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3)
2023(7799)
2022(6329)
2021(5851)
2020(5148)
2019(11341)
2018(11261)
2017(21580)
2016(11556)
2015(13003)
2014(12865)
2013(13008)
2012(11569)
2011(9827)
2010(10344)
2009(9845)
2008(10387)
2007(9764)
2006(8691)
2005(8174)
作者
(32055)
(26698)
(26608)
(24883)
(17431)
(12396)
(12048)
(10197)
(9881)
(9819)
(9155)
(8961)
(8866)
(8446)
(8196)
(8054)
(7956)
(7777)
(7726)
(7672)
(6631)
(6484)
(6460)
(6214)
(6102)
(6065)
(5949)
(5771)
(5305)
(5202)
学科
(78691)
(76290)
企业(76290)
管理(64291)
(50074)
经济(50011)
(25395)
业经(24776)
方法(21443)
(21205)
财务(21166)
财务管理(21141)
企业财务(20064)
(18343)
(16861)
技术(15072)
农业(14017)
数学(13745)
(13720)
数学方法(13670)
(13202)
(13087)
经营(12586)
体制(12329)
企业经济(12206)
(11383)
理论(11113)
技术管理(10321)
决策(10244)
(10085)
机构
学院(167479)
大学(160578)
管理(76523)
(71648)
经济(70245)
理学(63272)
理学院(62753)
管理学(62319)
管理学院(61956)
研究(45236)
中国(43442)
(38707)
(33457)
财经(28973)
(28202)
(26346)
(25778)
科学(24193)
商学(22814)
商学院(22618)
中心(22277)
(22245)
(22066)
业大(21244)
财经大学(21210)
北京(20932)
农业(20080)
经济学(19818)
经济管理(19739)
研究所(19161)
基金
项目(98756)
科学(80099)
研究(75382)
基金(73015)
(61074)
国家(60427)
科学基金(55255)
社会(48982)
社会科(46561)
社会科学(46546)
(40013)
基金项目(38716)
自然(35747)
自然科(35004)
自然科学(34997)
自然科学基金(34483)
教育(33547)
(31351)
编号(30343)
(29310)
资助(29287)
(24568)
成果(23285)
(21885)
创新(21869)
(21272)
重点(21027)
(20407)
课题(20081)
(19916)
期刊
(90105)
经济(90105)
研究(49034)
(37877)
管理(37650)
中国(35606)
(24484)
(20777)
金融(20777)
科学(19477)
技术(17582)
学报(17192)
业经(16961)
农业(16630)
财经(15154)
大学(14451)
学学(13764)
财会(13443)
(13424)
(13108)
经济研究(12848)
教育(11794)
会计(11739)
技术经济(11333)
问题(10621)
现代(10486)
商业(9401)
通讯(9194)
会通(9171)
世界(9102)
共检索到269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娜  陈烨  李昂  
本文引入动态能力理论,采用1992—2016年我国932项海外并购事件,重点研究企业高管团队成员(CEO与CFO)的海外经历对企业后续海外并购等待时间的影响,并考虑管理自主权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CEO与CFO的海外经历可以显著缩短企业后续海外并购的等待时间;在多次后续海外并购的早期阶段(第二、第三次后续海外并购),CEO的海外经历对缩短企业后续海外并购等待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多次后续海外并购的后期阶段(第四次及之后的海外并购),CFO的海外经历的影响更为显著;高管的管理自主权也对高管海外经历与后续海外并购等待时间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该结论为我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及引进相关人才提供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花双莲  孙唯庄  
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海外经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基于代理风险的不同,进一步考察了审计质量对高管海外经历与债务融资成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代理风险的存在使得外部审计质量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经历在分析师团队跟踪多的企业中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更明显。并且相对于海外留学经历,高管的海外工作经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明显;相对于CEO或董事长,其他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凸显了拥有海外经历的人才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为企业的海外人才引进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昀昊  孔东民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上市公司高管及董事的海外经历数据,首次考察了企业海归特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海归特征的企业投资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在投资不足方面的改善并不显著;进一步引入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现,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比,高管的海外经历在中央国企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凸显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昀昊  孔东民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整理上市公司高管及董事的海外经历数据,首次考察了企业海归特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海归特征的企业投资效率更高;这种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在投资不足方面的改善并不显著;进一步引入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现,与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比,高管的海外经历在中央国企中发挥的作用最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凸显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袁然  魏浩  
基于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高管海外经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决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与本土高管相比,高管海外经历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优势来源于人力资本积累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海外生活经历和海外学习经历,高管海外工作经历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相比出口贸易,高管海外经历促使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实现其国际化目标,而且有利于企业国际化地理范围的扩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本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管海外经历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上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经验证据显示,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其原因主要在于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有效运用经营对冲和金融对冲,通过平滑企业盈余和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来缓解汇率变化形成的冲击。进一步地,在改变高管海外经历的定义和汇率风险的测量方式、考虑多种内生性问题的影响之后,高管的海外经历与企业汇率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依然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加强高管团队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盛安琪  
