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1)
2023(9230)
2022(7378)
2021(6727)
2020(5670)
2019(12684)
2018(12365)
2017(24851)
2016(13105)
2015(14245)
2014(14215)
2013(13976)
2012(12710)
2011(11013)
2010(11519)
2009(11121)
2008(11455)
2007(10501)
2006(9527)
2005(8948)
作者
(35673)
(29521)
(29406)
(27917)
(19245)
(13801)
(13308)
(11181)
(11155)
(10864)
(10021)
(9837)
(9739)
(9349)
(9279)
(8908)
(8863)
(8626)
(8517)
(8479)
(7236)
(7236)
(7161)
(6859)
(6699)
(6680)
(6591)
(6574)
(5870)
(5705)
学科
(77683)
(73284)
企业(73284)
管理(60168)
(58512)
经济(58442)
业经(26607)
(24878)
方法(23480)
(22108)
(19891)
财务(19876)
财务管理(19863)
企业财务(18838)
(18816)
(17010)
农业(16270)
数学(15968)
数学方法(15809)
技术(15540)
(14303)
银行(14302)
(13456)
(12978)
中国(12921)
(12634)
企业经济(12018)
(11843)
经营(11606)
理论(11495)
机构
学院(190162)
大学(180698)
(85819)
经济(84257)
管理(82895)
理学(69940)
理学院(69427)
管理学(68827)
管理学院(68472)
研究(55093)
中国(51212)
(44278)
(36702)
财经(33861)
(31154)
(30688)
(28539)
科学(28472)
中心(26440)
(26366)
经济学(24755)
财经大学(24683)
商学(24514)
(24355)
商学院(24299)
业大(23101)
北京(23075)
研究所(22956)
经济学院(22335)
经济管理(22162)
基金
项目(114343)
科学(93346)
研究(89437)
基金(84706)
(70333)
国家(69589)
科学基金(63340)
社会(58945)
社会科(56079)
社会科学(56068)
(45841)
基金项目(44112)
教育(39730)
自然(39577)
自然科(38738)
自然科学(38731)
自然科学基金(38130)
编号(36633)
(36264)
资助(34386)
(30568)
成果(28728)
(27723)
(25639)
(25031)
(24970)
创新(24840)
重点(24608)
课题(24526)
(23939)
期刊
(103205)
经济(103205)
研究(59255)
(38803)
管理(37541)
中国(35368)
(29135)
金融(29135)
(27897)
科学(20947)
业经(20074)
农业(18764)
技术(18653)
学报(17931)
财经(17394)
经济研究(15989)
大学(15367)
(14979)
学学(14904)
教育(14337)
问题(12558)
(12327)
技术经济(12237)
财会(12019)
现代(11324)
商业(10782)
(10730)
世界(9987)
经济管理(9728)
会计(9627)
共检索到298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程  唐传娇  
个人禀赋作为影响人们决策的重要因素,高管商业禀赋会对企业包括现金持有决策在内的财务决策产生重要作用。文章在细分商业禀赋类别的基础上,以2003~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商业禀赋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通过分析,高管商业禀赋分为能力型禀赋与资源型禀赋,其中能力型禀赋又包括知识素养禀赋、专业能力禀赋和国际素养禀赋,资源型禀赋包括政治型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源禀赋。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能力型禀赋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资源型禀赋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当终极产权控制人性质不同时,高管商业禀赋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文贵  邵毅平  
本文分析高管的银行背景是否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决策,以及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3-2013年的数据,检验发现,那些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人士担任高管的企业具有显著更低的现金持有水平和更快的现金持有调整速度。相对于国有企业,高管银行背景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在民营企业显著更强。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社会资本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具体运行机制,为上市公司做出更优的现金持有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白俊  姚盛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本文研究宏观金融环境对微观企业资金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管权力与企业现金持有成正比,这符合代理理论的解释。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集中的银行业结构可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强化银行治理作用,进而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对高管依托权力的现金操纵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信息基础假说的解释相吻合,即集中的银行业结构有益于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银行甄别、监督借款企业的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党论  杨文慧  黄依梅  
科技研发是重要的智力劳动,可以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参与到了企业创建过程中,成为企业家。那么,这些具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方面有什么特质呢?本文基于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家科研禀赋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具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金融资产的持有水平,使企业更加专注于发展实业;第二,在非国有企业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中,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会更专注做实业;第三,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具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会加大创新活动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速度和技术水平。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人才需求方面,政府及企业应优先考虑具有科研禀赋的人才作为企业家人选,优化高层管理人员结构;在人才供给层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理工类高级科研人员在企业兼职、任职或离岗创新创业,扩大科研人才的供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银加敏  钱崇秀  
本文针对2 620家A股上市公司2004~2013年样本区间进行动态面板分析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拥有银行高管背景关联(聘用曾经或现在于银行任职的高管)的公司,可以使公司获得更快的现金持有调整速度。按产权性质对企业分组后发现,银行高管背景关联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弱,对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调整速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国有企业。研究结论表明,关系和声誉机制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信贷歧视,从而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博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研究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与不存在高管金融联结的企业相比,存在高管金融联结的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较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的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负向影响更弱;与处在金融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相比,处在金融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高管金融联结对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更弱。高管金融联结主要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两个机制来影响现金持有水平。本文从高管关系特征角度研究其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丰富了关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现有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焱  邢路杰  
