656)
- 人事(6374)
- 人事管理(6374)
- 划(5665)
- 融(5655)
- 金融(5655)
- 策(5413)
- 业经(5288)
- 经营(5169)
- 体(5048)
- 体制(4657)
- 决策(4626)
- 计划(4571)
- 机构
- 大学(83533)
- 学院(82059)
- 管理(38841)
- 济(32735)
- 经济(31833)
- 理学(31211)
- 理学院(30920)
- 管理学(30635)
- 管理学院(30439)
- 中国(22665)
- 研究(21794)
- 财(21354)
- 京(17640)
- 财经(15496)
- 经(14144)
- 江(13535)
- 财经大学(11739)
- 中心(11623)
- 科学(11330)
- 商学(11321)
- 北京(11291)
- 商学院(11234)
- 州(11103)
- 所(10596)
- 公司(9965)
- 业大(9217)
- 研究所(9025)
- 农(8920)
- 银(8714)
- 省(8706)
- 基金
- 项目(46810)
- 科学(37390)
- 基金(35547)
- 研究(33840)
- 家(29936)
- 国家(29660)
- 科学基金(26895)
- 社会(21230)
- 社会科(20251)
- 社会科学(20245)
- 基金项目(18965)
- 自然(18794)
- 自然科(18419)
- 自然科学(18418)
- 自然科学基金(18112)
- 省(16967)
- 教育(16208)
- 资助(15214)
- 划(14218)
- 编号(13421)
- 成果(11077)
- 部(10998)
- 教育部(9915)
- 人文(9740)
- 重点(9641)
- 创(9609)
- 项目编号(9381)
- 大学(9353)
- 科研(9202)
- 制(9097)
共检索到138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原 龙瀚
随着薪酬管制办法的陆续出台,高管的薪酬激励效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质疑,高薪是否未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反而成为高管追逐私利的目标值得深入研究。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结合货币薪酬、股权薪酬与在职消费三种激励方式,研究高管激励对机会主义效应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加入投资者情绪为调节变量,研究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变化。实证研究发现:显性激励可以显著抑制机会主义效应的真实盈余管理,而在职消费与机会主义效应的真实盈余管理呈U型关系。在投资者情绪偏差的影响下,薪酬的激励效应减弱,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高管迎合投资者期望操纵盈余的程度加大。这表明薪酬契约可以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然而,外部投资者的错误定价会使得激励函数发生反向偏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庭燎 陈良华
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表征盈余公告效应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结合前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效应存在影响,且不同市场参与者类型所带来的投资者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股票价格呈显著差异性影响。而后通过构造综合情绪指数分析我国A股、B股交叉上市公司年度盈余公告期间股票异常收益率,予以论证。研究表明:中国A股和B股市场的股票价格变化对于公司好坏盈余消息的反应与理论预期存在较大差异。无论对好消息还是坏消息,A股价格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而B股市场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交叉上市 盈余公告 股票定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民 张莹 王垒
以2009—2012年的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始高管团队不同薪酬激励形式对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创始高管团队的货币薪酬、在职消费程度均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存在一种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两面性影响。而创始高管团队的股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这表明并不是股权薪酬越高,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这意味着提高股权薪酬会加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诱发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石善冲 杜秀伟 赵毅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管理者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诱发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且在不同的情绪期间,投资者情绪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具有非对称影响。情绪高涨期,投资者情绪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真实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情绪低落期,投资者情绪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将全样本按照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的中位数进行分组,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小规模、低盈利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角度丰富了投资者情绪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具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芳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了股价的"同涨同跌"(股价同步性),证券市场信息效率是否因此受到了影响?本文采用2002~2010年中国股市和上市公司样本,用R2度量股价同步性,检验在不同市场不确定性下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盈余管理使得股价同步性降低,而投资者情绪波动使得股价同步性上升;但是,两者均导致股票收益的"惯性"或"反转"效应增强,即市场信息效率下降。因此,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股价同步性的高低来衡量股价的信息效率,需结合影响股价同步性的信息不对称和心理因素进行新的解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衣龙新 陈震俊
新股发行制度中,老股转让是成熟资本市场通行的制度。2013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出老股转让制度,旨在增加股票供给以缓解"三高"问题,但大比例转让也引发了市场对老股东"套现"动机的质疑。本文研究发现:新股发行中老股转让力度越大,则投资者情绪越低,相应股票定价越低,显示出这一制度引入对抑制高股价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大比例老股转让伴有盈余管理及后续业绩增长乏力现象。未来IPO"注册制"下,老股转让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平抑投资者情绪等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盈余管理 老股转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娜 郭世辉
本文基于2012—2018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外部市场环境因素—投资者情绪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融资需求对企业的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需求越强烈的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此外,投资者情绪作为一种市场非理性因素,一方面会通过迎合效应对融资规模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股票的错误定价从而改变企业融资成本;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低迷的投资者情绪,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显著促进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的正向关系。
关键词:
融资需求 盈余管理 投资者情绪 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凌云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2012-2016年非金融行业财务数据,分析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真实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类型不同,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同。较之交易性机构投资者来说,稳定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存在,对高管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区分高管薪酬差距样本组,发现稳定性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在高管薪酬差距高的样本组更大。区分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高管薪酬差距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不同控股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华
以2005—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激励与约束的视角,结合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对高管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已建立了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高额薪酬能抑制冒险的盈余管理行为,只有当高管薪酬水平较低时其盈余管理程度才会提高;高管的薪酬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且激励强度较高的企业内部控制通常较好,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高管基于薪酬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基于业绩的薪酬激励不是高管盈余管理的直接诱因,增强激励强度反而对盈余管理具有抑制效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光辉
投资者情绪通过迎合渠道影响公司投资的隐含前提是高管利益与资本市场股价密切相关。笔者结合高管薪酬结构中对股价较为敏感的高管持股以及股权激励计划中授予高管的股票期权,并考虑权益激励相对强度,研究权益激励对高管迎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与股权激励计划中是否授予股票期权,并不显著影响迎合作用的发挥,而高管持股激励强度对迎合行为存在显著为正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高成长性公司表现更为显著。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计、薪酬结构制度安排以及证券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规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尽量降低投资者情绪及其与权益激励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高管权益激励 公司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谭跃 夏芳
本文考虑到中国证券市场代理问题及信息不对称严重和投资者非理性状况共存的特征,将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结合起来分析两者对股价的影响,进而分析两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关系。通过划分平静时期和动荡时期,本文发现在不同的时期里,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导致的错误定价关系两者趋势并不总是一致;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在不同时期里分别主导着股价与公司投资的关系;而且在不同时期里,融资约束和换手率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投资者情绪 上市公司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雪梅
本文以2010-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高管激励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促进了高管激励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效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高管激励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慧
本文探讨了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不同情形下,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对高管报酬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激励不足的现象更严重;在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政府所有权低的上市公司过度激励的现象更严重。此外,在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增加自身报酬。当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时,高管权力膨胀导致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使激励不足的现象减轻,激励过度的现象加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