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0)
- 2023(16624)
- 2022(14461)
- 2021(13463)
- 2020(11549)
- 2019(26191)
- 2018(25721)
- 2017(49760)
- 2016(26811)
- 2015(29645)
- 2014(29202)
- 2013(28595)
- 2012(25882)
- 2011(22766)
- 2010(22786)
- 2009(20810)
- 2008(19632)
- 2007(16585)
- 2006(13960)
- 2005(11676)
- 学科
- 济(97689)
- 经济(97576)
- 管理(76153)
- 业(74577)
- 企(60996)
- 企业(60996)
- 方法(50554)
- 数学(44181)
- 数学方法(43621)
- 财(27947)
- 中国(27049)
- 农(25903)
- 业经(22056)
- 学(21529)
- 制(19639)
- 贸(18833)
- 贸易(18820)
- 务(18817)
- 财务(18744)
- 财务管理(18673)
- 地方(18352)
- 易(18313)
- 银(17753)
- 企业财务(17705)
- 银行(17688)
- 农业(17443)
- 技术(16768)
- 行(16739)
- 融(16430)
- 金融(16428)
- 机构
- 大学(365339)
- 学院(364037)
- 管理(147772)
- 济(140287)
- 经济(137278)
- 理学(129508)
- 理学院(128136)
- 管理学(125725)
- 管理学院(125093)
- 研究(114915)
- 中国(88491)
- 京(76340)
- 科学(74340)
- 财(65595)
- 农(62638)
- 业大(59118)
- 所(56630)
- 中心(54170)
- 财经(53957)
- 研究所(52075)
- 江(50799)
- 农业(49690)
- 经(49415)
- 北京(46644)
- 范(44859)
- 师范(44285)
- 院(42317)
- 经济学(42134)
- 州(41295)
- 财经大学(40760)
- 基金
- 项目(264250)
- 科学(207008)
- 基金(193108)
- 研究(186356)
- 家(170543)
- 国家(169180)
- 科学基金(145560)
- 社会(117875)
- 社会科(111754)
- 社会科学(111723)
- 基金项目(103496)
- 省(103085)
- 自然(98073)
- 自然科(95819)
- 自然科学(95791)
- 自然科学基金(94051)
- 划(87194)
- 教育(85669)
- 资助(79148)
- 编号(74743)
- 重点(58987)
- 成果(57916)
- 部(57656)
- 创(55211)
- 发(54629)
- 科研(51872)
- 创新(51583)
- 课题(50287)
- 计划(49470)
- 教育部(49361)
- 期刊
- 济(139257)
- 经济(139257)
- 研究(100855)
- 中国(65155)
- 学报(63509)
- 科学(55342)
- 农(54925)
- 财(50305)
- 管理(49994)
- 大学(47709)
- 学学(45601)
- 农业(37841)
- 教育(33128)
- 融(32127)
- 金融(32127)
- 技术(29449)
- 财经(24968)
- 业经(23951)
- 经济研究(23316)
- 经(21205)
- 业(19246)
- 科技(18509)
- 版(18262)
- 问题(18138)
- 理论(17201)
- 业大(16864)
- 技术经济(16259)
- 财会(16250)
- 图书(16145)
- 商业(16027)
共检索到504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爱群 张宁 蔚泓翔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会显著增加公司审计费用,并且相比于高管正常变更,强制变更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大。同时,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较高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当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较低时,高管变更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我国第三方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有效识别高管变更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根据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产品市场势力因素,对审计工作投入与风险溢价加以调整来应对审计风险,最终反映在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变化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威
“逆向混改”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带来的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会影响审计师风险感知。本文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常审计费用视角,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逆向混改”程度越深,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小,异常审计费用越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降低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常审计费用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上;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逆向混改”带来的风险变化更敏感。以上结果表明,“逆向混改”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风险,促使议价能力弱的审计师进一步减少了本就偏低的审计费用。本研究基于审计师风险感知视角探讨了“逆向混改”的经济后果,为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国民共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鹏 樊益中 李晓艳 任驿佳
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的评级结果存在分歧。利用2018—2021年A股上市公司ESG表现的数据,研究了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越大,审计师收取的异常审计费用越高,会计师事务所配置的审计团队越好。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大会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会使审计师采取增加审计投入并收取较高的异常审计费用的风险应对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企业的环境评级结果分歧和社会责任评级结果分歧,审计师更有可能针对企业的治理评级结果分歧采取风险应对行为。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而采取的风险应对行为可以提高审计质量。为此,审计师要加强对存在ESG评级结果分歧企业的风险评估,政府部门要制定并推广规范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和ESG信息披露标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威
“逆向混改”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所带来的股东资源与监督治理效应势必影响审计师风险感知。本文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常审计费用视角,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民营企业“逆向混改”程度越深,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小,异常审计费用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发挥了中介作用;异常审计费用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上;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带来的风险变化更敏感。结果表明:“逆向混改”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风险,审计师感知到风险变化后增加了审计费用调降的空间。本研究基于审计师风险感知视角探讨了“逆向混改”的经济后果,为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国民共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鑫 冯均科 白钰 钟越华 冯春雨
本文以2005-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费用更高,由忙碌程度高的审计师进行审计会进一步加强这一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高管变更会导致战略调整程度和审计投入的增加而使得审计费用增加;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公司规模较大的样本中,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审计师和相关部门关于公司高管变更审计与监管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高管变更 审计师忙碌程度 审计费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红燕 杨旭旭
