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1)
2023(10122)
2022(8422)
2021(7690)
2020(6663)
2019(14608)
2018(14602)
2017(28333)
2016(15196)
2015(16766)
2014(16733)
2013(16525)
2012(14997)
2011(12954)
2010(13436)
2009(13030)
2008(13575)
2007(12587)
2006(11418)
2005(10663)
作者
(41409)
(34533)
(34531)
(32835)
(22402)
(16314)
(15661)
(13097)
(13016)
(12606)
(11919)
(11655)
(11308)
(11066)
(10897)
(10392)
(10243)
(10128)
(9899)
(9787)
(8522)
(8498)
(8345)
(8114)
(7846)
(7816)
(7815)
(7621)
(6810)
(6795)
学科
(83341)
(79036)
企业(79036)
管理(70773)
(66320)
经济(66117)
(30560)
业经(27385)
方法(27303)
(23600)
财务(23579)
财务管理(23557)
(23131)
企业财务(22432)
(22337)
数学(19151)
数学方法(19053)
(16908)
农业(16559)
技术(16095)
体制(15214)
中国(15111)
(14639)
(14546)
(13257)
理论(12887)
企业经济(12700)
(12253)
银行(12247)
经营(12107)
机构
学院(221729)
大学(216555)
(95994)
经济(94226)
管理(92876)
理学(78769)
理学院(78118)
管理学(77330)
管理学院(76906)
研究(65118)
中国(56898)
(53449)
(44478)
财经(40963)
(37058)
(35527)
科学(34256)
(33112)
(31544)
中心(30608)
财经大学(30182)
经济学(28805)
北京(27791)
业大(27715)
商学(27580)
(27540)
商学院(27345)
研究所(27112)
经济学院(25857)
农业(25558)
基金
项目(134619)
科学(109389)
研究(103215)
基金(100890)
(84439)
国家(83612)
科学基金(75389)
社会(69978)
社会科(65482)
社会科学(65460)
基金项目(53348)
(52740)
自然(47062)
教育(46803)
自然科(46045)
自然科学(46035)
自然科学基金(45340)
(42395)
编号(41254)
资助(40209)
成果(33728)
(33201)
(33026)
(31705)
(31143)
重点(29327)
创新(28652)
国家社会(28473)
(28029)
课题(27836)
期刊
(116455)
经济(116455)
研究(68828)
(49026)
中国(46710)
管理(41637)
(32972)
科学(27079)
(27049)
金融(27049)
学报(25784)
财经(22071)
农业(22048)
大学(21807)
学学(20946)
业经(20479)
技术(20171)
(18851)
教育(17891)
经济研究(17348)
财会(15152)
问题(14545)
(13631)
会计(13003)
技术经济(12931)
现代(12077)
世界(11124)
经济管理(10912)
(10681)
商业(10589)
共检索到347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伶俐  马晓琴  
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管持股与内部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承担水平与高管持股比例具有倒"U"型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水平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则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也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高管持股效应具有调节作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弱化了高管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负面作用。基于此,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准则并加强监管;企业要合理控制高管持股比例,同时要认真贯彻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两方面去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素莉  金宇  陈洁  
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促使企业和谐发展的新战略,高管持股激励机制增强或削弱了长短期财务绩效,能否进而影响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本文结合RESET检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有显著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更高;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高管持股对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差异,非国有企业的高管持股与社会责任承担的非线性关系更显著。本文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社会责任承担的非线性关系,以期为以股权激励为目的的公司治理理论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涛涛  李秉祥  祝珊  
文章利用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在股权质押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负面影响,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呈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会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说明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会影响控股股东的财务决策,有利于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伊力奇  李涛  张婷  李昂  
以2014—2017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高管权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为标准进行分组检验,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国企高管权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反向作用,而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起到了有效的抑制效应,这为我国国企改革中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以提高社会责任承担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飞  
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高管的性别、年龄、政治关联等维度,分析了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女性比例、高管年龄、政治关联均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在高管年龄对社会责任的正向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在政治关联对社会责任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经过Sobel检验后,内部控制在高管性别对社会责任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飞  
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高管的性别、年龄、政治关联等维度,分析了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女性比例、高管年龄、政治关联均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在高管年龄对社会责任的正向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在政治关联对社会责任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经过Sobel检验后,内部控制在高管性别对社会责任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胥朝阳  徐菲  赵晓阳  
基于国有企业并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文章以2010—2014年期间A股市场上国有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为样本,收集其2009—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高管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内部控制对两者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缓解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及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并购过程中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相应减少,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得以增强。因此,强化国有企业高管股权激励,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并购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文勤  徐光华  
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重要影响,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水平必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而国有股权的存在使代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基于国有股权的调节效应,研究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水平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国有股权比例会对高管薪酬与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比例会对高管持股与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改革进程中,应当全方位优化企业当前治理结构,才能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文勤  徐光华  
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重要影响,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水平必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而国有股权的存在使代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基于国有股权的调节效应,研究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薪酬、高管持股水平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国有股权比例会对高管薪酬与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比例会对高管持股与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改革进程中,应当全方位优化企业当前治理结构,才能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超  干胜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雷英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也是企业对自身的一种责任。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环境危机等的出现,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视。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架构,并设计相应的控制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晓燕  姜净  
本文在共生理论下构建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评价模型,并以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个体及细分行业差距。最后,本文建议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应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发挥各自职能,促进评价体系的有效推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伟  滕云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责任与企业内部控制又密切相关。本文构建两者关系的实证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IC)的系数为0.265,与企业社会责任成正相关关系;社会责任(CSR)的系数为0.976,这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会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高低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越大,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水平往往越高。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有效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晓洁  潘元伟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都存在盈余管理的现象,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更加深远,更加严重。基于此,文章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两者关系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建立长远的目标,从而约束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在微利企业中,内部控制无法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实施的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利于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通过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企业和管理者提高声誉,随之带来声誉的机会成本也使得企业和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不会选择盈余管理操纵利润,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内部控制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一种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芳芳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然而,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同时,我国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却屡屡发生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即我国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面临着严峻性和艰巨性。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以期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内部控制的实施,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