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9)
- 2023(10882)
- 2022(8931)
- 2021(8160)
- 2020(6960)
- 2019(15563)
- 2018(15160)
- 2017(28987)
- 2016(15638)
- 2015(17511)
- 2014(17088)
- 2013(17000)
- 2012(15198)
- 2011(13145)
- 2010(13558)
- 2009(12541)
- 2008(13056)
- 2007(12023)
- 2006(10689)
- 2005(9933)
- 学科
- 业(86536)
- 企(82217)
- 企业(82217)
- 管理(74758)
- 济(67834)
- 经济(67758)
- 方法(29622)
- 财(28403)
- 业经(27878)
- 务(22493)
- 财务(22455)
- 财务管理(22425)
- 农(22204)
- 数学(21398)
- 企业财务(21302)
- 数学方法(21215)
- 制(18217)
- 技术(17903)
- 农业(16688)
- 策(15855)
- 划(15502)
- 中国(15307)
- 经营(13800)
- 理论(13705)
- 体(13549)
- 和(13197)
- 银(12854)
- 银行(12848)
- 企业经济(12678)
- 体制(12224)
- 机构
- 学院(223023)
- 大学(215422)
- 管理(98288)
- 济(97238)
- 经济(95362)
- 理学(82788)
- 理学院(82075)
- 管理学(81275)
- 管理学院(80824)
- 研究(64143)
- 中国(56157)
- 财(49767)
- 京(44071)
- 财经(38387)
- 江(35712)
- 经(34992)
- 科学(34722)
- 农(32672)
- 所(30764)
- 中心(30549)
- 商学(28965)
- 商学院(28697)
- 经济学(28615)
- 财经大学(28430)
- 州(28003)
- 业大(27992)
- 北京(27227)
- 研究所(27089)
- 经济学院(25952)
- 农业(25372)
- 基金
- 项目(140549)
- 科学(114258)
- 研究(106605)
- 基金(104468)
- 家(88527)
- 国家(87690)
- 科学基金(79189)
- 社会(70334)
- 社会科(67032)
- 社会科学(67014)
- 省(55939)
- 基金项目(55149)
- 自然(50375)
- 自然科(49380)
- 自然科学(49373)
- 教育(48710)
- 自然科学基金(48590)
- 划(44735)
- 编号(42244)
- 资助(42124)
- 业(34369)
- 创(33666)
- 成果(32730)
- 部(31866)
- 重点(30680)
- 创新(30449)
- 发(29823)
- 国家社会(29298)
- 制(29172)
- 课题(28850)
- 期刊
- 济(113459)
- 经济(113459)
- 研究(65532)
- 管理(46081)
- 中国(45077)
- 财(44714)
- 农(30964)
- 科学(27214)
- 融(25773)
- 金融(25773)
- 学报(24721)
- 技术(22528)
- 农业(21355)
- 业经(20567)
- 大学(20551)
- 财经(19966)
- 学学(19636)
- 教育(19347)
- 经(17298)
- 经济研究(17282)
- 业(15972)
- 财会(14107)
- 技术经济(14048)
- 问题(13786)
- 现代(12814)
- 会计(12448)
- 世界(11891)
- 商业(11700)
- 贸(11390)
- 经济管理(11107)
共检索到345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林 和欣 顾红芳
在日益动态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经济和社会危机事件日益频发且扩散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或者被迫从战略渐变逻辑转向战略突变,通过引入破环性创新、研发投入跳跃、产权结构变革等激进式战略回应实现持续成长。战略突变在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发生日益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引发了商业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广泛关注。然而,企业内部如何发生这一复杂的因应式战略决策的"黑箱"目前仍未揭开。基于高层梯队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从高管团队层面出发构建企业战略突变决策过程模型,引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高管团队经验对战略突变的具体影响路径,并剖析管理自主权对这一因果关系链的调节作用机理。选取中国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发现: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团队共享管理经验以及行业经验对企业战略突变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适应能力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在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战略突变之间存在显著中介效应;环境自主权在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组织自主权在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战略突变决策发生机制、危机预测预警系统构建、动态能力优化以及适宜组织管理自主权环境营造等均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竞 李文 吴晓波
高管团队层面的经验将如何影响企业海外建立模式的选择?本文基于高阶理论,以2008—2012年中国280家上市公司772个海外子公司投资事件为样本,对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的多样性促进了跨国公司选择海外并购的建立模式;(2)高管团队的管理自主权(组织资源冗余与高管团队持股)具有增强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强调了跨国决策中内部力量——高管团队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结构的多样性对于海外建立模式选择的作用,丰富了过去建立模式选择的研究,并给出了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竞 李文 吴晓波
高管团队层面的经验将如何影响企业海外建立模式的选择?本文基于高阶理论,以2008—2012年中国280家上市公司772个海外子公司投资事件为样本,对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的多样性促进了跨国公司选择海外并购的建立模式;(2)高管团队的管理自主权(组织资源冗余与高管团队持股)具有增强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强调了跨国决策中内部力量——高管团队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国际经验结构的多样性对于海外建立模式选择的作用,丰富了过去建立模式选择的研究,并给出了管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强 周莉 邹立凯
本文根据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现状以及家族二代被冠以"富二代"的社会认知偏向等现实背景,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以2004—2013年间中国沪深A股二代涉入的308上市家族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家族企业二代成员通过多元化战略实现创业成长的决策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非制造业家族企业中,二代自主权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二代教育水平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二代自主权和企业多元化战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制造业家族企业中,二代自主权和企业多元化战略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其中二代的海外经历对此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这表明家族二代成员为获得社会认同而通过企业内部实施战略变革时,受企业所处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书涵 杨广青 杜亚飞
【目的/意义】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过程中,提高企业扶贫积极性是推进产业扶贫和落实产业兴旺的关键,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设计的重要抓手。【设计/方法】利用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6~2019年精准扶贫数据,深入“过程黑箱”,揭示企业高管团队扶贫决策动机。【结论/发现】(1)高管扶贫决策存在明显“政治责任”和“情感共情”动机,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在政治和情感动机中存在显著差异。(2)当企业高管的扶贫决策源于“政治责任”动机时,若企业内部财务冗余丰富、盈利能力较强,会促使高管加大扶贫投入;而外部制度环境则不影响高管“政治责任”动机和企业扶贫投入的关系。(3)当企业高管的扶贫决策源于“情感共情”动机时,管理自主权调节作用无效,即高管纯粹因内心情感而产生的扶贫意愿不易被内部资源和外部制度环境等权变因素动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娜 陈烨 李昂
