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8)
2023(6578)
2022(5004)
2021(4752)
2020(3910)
2019(8773)
2018(9281)
2017(16546)
2016(9866)
2015(10999)
2014(11420)
2013(10346)
2012(9141)
2011(8325)
2010(8828)
2009(8101)
2008(8169)
2007(7413)
2006(7262)
2005(6874)
作者
(25323)
(20868)
(20844)
(20568)
(13393)
(10020)
(9698)
(8299)
(7919)
(7652)
(7302)
(7053)
(7028)
(6943)
(6640)
(6534)
(6150)
(6147)
(6137)
(6091)
(5704)
(5126)
(5100)
(5008)
(4934)
(4831)
(4827)
(4789)
(4323)
(4190)
学科
(34357)
经济(34209)
管理(23633)
(20897)
(18363)
企业(18363)
中国(16656)
(12593)
(12511)
业经(11997)
理论(10257)
(9568)
方法(9421)
(9163)
教育(9031)
地方(8391)
农业(7737)
(7467)
银行(7459)
体制(7366)
(7214)
(7190)
(7010)
(6693)
(6490)
金融(6489)
教学(6337)
发展(5888)
(5868)
数学(5611)
机构
学院(126344)
大学(125155)
(47934)
研究(47528)
经济(46676)
管理(41628)
中国(35960)
理学(33825)
理学院(33389)
管理学(32673)
管理学院(32408)
(28169)
(27221)
科学(26397)
(23863)
(23650)
中心(21397)
(20895)
研究所(20894)
师范(20747)
(19910)
财经(19411)
北京(18436)
(18261)
教育(17734)
(17413)
(16829)
技术(16616)
师范大学(16542)
(16180)
基金
项目(73468)
研究(61076)
科学(58220)
基金(50070)
(42163)
国家(41669)
社会(38765)
科学基金(35483)
社会科(35338)
社会科学(35323)
教育(31628)
(30187)
编号(27306)
基金项目(25263)
(25185)
成果(24904)
课题(21180)
自然(19804)
资助(19539)
自然科(19342)
自然科学(19337)
自然科学基金(19013)
(18116)
重点(17353)
(16673)
(16652)
(16459)
项目编号(16054)
规划(15886)
(15189)
期刊
(65286)
经济(65286)
研究(49062)
中国(38551)
教育(33353)
(22294)
(20289)
管理(17790)
学报(17709)
科学(16284)
(15973)
金融(15973)
大学(14832)
技术(13277)
学学(12613)
农业(12598)
职业(10767)
财经(10471)
业经(10236)
经济研究(9764)
(9135)
问题(8638)
图书(8484)
(7515)
论坛(7515)
技术教育(6802)
职业技术(6802)
职业技术教育(6802)
书馆(6741)
图书馆(6741)
共检索到222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屈岩  杨安庆  施建民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一些矛盾、困难显露出来,影响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笔者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对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任荏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后勤实体不再是高校内一个封闭的特殊市场,而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高校后勤实体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袁贵仁副部长认为,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就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贤满  
本文就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加强高等教育后勤社会化的科学管理的课题,从管理理念更新,优选管理模式、规范经营管理,提高后勤服务企业的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列   曾峰  
论述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 ,分析了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几种主要模式 ,并就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改革与社会化及其具体措施和建立教育服务产业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建兵  
高等院校后勤工作改革设想顾建兵后勤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被叫作行政后勤工作,有时又被称为行政工作,实际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够科学和严谨的。这里涉及到"行政"和"后勤"两个基本概念。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内涵相当丰富,它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尤玉军  
加强高校后勤监管是保证高校后勤改革方向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后勤监管的主体应发挥决策者、执行者、协调者、引导者、公益性保证者的作用、应加强后勤监管的机制建设、高校后勤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四位一体"的高校后勤监管体系建设。同时,要增强高校后勤监管的有效性:校园后勤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理顺甲、乙方关系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条件,实施科学的监管方式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关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月应,周爱民,王庆林,葛亚明  
我院从2000年以来,全面地推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有效地克服了医院后勤保障体制中的诸多弊端,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明显的效益。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医院后勤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克强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思考汪克强10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一些人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解仍然不够全面和准确,认识上也不一致,影响了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国红,刘超,刘丽群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变化对全球贸易协调产生了新的需求,产业结构迅速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延伸。面对机遇与挑战,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卫生资源的组织、筹措、利用、配置,改革医院“小而全、封闭式”的管理体制,改革后勤“高投入、低产出”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医院后勤服务保障的高质量和经济核算的高效益,已成为当今我国卫生界关注的热点。笔者从经济学角度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新华  梁松练  吴世庆  
我国高校后勤实施社会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尚存较多障碍。本文分析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探讨深化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模式与实践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守相  
后勤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从1998年开始,华中理工大学对后勤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改革体制,组建后勤集团,转变观念,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步骤等。本文对此作了总结介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国平,殷胜国,魏秀卿,高广华  
1 管理模式的转换是医院后勤改革的突破口 (1)新门诊楼为单位全方位引进物业管理。1998年底,医院新门诊大楼落成,该楼是天津市目前具有国内一流医疗设施和技术装备,具有良好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的现代化门诊大楼。医院决定将全楼的保洁、保安工作和部分维修工作及电梯、急症导诊等服务工作委托给楼宇物业管理公司,引进了社会竞争机制。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效果明显,不但得到天津市人民的首肯,也成为启动我院后勤改革的“催化剂”。(2)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搞好综合治理。物业管理为医院带来了新的气象,但“请进来”并非长久之策,工务科主动请缨,提出改革建议,决心向改革要效益。该科是后勤的关键科室之一,工人占全处的一半左右,改革成功与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