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0)
- 2023(14908)
- 2022(12348)
- 2021(11496)
- 2020(9897)
- 2019(22379)
- 2018(21959)
- 2017(42478)
- 2016(23023)
- 2015(25667)
- 2014(25422)
- 2013(25443)
- 2012(23449)
- 2011(21007)
- 2010(21165)
- 2009(20182)
- 2008(20640)
- 2007(18522)
- 2006(16180)
- 2005(15299)
- 学科
- 济(104423)
- 经济(104271)
- 业(100449)
- 企(92150)
- 企业(92150)
- 管理(89099)
- 方法(49371)
- 数学(40531)
- 数学方法(40304)
- 财(40185)
- 业经(31430)
- 农(29911)
- 务(29140)
- 财务(29111)
- 财务管理(29065)
- 制(28734)
- 企业财务(27803)
- 中国(26736)
- 体(21305)
- 农业(20926)
- 贸(19962)
- 贸易(19950)
- 易(19507)
- 技术(19403)
- 银(18969)
- 银行(18957)
- 体制(18869)
- 融(18370)
- 金融(18368)
- 行(18134)
- 机构
- 学院(335054)
- 大学(334079)
- 济(152993)
- 经济(150474)
- 管理(135801)
- 理学(116325)
- 理学院(115269)
- 管理学(114063)
- 管理学院(113415)
- 研究(107889)
- 中国(90969)
- 财(77948)
- 京(68879)
- 财经(61283)
- 科学(58012)
- 经(56046)
- 所(53112)
- 农(51026)
- 江(49742)
- 中心(49162)
- 经济学(48461)
- 研究所(46953)
- 财经大学(45797)
- 经济学院(43809)
- 北京(43683)
- 业大(43196)
- 商学(40209)
- 商学院(39862)
- 农业(39796)
- 州(38985)
- 基金
- 项目(211287)
- 科学(170595)
- 基金(160521)
- 研究(156652)
- 家(137439)
- 国家(136311)
- 科学基金(119893)
- 社会(105798)
- 社会科(100684)
- 社会科学(100665)
- 基金项目(83798)
- 省(78528)
- 自然(75482)
- 自然科(73826)
- 自然科学(73808)
- 自然科学基金(72681)
- 教育(71273)
- 资助(66352)
- 划(65746)
- 编号(60164)
- 部(50062)
- 成果(49174)
- 创(46711)
- 重点(46509)
- 制(45494)
- 国家社会(45327)
- 教育部(44329)
- 业(43448)
- 发(43423)
- 人文(43039)
- 期刊
- 济(169795)
- 经济(169795)
- 研究(103670)
- 财(67135)
- 中国(65163)
- 管理(56439)
- 农(47793)
- 科学(44670)
- 学报(43992)
- 融(40056)
- 金融(40056)
- 大学(35561)
- 学学(33993)
- 财经(32583)
- 农业(32213)
- 技术(28015)
- 经(27961)
- 经济研究(27917)
- 业经(26897)
- 教育(25118)
- 问题(22333)
- 业(20293)
- 贸(20158)
- 技术经济(18740)
- 财会(18659)
- 世界(18496)
- 国际(17934)
- 会计(17018)
- 现代(16225)
- 统计(15443)
共检索到51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诚 赵剑波
首次采用上层梯队的理论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海外股权并购份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引入了企业所有制的调节变量。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108项海外股权并购的样本,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任期、职务、性别和年龄异质性与海外股权并购份额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民营企业所有制能够负向调节任期和职务异质性的影响,正向调节年龄异质性的影响。不同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和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需要调整和影响企业高管团队的构成,从而促进海外并购决策。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企业所有制 海外股权并购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曙光 杨洁
企业升级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而目前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升级关系的内在规律仍处于"黑箱"状态。本文首先从四个维度(资产结构高级化、技术结构高级化、员工结构高级化及绩效高级化)构建了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整体、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的衡量指标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关系。研究认为,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升级理论上有长效促进作用,其学理逻辑来源于两条:一是高管股权激励有助于解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是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的利益捆绑(相容)逻辑;二是高管与企业及企业股东利益捆绑(相容)基础的建立将内在驱动高管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动态能力,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最终实现企业升级,这是高管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升级的利益驱动逻辑。其次以2011-2016年沪深两市有过股权激励实施记录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基础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 R)方法实证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不同类型企业(企业整体、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股权激励对技术结构高级化、员工结构高级化以及绩效高级化长短期内都有提升作用,而对资产结构高级化短期内有负向冲击,长期将产生正向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鱼乃夫 杨乐
基于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和企业社会责任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教育背景对企业违规行为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高管的学历越高,企业越不容易违规;(2)高管的年龄和女性占比都对企业违规行为有负向影响,但均不显著;(3)企业高管是否具有金融背景对企业违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社会责任和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指数越高,企业越不容易违规。因此,为了减少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应当从提高高管的学历、提升专业知识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着手,以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扈文秀 杨栎 章伟果
基于社会镶嵌理论,从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高管之间的社会联结关系的角度出发,选择2005~2014年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探讨高管社会联结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分析因学历和任职而造成高管间两种不同的社会联结对并购绩效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高管社会联结,尤其是由于学历而造成的社会联结,会降低主并企业、目标企业以及并购后合并实体的价值;并且当企业存在两职合一的情况时,这种价值的减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立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2008—2021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程度和异质性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通过促进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和提升创新意愿提高自身创新质量;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中,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鸣 郭思永
