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0)
- 2023(17109)
- 2022(14659)
- 2021(13589)
- 2020(11675)
- 2019(26217)
- 2018(26128)
- 2017(50350)
- 2016(27224)
- 2015(30439)
- 2014(29440)
- 2013(29395)
- 2012(27002)
- 2011(23916)
- 2010(24037)
- 2009(22266)
- 2008(22175)
- 2007(19866)
- 2006(17504)
- 2005(15614)
- 学科
- 济(113415)
- 经济(113295)
- 业(103626)
- 管理(96931)
- 企(93655)
- 企业(93655)
- 方法(53375)
- 数学(43114)
- 数学方法(42719)
- 财(35135)
- 业经(34325)
- 农(33167)
- 中国(27530)
- 务(25615)
- 财务(25548)
- 财务管理(25514)
- 技术(24913)
- 企业财务(24212)
- 制(23353)
- 农业(23229)
- 贸(22907)
- 贸易(22895)
- 易(22291)
- 理论(21127)
- 地方(20857)
- 划(20217)
- 和(20043)
- 学(20029)
- 环境(19222)
- 银(17991)
- 机构
- 学院(385142)
- 大学(382285)
- 管理(160780)
- 济(157971)
- 经济(154747)
- 理学(138619)
- 理学院(137250)
- 管理学(135366)
- 管理学院(134663)
- 研究(120394)
- 中国(94401)
- 京(81030)
- 财(74196)
- 科学(72450)
- 农(61014)
- 所(59196)
- 财经(59161)
- 江(57754)
- 业大(55891)
- 中心(55534)
- 经(53916)
- 研究所(53422)
- 北京(50900)
- 农业(47794)
- 经济学(46841)
- 范(46524)
- 州(46386)
- 师范(46102)
- 院(43986)
- 财经大学(43830)
- 基金
- 项目(258652)
- 科学(205370)
- 研究(191741)
- 基金(189079)
- 家(163349)
- 国家(161951)
- 科学基金(141583)
- 社会(122378)
- 社会科(116170)
- 社会科学(116140)
- 省(101254)
- 基金项目(100522)
- 自然(91606)
- 自然科(89510)
- 自然科学(89488)
- 自然科学基金(87981)
- 教育(87151)
- 划(83807)
- 编号(77704)
- 资助(77394)
- 成果(61353)
- 创(57692)
- 部(57412)
- 重点(56985)
- 发(54674)
- 创新(53134)
- 课题(52513)
- 国家社会(50416)
- 教育部(49712)
- 人文(49417)
- 期刊
- 济(174124)
- 经济(174124)
- 研究(112091)
- 中国(73866)
- 管理(63863)
- 财(60327)
- 农(55300)
- 学报(55245)
- 科学(52618)
- 大学(42721)
- 学学(40447)
- 教育(39787)
- 农业(38552)
- 技术(36649)
- 融(35138)
- 金融(35138)
- 业经(30135)
- 财经(29480)
- 经济研究(27140)
- 经(25257)
- 业(23202)
- 问题(22487)
- 技术经济(22000)
- 科技(19665)
- 现代(18725)
- 理论(18248)
- 贸(18195)
- 图书(18130)
- 商业(18043)
- 财会(17714)
共检索到569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兆国 常依 曹丹婷 张弛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以2012-2017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新环保法施行为事件窗口,考察企业技术创新对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高管任期在这一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与环境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既有任期在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环境绩效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呈倒U型;预期任期在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环境绩效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考察新环保法施行后发现,新环保法施行之后,企业技术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的正向调节作用均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深入认识新环保法的重要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新环保法 技术创新 高管任期 环境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百兴 王博
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外生性事件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环保法实施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有所增加,但结果并不显著。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发现除新环保法影响可能存在的时滞性特征以外,企业并没有在新环保法实施环境下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方案等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导致环保法的强制性作用无法快速、有效地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芳静 谢远涛 刘小娇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政府和民众关心的重要话题。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1),根据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借助于“新《环保法》”这一准自然实验,将企业分为重污染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检验了“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发现:“新环保法”能够提高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国企和绿色专利影响更大,能够激励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为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及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新环保法 重污染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志斌 黄馨怡
技术创新是企业追求持续竞争优势和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的实施为契机,在理论分析新《环保法》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新《环保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企业战略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环保法》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战略在新《环保法》与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中介效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新《环保法》施行价值的认识,同时对政府和企业强化环境管理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楠
文章采用单案例研究法,从机会窗口视角研究主业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追踪案例企业60年发展历史发现,案例企业价值观从重长期利益转变为重短期利益,战略变革从重主业自主式技术创新转变为重技术模仿式创新和多元化战略,使企业价值形成了从高到低的下降趋势。从案例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当机会窗口出现时,企业必然会作出战略变革来回应机会窗口;主业创新战略是应对机会窗口首要选择的方向;重长期利益的价值观会引导企业的资源配置向能够形成长期价值的主业创新战略倾斜。
关键词:
主业创新 企业价值 机会窗口 企业价值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亮 姜海锋 郑军 张蕊 熊鹭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既依赖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也离不开国家生态法治建设的引领。以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双重差分法考察生态法治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显著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机制检验表明,新《环保法》通过增加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外部融资难度、优化环境战略决策和改善创新决策效率等渠道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地区法制发展水平低、利益主体监督需求高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差时,新《环保法》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惩戒机制占据主导作用,而且能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柏洲 夏文飞