自2013年推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制度以来,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问询成为沪深交易所常用的监管手段,年报问询监管也因此受到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年报问询强度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强度越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其作用路径为通过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实现;机构投资者持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低和网络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收到的年报问询函强度越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且网络媒体关注度越高,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消极;年报问询强度越强,越容易引起上市公司审计时滞,而且更易发生审计师变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盈余质量。研究结论丰富了年报问询监管和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研究,也为规范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和监管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年报问询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师风险感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文君 卜落凡 王雄元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动化的物物互联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也对审计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利用2009—2016年间上市公司与物联网相关的公告,构建物联网实施指标,实证检验物联网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发现,物联网的应用能够降低公司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而显著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对象是否应用了物联网仅对非四大、非行业专长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有显著负效应。此外,物联网的应用降低了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进而降低了审计费用。研究首次实证检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如何影响审计收费,为中国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物联网 信息技术 审计费用 审计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彬 谭嘉慧
高管团队内部治理能有效监督约束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减少审计投入成本,然而在不同的内外部治理环境下,高管团队内部治理的有效性有所不同。文章利用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高管团队内部治理能否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内部治理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高管团队内部治理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进一步的分组检验中,大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高管团队内部治理与审计费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小规模企业或国有企业中这种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由此可知关键下属成员能够有效牵制CEO的短视行为,而外部治理环境较好更可以保障高管团队内部治理的有效性,但是关键下属高管的监督作用只在大规模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中有效。
关键词:
高管团队内部治理 审计费用 市场化程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莉莉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既能感知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感知到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并会从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费用两个方面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相较于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更敏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晖
文章研究了公司诉讼对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公司诉讼分别与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普遍的低价揽客行为,但是针对被诉公司,即使更换审计师后,其审计费用也显著增加。这表明审计师会利用公司诉讼的信息,修正审计风险判断。
关键词:
公司诉讼 审计师变更 审计费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元 朱晓琳 杨皓
本文以我国2014—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媒体负面报道、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即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大,审计服务的质量越高;媒体负面报道的增多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即媒体负面报道有利于市场监督以及公司的治理。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媒体报道的情形下,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是审计师自身掌握的风险信息与外部环境的风险感知信息的共同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希亮 吴紫祺
关系型交易模式可能会在议价能力、关系专用性投资成本转换等方面加剧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审计费用。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关系型交易对审计行为的影响,鲜有文献关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文基于经营风险理论视角,选取2008~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关系型交易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关系型交易显著加剧了企业经营风险的集聚,进而提升审计费用,即经营风险在关系型交易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在区分了产权性质以及耐用品特征后,实证结果显示关系型交易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以及耐用品行业的企业中较为显著,为审计师进行合理审计定价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本文以2006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大客户依赖性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显著提高了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而言,审计师在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同时也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本地审计师相比,异地审计师的上述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大客户依赖 风险决策 审计意见 审计收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本文以2006~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大客户依赖性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显著提高了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而言,审计师在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同时也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本地审计师相比,异地审计师的上述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大客户依赖 风险决策 审计意见 审计收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 万洁超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不仅会关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会关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风险做出积极的策略反应;投资者保护水平会对盈余管理方式及审计师风险感知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就越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