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12)
- 2023(20366)
- 2022(17514)
- 2021(16058)
- 2020(13623)
- 2019(31081)
- 2018(30627)
- 2017(59606)
- 2016(32202)
- 2015(35790)
- 2014(34842)
- 2013(34523)
- 2012(31553)
- 2011(28097)
- 2010(28100)
- 2009(25868)
- 2008(25861)
- 2007(23011)
- 2006(20125)
- 2005(17753)
- 学科
- 济(134804)
- 经济(134672)
- 业(115271)
- 管理(106904)
- 企(103053)
- 企业(103053)
- 方法(63097)
- 数学(52260)
- 数学方法(51625)
- 财(41389)
- 业经(38183)
- 农(37444)
- 中国(33058)
- 务(29972)
- 财务(29897)
- 财务管理(29850)
- 企业财务(28444)
- 制(27304)
- 农业(26193)
- 地方(25727)
- 技术(25168)
- 学(24058)
- 理论(23972)
- 贸(23021)
- 贸易(23007)
- 易(22323)
- 和(22105)
- 银(21556)
- 银行(21511)
- 划(21049)
- 机构
- 学院(453227)
- 大学(449916)
- 济(186499)
- 管理(185407)
- 经济(182805)
- 理学(160305)
- 理学院(158702)
- 管理学(156145)
- 管理学院(155312)
- 研究(143245)
- 中国(110752)
- 京(94200)
- 财(87921)
- 科学(86267)
- 农(71182)
- 财经(70760)
- 所(69981)
- 江(66949)
- 中心(65635)
- 业大(65459)
- 经(64490)
- 研究所(63321)
- 北京(58772)
- 经济学(56581)
- 农业(55740)
- 范(55294)
- 师范(54773)
- 州(53830)
- 财经大学(52705)
- 院(52608)
- 基金
- 项目(305859)
- 科学(243262)
- 基金(224357)
- 研究(223977)
- 家(194285)
- 国家(192656)
- 科学基金(168362)
- 社会(143608)
- 社会科(136404)
- 社会科学(136372)
- 省(119640)
- 基金项目(118477)
- 自然(109669)
- 自然科(107225)
- 自然科学(107201)
- 自然科学基金(105354)
- 教育(102938)
- 划(99501)
- 资助(92566)
- 编号(90101)
- 成果(71534)
- 重点(67828)
- 部(67812)
- 创(66429)
- 发(64796)
- 课题(61583)
- 创新(61479)
- 国家社会(59384)
- 教育部(58820)
- 科研(58222)
- 期刊
- 济(201771)
- 经济(201771)
- 研究(130314)
- 中国(82910)
- 管理(73529)
- 财(71341)
- 学报(66573)
- 农(64428)
- 科学(63362)
- 大学(51799)
- 学学(49203)
- 教育(45217)
- 农业(44596)
- 融(42016)
- 金融(42016)
- 技术(41441)
- 财经(35333)
- 业经(34891)
- 经济研究(32241)
- 经(30368)
- 业(26320)
- 问题(26151)
- 技术经济(24153)
- 现代(21565)
- 科技(21472)
- 商业(21456)
- 统计(21122)
- 财会(20746)
- 理论(20651)
- 版(20487)
共检索到661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庆潇 杨晨 顾智鹏
文章基于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10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别检验了全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性质样本中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于全样本的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和任期异质性与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团队教育水平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始终对创新效率有正面影响。(2)对于民营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与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教育水平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始终对创新效率有正面影响。(3)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与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始终对创新效率有负面影响;高管团队教育水平异质性始终对创新效率产生正面影响。(4)民营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面作用显著高于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庆潇 杨晨 顾智鹏
文章基于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103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别检验了全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性质样本中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于全样本的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和任期异质性与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团队教育水平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始终对创新效率有正面影响。(2)对于民营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与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教育水平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始终对创新效率有正面影响。(3)对于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高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繁荣 张雪笛 方玉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对融资结构、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兴产业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的关系,适度的负债水平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创新效率对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既具有当期效应也具有时滞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香菊 杨欢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②基于企业所属产业异质性视角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投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的争议,也对完善中国创新税收激励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永萍 芮明杰 马永
在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自主创新是关键。本文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信息和财务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从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苗苗 肖洪钧 傅吉新
本文主要探讨了财政政策、企业R&D经费和技术创新能力(TICs)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针对性的选择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16个上市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和二次多元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TICs具有简单的正向影响。企业TICs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较复杂,当企业TICs达到特定水平时,将会刺激企业加大对R&D经费的投入,然而,当企业TICs未达到特定水平时,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较少。财政政策对企业R&D经费投入和企业TICs也具有较复杂的影响,即存在某一特定的区间值,使财政政策无论是对企业R&D经费投入的影响还是对企业TICs的影...
