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8)
- 2023(5846)
- 2022(4233)
- 2021(4049)
- 2020(3359)
- 2019(7507)
- 2018(7545)
- 2017(12819)
- 2016(8432)
- 2015(10252)
- 2014(10670)
- 2013(9354)
- 2012(7866)
- 2011(7067)
- 2010(7223)
- 2009(6580)
- 2008(6810)
- 2007(6456)
- 2006(6040)
- 2005(5765)
- 学科
- 管理(29384)
- 业(22216)
- 济(21633)
- 经济(21607)
- 企(19969)
- 企业(19969)
- 中国(13022)
- 教育(9994)
- 财(9027)
- 理论(8688)
- 业经(7731)
- 农(7542)
- 教学(7372)
- 务(6736)
- 财务(6705)
- 财务管理(6690)
- 方法(6503)
- 制(6455)
- 企业财务(6348)
- 学校(5929)
- 策(5593)
- 发(5160)
- 银(5053)
- 银行(5048)
- 划(5022)
- 农业(5020)
- 地方(4893)
- 行(4640)
- 体(4577)
- 经营(4556)
- 机构
- 大学(105240)
- 学院(103523)
- 管理(36530)
- 研究(33488)
- 济(32524)
- 经济(31354)
- 理学(28910)
- 理学院(28493)
- 管理学(27774)
- 管理学院(27552)
- 中国(25217)
- 京(24310)
- 科学(19638)
- 江(19228)
- 财(18697)
- 范(18253)
- 师范(18123)
- 教育(17519)
- 所(16307)
- 技术(16027)
- 北京(15786)
- 州(15551)
- 中心(15472)
- 职业(15366)
- 研究所(14402)
- 农(14339)
- 师范大学(14235)
- 财经(13363)
- 业大(13045)
- 院(12378)
- 基金
- 项目(60115)
- 研究(51342)
- 科学(47351)
- 基金(38610)
- 家(31731)
- 国家(31336)
- 教育(29189)
- 社会(29041)
- 社会科(27207)
- 社会科学(27197)
- 科学基金(27149)
- 省(26390)
- 编号(24164)
- 划(22046)
- 成果(21814)
- 基金项目(19840)
- 课题(19543)
- 年(16896)
- 自然(15774)
- 自然科(15405)
- 自然科学(15403)
- 资助(15230)
- 自然科学基金(15113)
- 项目编号(14542)
- 重点(14359)
- 规划(14169)
- 大学(14027)
- 性(13480)
- 部(13268)
- 发(12963)
共检索到180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红
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个性和主体意识的公民,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作为受教育者,又享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同于其他公民的权利。然而,在现实中,大学生的一些权利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否定。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生应享有的权利,探讨高校管理如何进行改造以保障大学生的权利。
关键词:
高校院校 大学生 民主化管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福英 尚清芳 张静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突出创新、创业和实践,是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应用快速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全新教育模式。影响高等院校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的因素较多,如教育体系、教育资源和地域差异等,其中地域差异尤其对创业教育内容和开展方式影响最大,因而高等院校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将地域差异因素纳入其中。高等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困境和难题,包括人们对"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浓厚的"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氛围,有关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多和创业资源不足,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提升师生"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高度,营造"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实践锻炼和项目孵化提升"互联网+"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学改革,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制定高等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莉萍 岳昌君 闵维方
本文考察了我国现有高等院校布局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大学生区域流动,分析由此所引发的影响人才流动状况。研究发现:高等院校的区域布局不仅会影响当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和公平性,而且还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人才供给。为此本文提出,应充分重视高等院校布局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进行高等院校布局调整尤其是新建高等学校时,充分考虑人才流动方向。
关键词:
高等院校布局 大学生区域流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潘斌
该研究综合和借鉴国际上衡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挑选出适合衡量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并结合目前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从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标视角出发,试图构建一套包括道德个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其他方面等6个方面32个具体指标的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某高校为例,对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衡量出目前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小明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高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管理与实践中,将"教育、实践、孵化"三者打通,营造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尝试创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实践和发展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文章以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创立与发展为例,介绍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孵化器的独特的管理模式,提出创业孵化器发展完善的路径以及创业园建设的启示与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小明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高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管理与实践中,将"教育、实践、孵化"三者打通,营造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尝试创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实践和发展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文章以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创立与发展为例,介绍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孵化器的独特的管理模式,提出创业孵化器发展完善的路径以及创业园建设的启示与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小明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高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管理与实践中,将"教育、实践、孵化"三者打通,营造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尝试创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实践和发展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文章以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创立与发展为例,介绍南京财经大学创业孵化器的独特的管理模式,提出创业孵化器发展完善的路径以及创业园建设的启示与展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道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晓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思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园艺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对园林园艺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等院校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锻炼的同时,实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全面发展。由乔富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书,结合新的社会形势,分析高等农林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为农林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以推动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中国农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长平
参与式民主理论是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民主参与学生管理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相契合,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提出完善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加强民主参与制度建设;强化大学生民主观教育;拓宽民主参与实践渠道;培育民主参与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 民主参与 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我国正面临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历史任务,而教育民主化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受到高等教育服从于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现实使命、英才主义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的学术性逻辑和既有等级秩序等因素的严重制约,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只能在各种矛盾的相互妥协中曲折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高等教育 民主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楠
1938年4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鲁迅艺术学院,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艺为武器服务于抗战,培养抗战文艺干部,提高抗战艺术水平,创作、表演具有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大量文艺作品,并孕育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以艰苦奋斗为风向的优良作风,是文艺人才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和实质是对文艺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在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之基、提振奋斗精神和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多元文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严峻复杂,高等院校尤其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受学科特点、艺术类招考的特殊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鲁艺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用鲁艺精神引导人、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把鲁艺精神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创作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让鲁艺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时代光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楠
1938年4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鲁迅艺术学院,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艺为武器服务于抗战,培养抗战文艺干部,提高抗战艺术水平,创作、表演具有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大量文艺作品,并孕育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以艰苦奋斗为风向的优良作风,是文艺人才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和实质是对文艺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在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之基、提振奋斗精神和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多元文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严峻复杂,高等院校尤其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受学科特点、艺术类招考的特殊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鲁艺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用鲁艺精神引导人、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把鲁艺精神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创作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让鲁艺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时代光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