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2)
2023(6520)
2022(5325)
2021(5023)
2020(3858)
2019(8912)
2018(8496)
2017(16884)
2016(8770)
2015(9814)
2014(9601)
2013(9389)
2012(8792)
2011(7849)
2010(7886)
2009(7247)
2008(7240)
2007(6334)
2006(5393)
2005(4734)
作者
(23080)
(19350)
(19246)
(18530)
(12693)
(9222)
(8617)
(7425)
(7395)
(6855)
(6625)
(6617)
(6149)
(6038)
(6025)
(5928)
(5716)
(5592)
(5542)
(5392)
(4780)
(4682)
(4640)
(4450)
(4412)
(4403)
(4212)
(4048)
(3861)
(3752)
学科
(43649)
经济(43593)
管理(29119)
(27927)
方法(24315)
(23823)
企业(23823)
数学(21685)
数学方法(21577)
(12287)
中国(10565)
(10016)
业经(9434)
(9253)
(8770)
金融(8769)
(8537)
银行(8529)
(8194)
(7868)
财务(7865)
财务管理(7846)
企业财务(7647)
农业(7181)
(7167)
贸易(7165)
(6926)
地方(6826)
理论(6820)
(6601)
机构
大学(129121)
学院(128003)
(58409)
经济(57449)
管理(52051)
理学(45723)
理学院(45351)
管理学(44883)
管理学院(44643)
研究(38034)
中国(30888)
(29571)
(25089)
财经(24088)
(22232)
经济学(20175)
科学(19380)
经济学院(18449)
财经大学(18446)
中心(17963)
(17746)
(17102)
北京(15498)
商学(15488)
商学院(15375)
研究所(15306)
业大(15215)
(15152)
师范(15023)
(14946)
基金
项目(85846)
科学(69941)
研究(65747)
基金(65228)
(54977)
国家(54497)
科学基金(48460)
社会(45171)
社会科(42953)
社会科学(42947)
基金项目(33886)
(32074)
教育(31402)
自然(29049)
自然科(28431)
自然科学(28427)
自然科学基金(27978)
(26966)
资助(26728)
编号(25682)
成果(21249)
(20825)
国家社会(19389)
重点(19042)
教育部(19031)
(18662)
人文(18353)
(18245)
课题(17921)
(17816)
期刊
(58895)
经济(58895)
研究(38280)
(23028)
中国(20640)
管理(18782)
学报(16371)
(15497)
金融(15497)
科学(15281)
大学(13759)
(13542)
财经(13122)
学学(13119)
教育(12752)
(11199)
经济研究(10238)
技术(9605)
农业(9105)
业经(8967)
问题(7854)
(6965)
商业(6179)
技术经济(6057)
理论(5976)
统计(5753)
世界(5674)
(5402)
现代(5243)
财会(5194)
共检索到180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宋献中  
本文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4—2012年数据,研究高管年龄对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年龄对薪酬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对年龄与绝对年龄越大的高管获得了更高水平的薪酬,但研究同时发现与薪酬存在显著关系的年龄与企业业绩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高管年龄降低了薪酬业绩的敏感性,尤其是业绩下降时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反映高管的年龄降低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年龄对薪酬契约的影响存在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年龄越大的企业高管更可能具有政治资本,而这种社会资本增强了其在薪酬契约签订中的谈判力和控制力。本文的结论反映基于高管异质性特征的研究为人力资源理论、管理者权力理论以及社会资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已有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债务水平与管理层权力会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分为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对激励扭曲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激励过度程度越弱,激励不足程度越强;相对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会限制高管薪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这一关系在激励不足组中并不明显;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加大激励过度与不足的程度。在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后,这三个方面对激励过度与不足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会受到大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和产权性质的不同影响,这为进一步理解高管薪酬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娟  田冠军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作为代理人的高管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的管理与协调,是企业的核心决策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保障。高管团队的结构是否合理,委托人对代理人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促进二者利益相一致,这将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也是能否提高企业业绩,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实现双赢的关键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  白智奇  于洪鉴  
本文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切入,利用我国A股2010—2016年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契约参照点作用下,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对高管职务侵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高管薪酬激励与职务侵占倾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明显受到契约参照点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相较于契约参照点得益越少,其职务侵占动机越强。进一步,"得益—损失"价值函数下处于损失区域的高管职务侵占倾向对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契约参照点效应与职务侵占二者的敏感度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显著差异。抑制机制方面,所选取的外部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及个体补偿激励皆能有效抑制高管职务侵占倾向。本文解释了激励实践与最优契约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及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王磊  