并购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配置战略,而实施这项战略计划的决策权一般掌控在公司高管手中,因此,研究并购中高管人员的行为动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2~2004年发生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并购中企业高管人员的自身利益变化。经验证据表明,企业高管人员有很强的动机通过企业并购这种方式增加自己的薪酬和控制权收益,研究后还发现,当企业高管人员处于临近退休时,这种动机会更加强烈。同时发现,由于制度刚性的存在,企业高管人员会借助并购,并通过并购后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大、雇佣员工人数的增加等因素增加自己的薪酬,而且薪酬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这项研究结果对公司治理中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契约设计亦有一...
关键词:
并购 高管薪酬 经验证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柳光强 黄雨婷
文章借鉴Jorgenson的新古典投资理论,选取2001年—2014年间2459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并从资本使用成本角度观察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能够降低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从而激励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在此基础上,拓展新古典理论同质性假设,探究人力资本投资异质性的特征,发现企业所得税对一般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效果更强,为政府优化企业税制、刺激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爽 聂锐 王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越来越多的竞争类国企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组,因而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集中制、高管持股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以2010-2012年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利用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对高管持股和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对实施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爽 聂锐 王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越来越多的竞争类国企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组,因而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集中制、高管持股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以2010-2012年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利用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对高管持股和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对实施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昔武 张顺 纪纲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异质性资源,进而抢占较好的竞争位置,是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对这一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和决策权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比决策权分散企业,市场竞争对决策权集中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解维敏 唐清泉
创新对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创新项目高风险、不可预测、回报期长等特征,使得管理层不愿进行创新。文章基于代理理论,就高管持股能否将管理层和外部股东利益更好地协同起来,激励管理层进行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2-2006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管理层持股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有正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的影响只存在于私有产权中。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政府控制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显平 边珍 董旭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样本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股权制衡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以及股权制衡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股权制衡与并购绩效之间亦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且股权制衡能够显著调节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作用。研究同时发现,在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间,机构投资者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股权制衡对并购绩效的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权制衡 并购绩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元霞
本研究基于2008-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侧重于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在股权制衡度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股权制衡度有利于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即内部控制有效性在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关键词:
股权制衡度 内部控制有效性 企业绩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明月
根据2004~2009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本文从并购权力配置的角度检验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值来度量资产专用性,以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比率来衡量公司的融资能力,我们发现资产专用性对兼并收购过程中权力的配置(谁应该成为主并公司)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融资能力则对权力的配置有显著正的影响,即资产负债率低或现金比率高从而融资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成为并购中的收购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产权理论关于产权应该安排给投资更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一方的观点。
关键词:
并购 交易费用经济学 产权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持股、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资本成本、市场化进程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交易特征、并购溢价及并购绩效分析——来自上市公司大宗股权协议转让的经验证据
高管过度自信、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过度投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对公司并购的影响——来自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来自2009-2013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基于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