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5)
- 2023(3664)
- 2022(3202)
- 2021(3087)
- 2020(2654)
- 2019(5861)
- 2018(5713)
- 2017(11678)
- 2016(6083)
- 2015(6814)
- 2014(6454)
- 2013(6190)
- 2012(5646)
- 2011(4849)
- 2010(4875)
- 2009(4597)
- 2008(4839)
- 2007(4372)
- 2006(3949)
- 2005(3691)
- 学科
- 管理(30873)
- 业(28099)
- 企(27423)
- 企业(27423)
- 济(21364)
- 经济(21321)
- 财(14591)
- 务(13044)
- 财务(13032)
- 财务管理(13010)
- 企业财务(12696)
- 方法(11623)
- 数学(9549)
- 数学方法(9483)
- 制(8268)
- 业经(6763)
- 体(6475)
- 体制(5887)
- 银(5595)
- 银行(5594)
- 公司(5278)
- 行(5253)
- 人事(4988)
- 人事管理(4988)
- 融(4939)
- 金融(4939)
- 信息(4633)
- 农(4559)
- 理论(4377)
- 划(4363)
- 机构
- 大学(86390)
- 学院(84063)
- 管理(40411)
- 理学(34835)
- 理学院(34605)
- 管理学(34309)
- 管理学院(34147)
- 济(32146)
- 经济(31523)
- 研究(21474)
- 中国(20243)
- 财(20117)
- 京(17055)
- 财经(16060)
- 经(14727)
- 财经大学(12317)
- 中心(11761)
- 商学(11704)
- 商学院(11622)
- 江(11576)
- 科学(10504)
- 北京(10385)
- 州(9740)
- 业大(9482)
- 所(9366)
- 经济管理(9057)
- 会计(8994)
- 经济学(8890)
- 农(8674)
- 范(8495)
- 基金
- 项目(54334)
- 科学(44649)
- 基金(42924)
- 研究(40323)
- 家(36502)
- 国家(36219)
- 科学基金(33115)
- 社会(27377)
- 社会科(25950)
- 社会科学(25944)
- 基金项目(23261)
- 自然(22029)
- 自然科(21608)
- 自然科学(21605)
- 自然科学基金(21292)
- 省(18859)
- 教育(18295)
- 编号(17020)
- 资助(16781)
- 划(16136)
- 成果(14939)
- 部(12913)
- 项目编号(12486)
- 教育部(11856)
- 人文(11814)
- 国家社会(11549)
- 制(11346)
- 重点(11342)
- 创(11032)
- 性(10667)
共检索到12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登永 俞红海
基于沪深股市高管交易行为信息披露,在对高管卖出行为短期市场效应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管买入、卖出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市场效应及其产生根源。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高管买入行为有显著为正的市场效应,而卖出具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并且交易量越大、日内交易次数越多,市场效应越强烈。进一步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导致更强的买入市场效应,而法制环境抑制了买入市场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新 李青原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中介功能演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该条件下金融中介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数理经济模型,分析了现行金融市场上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提出了如何才能驱使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对策,构筑了其积极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运作平台。并借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中介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威
现阶段有关国企高管高薪酬与贪污、腐败的报道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人们质疑国企高管高薪不能养廉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尝试分析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国企高管的契约激励,指出了国企高管腐败源于国企高管激励契约出现逆向选择、多任务激励导致高管道德风险加重以及与有信息的监管部门共谋所致,并就国企高管的腐败行为进行治理提供激励约束和市场化监督改革的相关治理机制,以期为现阶段社会面临转型之际的国企提供理论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
国企高管激励 国企高管腐败 国企高管薪酬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庆生 程博
本文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高管交易为研究对象,采用公司内高管相对薪酬水平作为"信息优势"和"收入补偿动机"的双重代理变量,考察了公司高管交易行为内部差异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管在公司的薪酬相对水平越高,其交易的主动性越强,买卖股票的超常回报特别是短期回报越高。这一关系并不因信息环境变化而发生实质性改变,表明公司内不同高管买卖股票的主动性和交易回报的差异主要由其信息优势决定,而内部薪酬差异引起的收入补偿动机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不仅丰富了内部人交易方面的文献,而且有助于证券监管部门明确高管交易的重点监控对象,预防潜在的内幕交易,从而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庭栋
本文探讨新上市公司是否由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同时探讨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是否会增加。结果发现,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新上市公司,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以上市后一年为计算期间,则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大时,新股长期性折价幅度也越大,但不显著。一般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新股上市折价幅度也较大。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公司,其管理层可能隐瞒了不好信息,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反而降低了。这说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是公司上市时形成新股折价幅度与管理层内部交易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会计性信息不对称 新股折价 高管持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勇睿
