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5)
- 2023(13625)
- 2022(11687)
- 2021(11475)
- 2020(9371)
- 2019(22287)
- 2018(22552)
- 2017(41689)
- 2016(23921)
- 2015(27381)
- 2014(28182)
- 2013(26696)
- 2012(24127)
- 2011(21799)
- 2010(22177)
- 2009(19506)
- 2008(19106)
- 2007(16947)
- 2006(14821)
- 2005(13105)
- 学科
- 济(83227)
- 经济(83135)
- 管理(63433)
- 业(58104)
- 企(49338)
- 企业(49338)
- 方法(41467)
- 数学(35879)
- 数学方法(35118)
- 中国(26908)
- 教育(25061)
- 农(22411)
- 理论(21396)
- 学(20723)
- 财(20392)
- 业经(18693)
- 地方(16347)
- 教学(15040)
- 农业(14770)
- 技术(14568)
- 制(14387)
- 和(14203)
- 贸(14101)
- 贸易(14091)
- 易(13653)
- 务(13217)
- 财务(13134)
- 财务管理(13098)
- 企业财务(12315)
- 环境(12296)
- 机构
- 大学(326179)
- 学院(323616)
- 管理(123923)
- 济(112824)
- 经济(109759)
- 理学(107365)
- 理学院(106064)
- 研究(103924)
- 管理学(103679)
- 管理学院(103071)
- 中国(72042)
- 京(71365)
- 科学(66272)
- 范(53006)
- 师范(52630)
- 财(52313)
- 所(52157)
- 江(49042)
- 研究所(47447)
- 业大(46954)
- 农(46900)
- 中心(46811)
- 北京(46038)
- 师范大学(42534)
- 教育(42123)
- 财经(42042)
- 技术(40972)
- 州(40497)
- 经(38044)
- 院(37882)
- 基金
- 项目(216915)
- 科学(169848)
- 研究(166095)
- 基金(150924)
- 家(129706)
- 国家(128454)
- 科学基金(110036)
- 社会(98025)
- 社会科(92443)
- 社会科学(92415)
- 省(87879)
- 教育(84742)
- 基金项目(79390)
- 划(74961)
- 编号(72514)
- 自然(71611)
- 自然科(69924)
- 自然科学(69912)
- 自然科学基金(68581)
- 资助(63744)
- 成果(61343)
- 课题(52782)
- 重点(49413)
- 部(48160)
- 发(46021)
- 创(45096)
- 项目编号(44468)
- 年(43493)
- 教育部(41913)
- 大学(41873)
- 期刊
- 济(123816)
- 经济(123816)
- 研究(101147)
- 教育(73373)
- 中国(70074)
- 学报(48974)
- 管理(45164)
- 科学(44271)
- 农(42215)
- 财(39970)
- 大学(38194)
- 技术(35164)
- 学学(34004)
- 农业(29849)
- 融(22075)
- 金融(22075)
- 业经(21413)
- 图书(20544)
- 职业(19653)
- 财经(19471)
- 经济研究(18847)
- 经(16540)
- 业(15410)
- 问题(15340)
- 理论(15318)
- 科技(15309)
- 技术经济(14994)
- 坛(14947)
- 论坛(14947)
- 发(14650)
共检索到47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一冰
高等音乐教育既遵循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共性,又坚持音乐教育的特性,随着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更加突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具有跨学科、多层面、开放性等特征。李晶的专著《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对高等音乐教育领域的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娜
世界文化交流的愈发频繁与激荡催发了各个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急迫需求,创新转化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高等教育成效提升的重要层面。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应当以行业发展需求作为前进方向,对自身教学实践模式进行探究钻研,切实构建科学高质的创新型音乐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由李晶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书,融汇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音乐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剖析,针对高等教育音乐教学提出深刻见解,并将音乐人文思维注入教育范畴,为全面构建新时代音乐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德明 刘立红 肖鹏 冯宗侠 鹿晓阳
针对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概括人才培养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的特点,结合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设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达奇 刘一 周中华
信息化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完善终身化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剖析了信息化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试图从科学确立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强化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共建高水平网络信息平台等6个方面,构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信息化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国渝 朱肖川
经过10年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两大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等四个方面的异同及利弊,提出了四点研究结论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商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一国经济的起飞至关重要。规划21世纪的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应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商科教育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国际视野、本土意识、现代理念、实践价值和办学特色,来创新办学思路和改革教学模式,以此引领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
高等商科人才 教育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肇立春
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和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特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明确培养模式。通过把握培养模式中的学制分段、课程体系、教师能力、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部分核心要素,创新培养模式和方法,加强对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工程人才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克红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家将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智能识别、深度学习、云计算、区块链、脑科学等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成人学生学习模式,引发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颠覆式创新。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模式个性化、师资培养现代化、考核评价综合化。未来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人才培养流程中,创造新的业务流程、新的工作结构、新的管理理念、新的教育体系,以服务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保 刘斌 刘国栋
健全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妥善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以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集中在一贯制和对口招生模式,通过层层分析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构建"一个目标、双边合作、四方联动"的平台、创新"两阶段四过程"人才培养方法、建立"学习补助-奖学金-企业创新基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式合作办学平台,拓展学生行业认知、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创新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中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衔接 四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淑珍 张春琴 李以镔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是高级技术人才的断层,这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而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机遇。在阐述技术本科的概念基础上,分析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原因,并就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探讨。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产业结构调整 应用型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