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对246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隐秘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还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明琪 张甫香
文章以创业板企业2009—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围绕创业板企业创新在高管团队与企业业绩中的中介作用展开研究,分析高管团队、企业创新、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传导链条。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创新活动在高管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高层管理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平均水平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来影响企业绩效。第二,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越大、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平均任期越长,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团队间的年龄异质性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异质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第三,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平均水平与创业板企业的创新投入正相关,而高管团队的异质性水平与创新投入的相关性不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毅 周积琨 丁煜
本文以2006—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机制分析显示,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通过吸引外部绿色投资者和降低绿色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当高管团队管理能力较强以及高管团队中存在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时,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力超 丛姗 林澜 李嘉欣
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可以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倒逼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之后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口的扩展边际还是集约边际,均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了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会受到企业和地区异质性因素的影响:高创新策略可以增强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出口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构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垄断竞争模型,揭示出口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微观视角考察出口能否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异质性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在当前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更好发挥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 绿色技术创新 作用机理 异质性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田祥宇 杜洋洋 李佩瑶
高管是企业的决策主体,其行为特征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本文以董事长为核心,研究高管任期交错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董事长与CEO、董事长与CFO任期交错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并且这一效应不受董事长早于或晚于CEO(CFO)任职的影响。当区分产权性质进一步研究时,本文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董事长和CEO任期交错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效果更显著,但国有企业董事长和CFO任期交错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效果与非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差别。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高管异质性的相关理论,并对上市公司提高创新投入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任期交错 企业创新投入 产权性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娜 张晓峒 杨坤佳
本文以2006—2011年我国275家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计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具有动态反馈效应;企业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比例、企业规模和融资能力对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相对于R&D投入,科技人员的影响较小,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创新产出还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呈倒"U"型,即过高的新产品盈利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面板计数模型 专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淑娟 路雅茜 常京萍
文章以2007-2016年2109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法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薪酬差距对这种影响有效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海外背景与薪酬差距均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进一步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政府支持、经营目标多元化会引致技术创新动力欠缺,削弱了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薪酬差距对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尤甚。希冀研究结论对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的实践以及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优化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筝 刘放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探索股票期权政策实施以来对高管行为的激励作用及其可能途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促使上市公司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相比非股权激励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研发投入水平更高,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期权激励效果显著优于限制性股票;调节效应分析显示委托代理问题更严重的企业股权激励促进公司创新行为的因果关系更为突出;机制探索分析表明股权激励实施后企业吸引了更多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职消费等代理成本显著降低,即委托代理问题的缓解激励了企业创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