通过对美国内幕证券交易执法机制的简要分析,并对照中国内幕交易执法中出现的主要障碍,可以发现监管者与违法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激励不对称是内幕交易管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而,中国当前打击内幕交易的努力可以重点从执法信息建设、加强证券账户管理、调动社会力量、创新行政裁判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内幕交易 信息不对称 激励不对称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春峰 于婧晗 房振明
在资本市场中,信息的经济意义表现得最为突出,主导这个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估价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关联性。定期报告作为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其披露的盈余信息应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信息,以公司年报信息披露为事件,研究了交易量对于年报披露事件的反应以及超常交易量与信息不对称指标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与国外发达市场不同,在年报披露前,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量不减反增,而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继续交易,投资者并没有选择延迟交易以降低风险,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并不理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萍 邓可斌
投资决策是企业公司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被逐步运用于现代企业投资领域的研究。然而已有的理论研究倾向于只从一个侧面解释公司的投资决策,割裂了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拟综合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和公司治理理论建立一个一般理论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问题,从而为公司的最优投资决策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投资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生
政府部门、理论界和投资者都对投资基金的发展寄予厚望 ,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投资基金的治理和监管体系。不对称信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框架 :只有建立投资基金的治理和监管体系 ,才可以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国应从投资者分类、治理结构、信息的私人生产、政府监管、自律监管等方面来考虑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
投资基金 不对称信息 治理和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作功 李慧洋 孙璐璐
数字金融的逻辑起点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治理与监管问题。数字金融在缓解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又引致了严重的数据不对称,表现在数据规模和质量的不对称、数据技术的不对称、数据管理的不对称、数据效用的不对称、数据外部性的不对称、数据监管的不对称。与信息不对称相比,数据不对称是基础层面的不对称,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显得更为深刻。数字金融平台具有"数据垄断"的优势,而普通金融消费者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要治理数字普惠金融的数据不对称,需要采取加快制定完善的数据法律法规、强化金融数据平台的治理与监管、开发政府实时监管技术平台、构建数字普惠金融适当性服务体系等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威 孙海刚
本文为了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和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沪深上市公司2004-2009年数据为基础,利用知情交易概率作为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变量,以高管持股比例作为公司治理代理变量,利用公司各种财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发现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呈显著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价值显著正相关,支持自由现金流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管理者越可能滥用现金,导致现金持有价值下降,而提高公司治理,加强投资者保护可以提高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含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者)的短线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1)上市公司高管的短线交易能获得超额收益吗?(2)不同职位的高管获得的收益具有差别吗?(3)高管为短线交易行为提出的辩解理由是真实的吗?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数据,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上市公司高管的短线交易行为能获得超额收益;尤其是监事的短线交易行为更多、"择时"能力更强;未说明原因的短线交易行为(即默认故意实施的短线交易)与"对相关规定不了解"这两种具有主观意图的短线交易都能获得超额收益,而"误操作"导致的短线交易平均而言未能获得超额收益,这意味着高管提出的辩解理由整体而言是真实的。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短线交易 择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书松
内部控制作为实现企业一定目标的过程,是由构筑一系列内部契约以及履行这些契约来实现的。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得信息在契约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而契约中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影响着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要降低由于契约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有效地抑制契约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制度安排对契约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抑制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内部控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不对称 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妙凌
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弱化上市公司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与表现,从激励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维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内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不对称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