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7)
2023(12954)
2022(10718)
2021(9967)
2020(8773)
2019(19628)
2018(19221)
2017(37920)
2016(20374)
2015(22880)
2014(22800)
2013(22853)
2012(21014)
2011(18304)
2010(18840)
2009(18123)
2008(18796)
2007(17054)
2006(15047)
2005(14151)
作者
(54928)
(45883)
(45862)
(43830)
(29751)
(21651)
(20907)
(17487)
(17402)
(16636)
(15819)
(15487)
(15060)
(14712)
(14417)
(14043)
(13641)
(13276)
(13128)
(13010)
(11325)
(11293)
(11126)
(10637)
(10533)
(10347)
(10309)
(10169)
(8993)
(8968)
学科
(99616)
(92348)
经济(92202)
(91036)
企业(91036)
管理(86693)
(47470)
方法(44334)
数学(35838)
数学方法(35672)
(30579)
财务(30560)
财务管理(30495)
业经(29999)
企业财务(29169)
(29063)
(27927)
中国(23354)
(20458)
农业(19804)
(19753)
银行(19746)
(18612)
体制(18363)
(18146)
技术(18000)
(17980)
金融(17978)
(16406)
理论(15716)
机构
学院(295224)
大学(291843)
(133783)
经济(131417)
管理(124086)
理学(105415)
理学院(104599)
管理学(103645)
管理学院(103090)
研究(85834)
(79689)
中国(78265)
(58886)
财经(58681)
(53256)
(46090)
科学(43577)
财经大学(43410)
经济学(42277)
(41087)
中心(41041)
(40956)
经济学院(38365)
北京(37066)
商学(36784)
商学院(36491)
业大(35659)
(35589)
研究所(35189)
经济管理(32640)
基金
项目(180290)
科学(145902)
基金(136754)
研究(136730)
(114269)
国家(113256)
科学基金(101840)
社会(92782)
社会科(88158)
社会科学(88139)
基金项目(71804)
(68554)
自然(63188)
教育(62379)
自然科(61791)
自然科学(61781)
自然科学基金(60843)
资助(56808)
(55797)
编号(53551)
成果(43875)
(42730)
(41823)
(40668)
国家社会(39155)
重点(38961)
(38595)
教育部(38506)
人文(37970)
(37416)
期刊
(153010)
经济(153010)
研究(95228)
(72581)
中国(57887)
管理(51943)
(41524)
金融(41524)
(38645)
科学(34292)
学报(33589)
财经(31751)
大学(28533)
学学(27503)
(26987)
农业(25418)
技术(25251)
业经(24733)
经济研究(24344)
财会(20310)
问题(19716)
教育(18956)
会计(18639)
技术经济(16950)
(16071)
(15877)
现代(14972)
世界(14766)
理论(14151)
商业(13979)
共检索到461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彬  彭程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4~2009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资本扩张行为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高管控制权与企业的投资扩张及多元化扩张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其正相关程度更大。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较强的高管所实施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敏  刘红霞  
为了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以我国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将高管变更分为非常规变更和常规变更,并采用样本配对和分组检验的方法,以高管不变为基准考察在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中不同类型高管变更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中,高管变更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其中,非常规组交互影响显著,常规组交互影响不明显;在国企中,企业财务绩效与高管变更影响不明显,交互影响不显著;在非国企中,两种类型的高管变更均负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企业财务绩效也负向影响高管变更,只是非常规组交互影响显著,而常规组交互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探明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财务绩效改进与不同类型高管变更之间的交互关系提供了更为稳健可靠、细致的微观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海  张文生  
本文从财务预警指数与金融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VaR两个角度来定义财务风险,研究终极控制权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越高。同时,终极控制人的性质亦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最高,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次之,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最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晓波  
文章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来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利用上海交易所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报数据,通过分组检验和总体检验实证了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与财务风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坤  张俊瑞  杨淑娥  
以我国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研究了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财务风险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重了其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加重了公司财务风险,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财务风险正相关。较高的地区法治水平能够有效遏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越好,其财务风险就越小。法律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还有助于减轻由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柳  彭远怀  
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保险公司的监督作用是企业财务困境风险降低的主要原因;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或较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减弱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治理效用;产权性质则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雯  孙茂竹  张胜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干预与被干预关系历来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从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的冗员负担变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企业的冗员负担显著上升,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控制权转移;民营企业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企业的冗员负担在控制权转移后的第二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无论是国有企业转移给民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转移给民营企业,企业的冗员负担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控制权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业绩显著差异转移给民营企业的企业。上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通过并购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后,让它们承担了更多的冗员负担,这是造成这些企业的业绩较差的主要原因。论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检验了政府干预的表现及其经济后果问题,对政府干预、政策负担、控制权等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拓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水平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检验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确实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产生了正的影响,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又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高管变更和大股东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水平  
"壳"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控制权争夺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的支持和掏空理论认为这是"两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令大股东有意侵占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但这难以解释中国的现象。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相互关系是剖析股东行为,研究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呈正相关;(2)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正相关;(3)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负相关;(4)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基于大小股东代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我国企业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并且,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低,这种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表现得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较高的现金持有偏好是终极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机制。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并不成立。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拓展转型国家的投资理论,也从投资视角为理解产权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倩   梅亚丽   王奎  
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整体表现能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ESG表现通过债务融资成本路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战略差异度较小,且处于高市场化和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中的非国有、非重污染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作用尤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合理评估ESG表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效果,为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完善绿色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芳  章贵桥  
文章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6年~2013年数据为样本,基于审计意见的视角并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对财务重述的反应。结果表明,非标审计意见与财务重述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对于上市公司之前财务报告存在缺陷而进行重述错报的行为,注册会计师会有所察觉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仅存在于重述程度大从而带来较高审计风险的上市公司中,而对于重述程度小从而带来较低审计风险的上市公司而言,财务重述并未对审计意见带来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事务所会结合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性质来考虑财务重述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李琪琦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2007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本文对公司所有权、管理控制权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公司所有权性质、前三大股东所有权集中度与高管报酬显著负相关,外资股、两职合一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内部董事比例对高管报酬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昆玉  王跃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具有改善经营绩效的功能?本文以1997~2000年在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扣减行业均值后,作为绩效衡量基准,选择控制权转移前2年至后3年共6年作为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移后的3年或4年里,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了改善;有偿转让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优于无偿划拨型;部分转移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与全部转移型无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静  
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其财务风险,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价值、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管理层真实盈余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企业更好地开展数字化转型、缓解财务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