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4)
2023(8979)
2022(7606)
2021(7036)
2020(5679)
2019(13123)
2018(12847)
2017(23987)
2016(13151)
2015(14645)
2014(14572)
2013(14601)
2012(13844)
2011(12502)
2010(12997)
2009(12003)
2008(12280)
2007(11408)
2006(10497)
2005(10015)
作者
(37417)
(30989)
(30904)
(29295)
(20075)
(14728)
(14168)
(11887)
(11674)
(11335)
(10709)
(10375)
(10159)
(10091)
(9867)
(9584)
(9223)
(9180)
(9115)
(8870)
(7911)
(7731)
(7488)
(7168)
(7126)
(7013)
(6994)
(6970)
(6361)
(6107)
学科
(57833)
经济(57777)
管理(48251)
(44494)
(38043)
企业(38043)
(20482)
方法(19708)
中国(18396)
地方(17955)
数学(16492)
数学方法(16408)
(15532)
贸易(15520)
(15392)
(15159)
(15096)
业经(14664)
(13890)
银行(13875)
(13549)
财务(13513)
财务管理(13483)
(13318)
企业财务(12929)
(12637)
金融(12637)
(11861)
农业(10710)
(9973)
机构
学院(183564)
大学(181425)
(78058)
经济(76254)
管理(72261)
研究(63085)
理学(58423)
理学院(57760)
管理学(57126)
管理学院(56729)
中国(54739)
(42440)
(40155)
科学(35464)
(32062)
财经(31151)
(31007)
中心(29993)
(28279)
研究所(27990)
(27789)
北京(26220)
(25262)
经济学(23412)
(23158)
财经大学(23029)
师范(22922)
(22822)
(22787)
业大(22740)
基金
项目(107997)
科学(85138)
研究(81948)
基金(77366)
(65917)
国家(65294)
科学基金(56594)
社会(52334)
社会科(49839)
社会科学(49828)
(42664)
基金项目(40264)
教育(36803)
(34992)
自然(34755)
自然科(33959)
自然科学(33955)
编号(33414)
自然科学基金(33371)
资助(32225)
(28191)
成果(27881)
重点(23873)
(23859)
课题(23721)
发展(23134)
(22725)
(22515)
国家社会(21466)
(21380)
期刊
(99766)
经济(99766)
研究(60990)
中国(46150)
(36529)
管理(32719)
(27819)
金融(27819)
(26957)
学报(24167)
科学(23590)
教育(20338)
大学(19239)
农业(18056)
学学(17890)
业经(17072)
技术(16552)
财经(16223)
经济研究(15156)
(13897)
问题(12762)
(11710)
(11492)
国际(10757)
会计(10431)
财会(9596)
世界(9537)
技术经济(9340)
现代(9305)
图书(9155)
共检索到315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姜宝强  程炯梅  
企业研发活动具有投资回报期长、高风险和专业性的特点。企业高管为了提高短期财务绩效,具有异常削减研发支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将高管任职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声誉理论相结合,对高管任期如何影响研发支出盈余管理以及股权激励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高管任职早期和晚期显著增强了企业削减研发支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高管任职早期和任职晚期对研发支出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莉  
文章利用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并利用我国2006~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股权激励程度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程度(高管持股比例)增加,高管积极采用盈余管理行为分散自身风险,由于受到会计监管体系的影响,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扈文秀  
本文以2006—2018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深刻探析了不同股权激励模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与限制性股票相比,股票期权更容易导致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并且发现高管货币薪酬在股权激励模式与盈余管理两者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并且呈现“倒U型”的调节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充分发挥股权激励效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邵剑兵  陈永恒  
使用2009—2013年我国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的关系。通过对盈余管理类型及方向的细分,研究发现,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两者关系的传导路径上,真实盈余管理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间接效应不显著。通过调增方向与调减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高管股权激励起到双向作用,并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定价产生了影响。另外,调减方向的两类盈余管理都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审计机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臧秀清  洪巧珍  
股权激励作为有效的激励手段,解决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使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所有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得到了缓解,降低了代理问题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损失。激励措施虽然增加了公司的价值,但也加剧了高层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研究风险承担与其之间的关系,并从创业板出发,利用上市公司2013—2017年度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风险承担在高管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中的中介作用路径,为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泓  高崇  
文章以实施股权激励的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2013—2017年数据,首次尝试将股权集中度、股权激励强度、股权激励模式与研发支出纳入到一个框架中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以及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研究发现:提升股权激励强度并不能有效促进研发支出,股权激励的强度不是越高越好;股权激励模式会显著影响激励效果,提升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强度能够正向影响研发支出;股权集中能够强化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对研发支出的作用程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吕聪慧  
本文选取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寻找行业相同、规模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诱发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得出管理层在基准年度下调盈余的结论,并经回归分析证实。本文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结论是被激励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总经理包含在激励计划在内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大,说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基准年度会对报告盈余做出下调处理,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独立董事的比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冬蔚  林大庞  
产权多元化、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是考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变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尚未提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提出或通过激励预案的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报酬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大幅减弱并不再统计显著,盈余管理加大了CEO行权的概率,而且CEO行权后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的股权激励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只有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加快现代公司制度建设,才能强化CEO与股东之间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切实改善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亚东  张琦  吴伟伟  
本文选取2005-2014年上深交所主板公告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分析的回归方法,研究股权激励对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CEO权力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正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CEO结构权力强化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CEO所有者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拓展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娟娟  陈志阳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剔除盈余管理"噪音"的总资产收益率度量公司绩效,研究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两种激励模式对盈余管理及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模式与盈余管理程度和剔除盈余管理影响的公司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处于高科技行业、公司的成长性及规模对激励模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相对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更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水平,但也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公司最终应该选择何种激励模式,受到公司所处行业、成长性及公司规模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慧  熊婷  
本文以2008-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也会对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股权激励,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大。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的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从而避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岗  陈旭东  
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较高市场化进程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尤谊  刘阳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CFO在公司中的治理效应逐渐凸显,本文以2012~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CEO与CFO的股权激励差异额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应提高CFO的管理地位,对CEO的权力形成牵制,从而减少盈余管理中的股权激励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亚东  张琦  吴伟伟  
本文选取2005-2014年上深交所主板公告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分析的回归方法,研究股权激励对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CEO权力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与正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CEO结构权力强化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CEO所有者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拓展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