关键词:
财政政策 R&D经费 TICs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家淳 胡哲帅
本文参照国内外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特点,选取2011至2012年深沪两市的84家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行业因素对新兴产业企业资本结构存在影响,而非债务税盾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最大,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也均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发现,新兴产业资本结构的特殊之处是资产有形性与负债水平成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市企业 资本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王伊攀 李姝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虽然从绝对值上看,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补贴,但是从补贴占总资产的比值上看,对民营企业补贴的相对程度更高。本文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60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激励偏好、企业的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对政府激励的反应更为灵敏;地方国有企业较中央国有企业,对政府激励的反应更为灵敏;民营企业决策较为谨慎。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主要由市场需求驱动,而竞争驱动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张耀汀
企业融资活动与研发创新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融资活动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有关研发创新如何影响融资活动的研究认知尚存在争议。通过分析二者间的互动机理,提出所有权差异是导致互动关系异质的重要情景因素,进而构建PVAR模型,以2011—2016年我国内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①4种融资活动均对企业研发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内部融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最强,政府补助次之,最后为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②研发创新能有效提升企业外部融资能力,但对内部融资和政府补助的促进效应较小;③内部融资、政府补助对非国企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高于国企,但国企研发创新对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则高于非国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雷 赖玉霜
当前,金融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金融创新一方面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多融资方式和工具;另一方面可通过优化企业资本配置,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研究金融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以2011-2015年34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金融创新、资本配置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结论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运用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素坤 王乐 何文韬 王清
以2010—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SFA模型测算企业的创新效率,以政府补贴为调节变量,定量分析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政府补贴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并强化了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国际化程度、创新效率和政府补贴的作用机制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非国有企业中,国际化程度和创新效率之间呈正"U"型关系,政府补贴起正向调节作用;在非东部地区企业中,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政府补贴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贵孙 张雍 芮明杰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BCC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2005-2011年期间的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两种类型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都是非有效的,它们的综合效率偏低更多是由纯技术效率大幅度降低所导致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行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据包络分析 技术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云鹤 李昱
非国有产权是否真正促进创新是事关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利用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样本公司数据,考察了非国有股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股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总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发明创新没有显著作用效果;其中,企业内高管股权促进了公司总创新,但对发明创新没有显著作用;境内与境外非国有法人股权对总创新及发明创新均没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地,本研究还发现,非国有股权在强法律保护下能够显著促进公司总创新及发明创新;高管持股在不同法律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卫东 金奇彦
本文以2008~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异质性和机构持股异质性双重视角综合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绝对持股比例和相对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在大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雪莲 谢理 赵文霞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大量企业蓄势待发或已经进入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而如何有效地选择进入时机成为企业需要面临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利用2001—200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板块的180家企业数据,探寻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为,并分析企业进入时机与企业绩效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进入时机对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绩效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具有正向影响,对经营发展能力绩效指标具有负向影响,并且企业的进入时机与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对企业的绩效水平提高有正向的交互效应,这一系列结论可以为下一阶段企业正确地选择时机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与公司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LED产业的实证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转化效率及极化效应研究
政府补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来自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来自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动态环境下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如何影响战略变革——基于沪深两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来自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实证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