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9)
- 2023(7872)
- 2022(6378)
- 2021(5949)
- 2020(4619)
- 2019(9777)
- 2018(9588)
- 2017(17229)
- 2016(8734)
- 2015(9420)
- 2014(8680)
- 2013(8221)
- 2012(7533)
- 2011(6581)
- 2010(6689)
- 2009(6032)
- 2008(5612)
- 2007(5328)
- 2006(4512)
- 2005(3947)
- 学科
- 业(35055)
- 管理(32891)
- 济(30798)
- 经济(30775)
- 企(30740)
- 企业(30740)
- 技术(19250)
- 技术管理(12993)
- 中国(10784)
- 业经(10376)
- 农(9943)
- 方法(9839)
- 制(8914)
- 银(8182)
- 银行(8169)
- 财(8139)
- 行(7929)
- 数学(7599)
- 数学方法(7503)
- 农业(7321)
- 融(7310)
- 金融(7309)
- 地方(6630)
- 理论(6433)
- 体(6369)
- 产业(6030)
- 贸(5844)
- 贸易(5838)
- 划(5762)
- 易(5707)
- 机构
- 学院(116474)
- 大学(113221)
- 济(48023)
- 管理(47961)
- 经济(47035)
- 理学(41031)
- 理学院(40651)
- 管理学(40172)
- 管理学院(39931)
- 研究(37730)
- 中国(29639)
- 京(23068)
- 财(22216)
- 科学(21631)
- 江(18774)
- 中心(17845)
- 所(17534)
- 财经(17074)
- 研究所(15708)
- 经(15653)
- 农(15434)
- 业大(15428)
- 技术(15329)
- 州(14747)
- 院(14538)
- 北京(14514)
- 范(14415)
- 师范(14264)
- 经济学(14073)
- 商学(13700)
- 基金
- 项目(80931)
- 科学(65930)
- 研究(63785)
- 基金(57688)
- 家(49957)
- 国家(49508)
- 科学基金(43761)
- 社会(41500)
- 社会科(39471)
- 社会科学(39463)
- 省(34212)
- 基金项目(30656)
- 教育(29184)
- 划(27696)
- 自然(26261)
- 自然科(25770)
- 自然科学(25768)
- 编号(25416)
- 自然科学基金(25354)
- 创(24800)
- 创新(21979)
- 资助(20284)
- 成果(19878)
- 发(18743)
- 课题(18506)
- 重点(18440)
- 国家社会(17441)
- 业(17342)
- 制(17307)
- 部(17225)
共检索到181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张倩琳 于潇宇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如何发挥好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这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重要载体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明显促进了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机制分析发现有三条影响路径:一是有效增加了管理层多元化,降低了管理层短视问题;二是提高管理层的自信水平;三是优化了创新要素配置结构,提高高素质人力资本比重,增加研发资本要素投入。异质性分析发现,高管海外经历对高技术企业和大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更强。本文为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及“人才强国”两大战略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明波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海归高管和研发创新的合并数据,考察了高管团队的海外经历及其专业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经历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以及专利申请总量。此外,拥有更多海归高管的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质量,更少存在策略性创新行为。进一步区分海归高管的专业背景发现,技术背景和管理背景的海归高管均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法律背景的海归高管不会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产出,但对创新效率存在正面影响。由于高管的海外经历可能与技术创新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内生性处理,结果与前面保持一致。
关键词:
海归高管 专业背景 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尹亚红
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的省级面板数据就企业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除了直接作用外,还间接通过研发经费与人力资本两条途径将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海外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东中部促进作用明显,西部不显著。因此,为更好地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结合中国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海外并购策略。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技术创新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高洪玮
技术创新“绿色化”是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铁开通加速了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为绿色创新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文章以中国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绿色创新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双重维度出发,基于2003—2019年282个地级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显著增加了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数量,但对绿色创新占比无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在需求层面,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大了绿色创新需求;在供给层面,高铁开通加快了沿线地区创新要素的流动,促进了空间知识溢出,改善了绿色创新供给条件,从而促进了绿色创新数量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旅游城市和非中心城市技术创新“绿色化”的促进作用较非旅游城市和中心城市更为突出;高铁开通优化了沿线地区的绿色创新结构,提升了绿色创新质量;高铁开通对绿色创新数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文章为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并发挥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正向作用,激发主体绿色创新积极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郑海埃 赵旸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取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传统的创新理论强调外部市场治理的激励作用,而内部治理的创新激励逻辑在不同理论研究框架下具有或然性。已有实证研究多以公司治理中某一治理维度为视角展开,尚缺少整合性的探讨。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对于创新过程的理解和衡量还没有达成共识,创新理论存在内生性,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缺少协同性且机制路径不明朗。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禀赋和动机差异,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及其与各创新主体的激励匹配,增加企业内部创新主体的认同性动机以引导最优创新努力,从而塑造其原发性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创新激励 公司治理 机制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建军
技术创新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揭示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构建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就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平 胡日东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环境规制一方面通过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和搏弈的规则,保护产权、激励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流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又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本身的张力、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对环境规制产生反作用,两者之间成棘轮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棘轮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睿 杨燚 雨虹
京津冀作为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增长极和快速发展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在仅仅2.3%的国土面积上承载了8%的全国人口,创造了约10%的经济总量。而长三角与京津冀的国土面积基本相当,却承载了11%的全国人口,创造了约20%的经济总量。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目前都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科技金融能够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同时提升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对比分析两大城市群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竹 张媛媛 钱颖
风险投资主要用于初创企业技术创新,大型国企是否也能利用风险投资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效率呢?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风险投资虽不能直接推动大型国企惯性技术创新,但能直接带来颠覆式创新战略回报;风险投资可间接推动大型国企技术创新市场化,有助于解决其技术创新所面临的科研投入的预算软约束、技术创新与市场间的藩篱,以及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建设等问题;可以采用创新投资基金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动提高大型国企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瑾 徐光伟 徐逸君
本文选取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正向激励效应。同时,高管海外经历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而且能够强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海外经历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丁刚 魏继鑫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制度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演化和变革。本文开展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阐述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创业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物联网上市企业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创业投资对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评价和实证分析,并进行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内生性检验,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伟珂 王纯 蔚朋
本文对我国技术创新与转化率低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技术创新与转化实质与过程的分析,得出传统产学研合作方式中存在技术交流与组织沟通不畅的界面障碍问题。通过对界面的分析,得出高校系统与企业系统技术范式转变造成的界面粘度是阻碍技术创新与转化的重要原因,从而对界面粘度的形成与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得出界面迁移对技术创新与转化有促进作用,提出建立以界面迁移为基础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与转化的促进机制,以期提高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效率,并为相关部门制定产学研政策和选择合作模式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远琴
企业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 ,必须要坚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机制、产品结构调整和管理科学、产品售后服务各个环节。把技术创新始终作为企业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经营信念。企业信息人员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国内外技术市场信息 ,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 信息服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谷丽静 王星星
本文以微观企业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该机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中的差异。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资源补充效应,而且能通过信息传递效应增加外部融资,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传递效应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股权融资来实现,而对银行贷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对企业分组分析发现,这两种效应只有在民营企业组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显著,而在国企组中政府补助只发挥了资源补充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两种效应均不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技术创新 资源补充 信息传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