依据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内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薪酬制度越完善,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显著;从外部制度环境角度来看,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政府监管较好、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夏晗  
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以2010-2017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海外经历是知识转移的重要途径,海归高管在国外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有助于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这种影响在过度投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第二,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正向调节高管海外经历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不足企业,政治关联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源瓶颈,强化高管海外经历的智力资本效应。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吸引优秀海归人才对企业提升投资效率、促进长期发展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效应的发挥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作为保障。为了增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完善税收、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为海归人才在国内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要完善相关制度,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建设,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政务服务支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帅旗  胡珺  张长海  
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当企业存在外部资金缺口时,应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其次是股权融资,但中国企业的融资实践表现出与该理论完全相反的顺序。本文基于中西方外部融资顺序的差异,结合烙印理论,实证检验了CEO的海外经历对企业融资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本土CEO,海归CEO的融资实践更符合海外国家的融资顺序,表现出更强的债务融资偏好,且这种偏好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CEO任职时间的增加以及外部融资次数的增多,海归CEO的债务融资偏好会不断降低,并呈现出与中国现实背景更为匹配的融资顺序选择;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海归CEO的债务融资偏好会增加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损害企业价值。研究为深化对海归高管的认识以及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明波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海归高管和研发创新的合并数据,考察了高管团队的海外经历及其专业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经历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以及专利申请总量。此外,拥有更多海归高管的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质量,更少存在策略性创新行为。进一步区分海归高管的专业背景发现,技术背景和管理背景的海归高管均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法律背景的海归高管不会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产出,但对创新效率存在正面影响。由于高管的海外经历可能与技术创新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内生性处理,结果与前面保持一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贺亚楠  陈芙瑶  郝盼盼  
以2009—2019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海外经历多元化程度是否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并进一步分析企业不同研发强度和股权集中度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国籍维度上,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多元化与企业研发投入呈倒"U"形关系,高管团队在一定范围的海外经历多元化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提高;研发强度高的企业,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多元化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和负向影响都被强化;而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多元化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和负向影响都被弱化。建议政府继续加强制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完善体制机制,企业搭建合理而具有多元化海外经历的高管团队结构、形成持久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依霖  
本文以2010-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管理者从军经历对并购决策及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会进行更多的并购行为,同时有更好的并购绩效。但管理者从军经历对并购决策及绩效的影响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而言,在国有公司中,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对并购决策有更显著的影响,他们会发起更多的并购行为,并且倾向于非横向并购;在非国有公司中,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对并购绩效有更显著的影响,其并购绩效会好于其它公司。本文发现说明,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一方面有更高的风险承担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竞  李文  吴晓波  
高管团队层面的经验将如何影响企业海外建立模式的选择?本文基于高阶理论,以2008—2012年中国280家上市公司772个海外子公司投资事件为样本,对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的多样性促进了跨国公司选择海外并购的建立模式;(2)高管团队的管理自主权(组织资源冗余与高管团队持股)具有增强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强调了跨国决策中内部力量——高管团队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结构的多样性对于海外建立模式选择的作用,丰富了过去建立模式选择的研究,并给出了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竞  李文  吴晓波  
高管团队层面的经验将如何影响企业海外建立模式的选择?本文基于高阶理论,以2008—2012年中国280家上市公司772个海外子公司投资事件为样本,对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的多样性促进了跨国公司选择海外并购的建立模式;(2)高管团队的管理自主权(组织资源冗余与高管团队持股)具有增强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强调了跨国决策中内部力量——高管团队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结构的多样性对于海外建立模式选择的作用,丰富了过去建立模式选择的研究,并给出了管理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京勋  鱼文英  
海外子公司经营自主权和子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以跨国公司内部协调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考察海外子公司经营自主权对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子公司经营自主权对子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部协调和环境动态性在经营自主权和子公司绩效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母公司赋予海外子公司较高经营自主权时,应该充分考虑子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保持经营自主权、内部协调和环境动态性之间的相互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