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5)
- 2023(7957)
- 2022(6506)
- 2021(5724)
- 2020(5030)
- 2019(11129)
- 2018(10906)
- 2017(21118)
- 2016(11277)
- 2015(12298)
- 2014(11984)
- 2013(11994)
- 2012(10751)
- 2011(9256)
- 2010(9477)
- 2009(8877)
- 2008(9133)
- 2007(8316)
- 2006(7329)
- 2005(6866)
- 学科
- 业(72681)
- 企(68910)
- 企业(68910)
- 济(54117)
- 经济(54055)
- 管理(52458)
- 业经(25040)
- 方法(24556)
- 财(21137)
- 农(20171)
- 务(18168)
- 财务(18163)
- 财务管理(18154)
- 数学(17303)
- 企业财务(17219)
- 数学方法(17211)
- 农业(15469)
- 技术(15219)
- 制(13168)
- 策(12273)
- 划(12159)
- 企业经济(11871)
- 体(11164)
- 经营(11130)
- 和(10588)
- 理论(10521)
- 中国(10180)
- 技术管理(10177)
- 体制(10089)
- 决策(8864)
- 机构
- 学院(167794)
- 大学(160004)
- 济(74859)
- 经济(73731)
- 管理(72662)
- 理学(62447)
- 理学院(61938)
- 管理学(61321)
- 管理学院(61020)
- 研究(48618)
- 中国(41835)
- 财(34869)
- 京(32500)
- 农(32191)
- 科学(27986)
- 财经(27826)
- 江(26351)
- 业大(25694)
- 农业(25556)
- 经(25337)
- 所(24245)
- 中心(22646)
- 经济学(21951)
- 研究所(21658)
- 商学(21612)
- 商学院(21441)
- 经济管理(20859)
- 财经大学(20417)
- 州(20093)
- 经济学院(20004)
- 基金
- 项目(108104)
- 科学(87785)
- 基金(80868)
- 研究(79329)
- 家(69628)
- 国家(68933)
- 科学基金(61840)
- 社会(53167)
- 社会科(50635)
- 社会科学(50621)
- 省(43839)
- 基金项目(43232)
- 自然(40010)
- 自然科(39198)
- 自然科学(39190)
- 自然科学基金(38637)
- 教育(35153)
- 划(34809)
- 资助(32048)
- 业(31363)
- 编号(30807)
- 创(26657)
- 部(23980)
- 创新(23871)
- 重点(23691)
- 发(23392)
- 成果(22618)
- 国家社会(22309)
- 制(22233)
- 人文(21146)
共检索到248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盛安琪
依据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内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薪酬制度越完善,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显著;从外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政府监管较好、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张娅楠 蒋世战
选取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市场竞争对高管薪酬差距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强化了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国有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以及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小,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弱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浩 吾买尔江·艾山 邓峰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从投资效率角度切入,研究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的拉大,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作用机制表明,非效率投资在两者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区分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主要通过投资过度路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异质性发现,在较大规模董事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浩 吾买尔江·艾山 邓峰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从投资效率角度切入,研究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的拉大,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作用机制表明,非效率投资在两者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区分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主要通过投资过度路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异质性发现,在较大规模董事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雷国雄 杨黎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9年创新活动数据,采用面板交互效应模型,探究高管介入创新的方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介入创新的方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企业创新层级差异,具体而言,在引领性创新型企业中,高管以间接方式介入企业创新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在一般性创新型企业中,高管直接参与创新更为适宜;机制分析发现,高管间接介入创新有助于促进企业基础研究,并且在引领性创新型企业中开展基础研究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一般性创新型企业中会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越高,高管采取引领方式间接介入创新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英钦 田伟健
文章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从研发国际化视角,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雇佣海归高管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海归高管人数的增加,企业更倾向于开展研发国际化战略,这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较小以及可以获取政府补助的企业雇佣海归高管对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凤 魏淑影 何旭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为推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利用2003—2020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企业生产率及生产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向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企业施加信贷融资约束,抑制企业的可支配资本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短期内造成其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但长期而言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其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的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企业具有非对称性影响。本文结论为我国进一步采用金融手段助推“双碳”目标达成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李淑云 杨俊
要素错配是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特征,企业在要素错配下的行为选择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要素错配纳入企业存续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发现企业存续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得出要素错配平均意义上延长了企业达到其TFP峰值时间约0.75年的结论;进而考察了要素错配对企业存续的影响,发现要素错配总体而言延长了企业的存续时间,且相比高效率企业,要素错配更倾向于延长低效率企业的存续时间,这是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回归验证了这一假设。本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以及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花双莲 孙唯庄
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海外经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基于代理风险的不同,进一步考察了审计质量对高管海外经历与债务融资成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代理风险的存在使得外部审计质量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经历在分析师团队跟踪多的企业中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更明显。并且相对于海外留学经历,高管的海外工作经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明显;相对于CEO或董事长,其他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凸显了拥有海外经历的人才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为企业的海外人才引进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昀昊 孔东民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上市公司高管及董事的海外经历数据,首次考察了企业海归特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海归特征的企业投资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在投资不足方面的改善并不显著;进一步引入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现,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比,高管的海外经历在中央国企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凸显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海外经历 人力资本 投资效率 所有制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昀昊 孔东民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上市公司高管及董事的海外经历数据,首次考察了企业海归特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海归特征的企业投资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在投资不足方面的改善并不显著;进一步引入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现,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比,高管的海外经历在中央国企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凸显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海外经历 人力资本 投资效率 所有制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袁然 魏浩
基于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高管海外经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决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与本土高管相比,高管海外经历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优势来源于人力资本积累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海外生活经历和海外学习经历,高管海外工作经历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相比出口贸易,高管海外经历促使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实现其国际化目标,而且有利于企业国际化地理范围的扩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本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管海外经历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上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经验证据显示,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其原因主要在于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有效运用经营对冲和金融对冲,通过平滑企业盈余和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来缓解汇率变化形成的冲击。进一步地,在改变高管海外经历的定义和汇率风险的测量方式、考虑多种内生性问题的影响之后,高管的海外经历与企业汇率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依然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加强高管团队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文章以2010—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P方法、LP方法测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即当货币薪酬处于较低水平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货币薪酬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当货币薪酬过高亦会导致高管过度激励,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国有企业中,过度激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促进了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上述的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计划以及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P方法测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上技术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在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非国有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