依据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数据,考量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学术经历通过风险特质和创新活动影响现金持有水平;高管学术经历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行业竞争的缓和会削弱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企业,高管学术经历对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龙文滨   李丽丹   胡珺   钟绮琪  
本文基于省域边界地区的外部性特征,通过手工整理的上市公司地理信息、环保投资和绿色创新数据,检验边界区位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中心地区企业相比,边界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更差,且这一负向关系在山地地区、矿产资源丰裕地区及省界湖泊地区等外部性更强的特定区域更显著。进一步检验显示,资源约束和监管缺失是致使边界地区企业环境绩效差的重要原因。交通设施改善存在一定的边界突破效应,能够提升平原地区、矿产资源丰裕地区与省界湖泊地区边界企业的环境绩效。本文拓展边界效应及企业环境绩效研究,对解决区域环境发展不平衡、实现碳中和目标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莉  
本文以2006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请企业为样本,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检验新技术企业初始资源禀赋与其初期发展的一个关键里程碑事件-获得外部资金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技术企业在初始资源禀赋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了其初期绩效。首先,就技术资源而言,技术的创新性显著提升了初期绩效。但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成熟度来讲,在初创期中等成熟的技术更有利于新企业绩效。其次,就人力资源而言,核心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征,如教育背景与创业行业相关性,是否具有创业经验对初期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创业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并不利于新企业的绩效。文章扩宽了有关新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的研究边界,将其追溯到新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前段,突出了初始条件的影响,为有关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本源  辛莹莹  辛成龙  
近年来,宏观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现金持有的关系,预期为宏观政策环境对企业的微观影响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现金持有是正相关关系,产业政策抑制了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现金持有的相关研究,同时为改善企业行为活动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本源  辛莹莹  辛成龙  
近年来,宏观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现金持有的关系,预期为宏观政策环境对企业的微观影响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现金持有是正相关关系,产业政策抑制了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现金持有的相关研究,同时为改善企业行为活动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陈洁  解伶伶  
利用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两个假设:(1)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这种关系与持有现金的动机无关,但是相对于预防动机而言,代理动机下的并购绩效更差;(2)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了基于代理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对于基于预防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是通过缓解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抑制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引发的并购行为。本文不仅提供了现金持有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证据,而且揭开了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决策影响的机理与路径,从而为改进企业现金持有动机与提升并购决策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裕  李思飞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独立董事的海外背景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外背景的独立董事有助于企业更高效地持有相对较多现金以预防未来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即投资者对拥有海外背景独立董事的企业的现金持有给予了显著更高的定价;其作用机制在于,海外背景的独立董事能够抑制企业内部持有大量现金引起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独立董事及现金持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印证了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海外背景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东智  胡国柳  王化成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出发,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寻了企业现金持有量的经验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在治理规则日渐完善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大股东侵蚀中小股东利益而中小股东仍无法有效保护自身利益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系统完整地回顾了企业现金持有量的经验文献;开辟了从企业决策行为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新途径;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有背景,提出了若干有关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理论假说,并用平行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技术进行了证实或证伪;对经验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解释。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子桓   赵允宁   罗文忆   丁思  
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是人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与世界各国劳动收入份额普遍下降不同,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存在劳动收入份额“逆势上升之谜”的现象。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这一微观视角切入,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企业现金持有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分析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最优现金持有水平对劳动收入份额存在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减轻或技术创新加快时,企业将现金分配于劳动要素的激励提升,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二者的负相关关系被强化。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较高的劳动力成本、融资约束以及劳动偏向型技术创新不足是分别导致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激励不足的重要原因。以上结论为理解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逆势上升之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供了有益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