以我国2006-2013年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机会主义效应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薪酬及股权薪酬激励能有效抑制机会主义效应的两种盈余管理,但股权薪酬激励对机会主义效应的应计盈余管理作用大于真实盈余管理。在对机会主义效应的两种盈余管理发挥的抑制作用上,高管薪酬激励与会计稳健性存在互补关系,且该互补关系受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多娇  闫珍丽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高管薪酬契约也广受关注。以2007—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研究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差异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更低;(2)公益类国有企业因为承担超额雇员、过度投资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冗员和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企业规模越大,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冗员负担、过度投资和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越显著。因此,考核国有企业高管时可以将政策性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且合理设置财务业绩指标和政策指标的结构和比例,从而使薪酬契约发挥最优的激励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的激励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长、短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比例仅与当期会计业绩正相关,与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不相关,这恰恰反映出目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高管薪酬结构既具合理性,又存在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廖明情  雷倩华  
"柠檬"问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而近期兴起的股票期权使高管薪酬激励成为热门话题,不过现有文献对高管薪酬激励如何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构建详细的分析框架,利用高频数据和因子分析方法,从高管薪酬激励这一特定的内部治理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对"柠檬"问题的解决和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越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越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来说,货币薪酬激励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更大。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并未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在非国有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增长迅速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收集了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前三名高管的薪酬水平,考察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高管控制权、政府管制及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仅与ROA显著正相关,但与资产获现率(经营净现金/总资产)及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高管的薪酬水平随着其控制权的增加而显著提高。(3)对比国有公司,非国有公司的高管更容易利用其控制权来提高自身的薪酬水平。(4)高管高薪并未有效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反而提高了代理成本。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在其薪酬制定中存在明显的自利行为,且这种自利行为降低或者消除了薪酬的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常亚波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本文利用Tobit模型对我国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9—2012年分红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股权薪酬与公司现金分红之间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说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明显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现金分红水平无关,高管更看重公司的长远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青  王梦洁  王玉坤  
董事会资本、高管激励契约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论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双重视角,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董事会资本宽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董事会资本深度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董事会资本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丹  
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权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及高管股权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第二,高管股权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第三,基于高管薪酬分组后,高管货币薪酬和高管股权薪酬较高的组,货币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股权薪酬激励仍与两种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及高管股权激励较低的组,货币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正相关,股权薪酬激励与两种盈余管理关系不显著。本文对完善高管薪酬契约设计、提高投资者保护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海燕  李瑞  
本文以2001~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股东财富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在不同行业、国有股比例下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以期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股东财富的影响以及公司外生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谷丰  张林  张凤元  
本文以20092016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动态层面研究高管激励中的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水平普遍偏低,创业板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不同生命周期下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主导的薪酬模式是货币薪酬激励和在职消费,且两者在促进创新投资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在成熟期阶段,三种薪酬激励模式对企业创新投资都有促进作用,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两两间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骏  徐玉德  
我国债权人利益司法保护体系尚不完善而产生的信贷约束,对上市公司的各项决策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这一特殊制度背景出发,研究了债务期限约束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期限约束强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对国有企业而言,其"天然的政治关系"消除了债务期限约束的负面影响,相反随着债务期限约束的弱化高管激励强度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在信贷强约束条件下,公司制定高管薪酬契约过程中会关注债权人利益,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削弱管理层风险转移的动机;而在信贷软约束时,债务融资的这种治理功能将受到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