本文引入动态能力理论,采用1992—2016年我国932项海外并购事件,重点研究企业高管团队成员(CEO与CFO)的海外经历对企业后续海外并购等待时间的影响,并考虑管理自主权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CEO与CFO的海外经历可以显著缩短企业后续海外并购的等待时间;在多次后续海外并购的早期阶段(第二、第三次后续海外并购),CEO的海外经历对缩短企业后续海外并购等待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多次后续海外并购的后期阶段(第四次及之后的海外并购),CFO的海外经历的影响更为显著;高管的管理自主权也对高管海外经历与后续海外并购等待时间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该结论为我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及引进相关人才提供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亮
环境不确定性和高管团队支持是影响企业战略执行绩效改善的重要因素。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研究表明,高管团队支持对企业战略执行绩效的改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下,得到了显著的强化。因此,重视培育高管团队支持并营造其发挥积极作用的氛围是中小民营企业战略执行绩效改善的重要途径,这在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下尤为重要和迫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慧 黄群慧
本文基于高阶理论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高管团队同质性、异质性特征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机制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质性特征方面表现为平均年龄较小、任期较短和教育专业化程度高的高管团队更容易进行战略变革;在异质性特征方面表现为年龄、任期、职能背景差异较大但教育水平差异较小的团队更可能采取战略变革的决策;环境动态性在高管团队同质性、异质性特征与企业战略变革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基于此,研究提出:企业应科学组建管理团队,引入多样化的管理人才,推动企业战略变革的发生;同时企业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战略决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期刊] 预测
[作者]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CEO任期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影响,但已有文献尚未达成共识,对情境敏感性因素也未进行深入挖掘。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本文创新性地提出需要从社会比较视角来探讨CEO任期的影响后果。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CEO任期与行业CEO平均任期之间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理论模型。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CEO任期差距与企业国际化战略呈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企业规模以及财务冗余削弱了CEO任期差距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U型关系,而企业年龄在上述关系中未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连燕玲 周兵 贺小刚 温丹玮
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重点分析了经营期望与战略变革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管理者的组织、环境和制度自主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营期望落差越大,管理者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越高;拥有较高的组织自主权(充足的组织资源和较低的惯性约束)和环境自主权(丰腴的市场环境),强化了管理者在经营期望落差扩大时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但制度自主权的缺失,即国企制度背景和欠发达的区域制度环境,由于从内外部制度层面上约束了管理者的决策自由度,则削弱了其在经营期望落差下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然而,拥有政府关系背景则赋予了管理者更高的制度自主权,从而使其在经营落差困境下实施战略变革的程度又被强化。本研究有助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荷锋 周伟伟 郭敏
高管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属于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文章采用沪、深两市2000~2012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配对数据,检验了高管的跨边界流动对企业间战略学习的影响,以及目标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的跨企业流动显著地促进了企业间的战略学习,高管团队异质性对高管经验与企业间的战略学习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高管流动 高管团队异质性 战略学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进 李准 曹升元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预定创新战略和突变创新战略的有机结合,要增强竞争优势必须对后者给予足够重视。突变创新战略的源泉来自企业各阶层员工的创新设想,突变创新战略模型阐释了突变创新战略制定、选择、执行和评价的全过程。最后,实施突变创新战略的关键途径在于企业内、外部融智的程度,企业通过内谐化与外延化统一管理的办法能够实现"智慧与资金"的高效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改革以来,企业有了不同程度的生产、供销的自主权,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有了一定的积极的反应,因而它们的市场行为具有了初步的合理性。但是,由于这些自主权在不同企业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种差异在企业之间就形成了对企业行为的不同的约束结构。本文通过对于实际调查的统计数据的分析,试图发现在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结构与其实绩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并试图探讨决定和影响这种自主权结构的重要因素,以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影响企业实绩差异的制度性因素和市场因素。这对于如何从外部促进企业改善实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瑞龙
企业自主权是大了还是小了杨瑞龙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解释谁应对此承担责任时,我们常常同时听到来自企业和政府的抱怨。企业一方抱怨道:企业缺乏活力的根源在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太多,企业难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动作出灵敏及时的反应。调查资料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峰
以期望差距下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调整为微观视角,对高管自主权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运用2003-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长周期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响应期望差距会促进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中,高管自主权削弱了期望差距下的风险承担,国有企业中高管自主权的治理效应符合权力寻租假说;民营企业中,高管自主权强化了期望差距下的风险承担。基于对高管降职与期望差距之间的敏感性检验发现,民营企业中高管自主权的治理效应符合隐性激励假说。通过对企业风险承担活动的分类检验,本文还进一步发现高管自
关键词:
期望差距 业绩反馈 高管自主权 风险承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