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9)
2023(8770)
2022(7751)
2021(7223)
2020(6311)
2019(15033)
2018(14566)
2017(27950)
2016(15358)
2015(17506)
2014(17575)
2013(17252)
2012(16076)
2011(14419)
2010(14674)
2009(13505)
2008(13653)
2007(12539)
2006(10867)
2005(9538)
作者
(43682)
(36697)
(36525)
(35043)
(23351)
(17739)
(16892)
(14303)
(13930)
(13117)
(12384)
(12159)
(11717)
(11515)
(11448)
(11435)
(11354)
(10728)
(10728)
(10590)
(9114)
(9073)
(8887)
(8408)
(8342)
(8228)
(8213)
(8152)
(7537)
(7400)
学科
(61946)
经济(61784)
管理(40456)
(38244)
(31976)
企业(31976)
方法(29925)
数学(24706)
数学方法(24421)
中国(18618)
(17625)
(16436)
(13840)
业经(13581)
理论(13174)
地方(11898)
(11650)
(11404)
(11397)
贸易(11389)
农业(11134)
(11040)
(9869)
财务(9842)
财务管理(9817)
企业财务(9282)
教育(8925)
技术(8866)
(8860)
银行(8831)
机构
大学(217538)
学院(217377)
(86658)
经济(84767)
管理(80026)
研究(74449)
理学(69079)
理学院(68264)
管理学(66897)
管理学院(66481)
中国(54367)
(46140)
科学(45715)
(40978)
(38491)
(38209)
研究所(34599)
中心(34566)
(33989)
业大(33106)
财经(32549)
农业(30242)
(30241)
师范(29981)
(29421)
北京(29189)
经济学(27000)
(26782)
(26598)
技术(25399)
基金
项目(142725)
科学(111870)
研究(106720)
基金(101481)
(88282)
国家(87491)
科学基金(74060)
社会(67243)
社会科(62539)
社会科学(62510)
(56823)
基金项目(53789)
教育(51938)
(48251)
自然(46918)
自然科(45858)
自然科学(45840)
自然科学基金(45027)
编号(44848)
资助(41172)
成果(37527)
重点(33044)
(32467)
课题(31874)
(30795)
(29739)
教育部(27986)
科研(27751)
创新(27562)
(27310)
期刊
(94830)
经济(94830)
研究(65488)
中国(45700)
学报(36223)
(34685)
教育(33449)
(33301)
科学(31989)
大学(27949)
管理(27534)
学学(25594)
农业(22984)
技术(20282)
(17689)
金融(17689)
财经(16479)
经济研究(15556)
业经(15389)
(14206)
问题(12737)
(12516)
(11405)
技术经济(10688)
图书(10592)
(10556)
职业(10450)
统计(10094)
理论(9838)
商业(9735)
共检索到323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秀兰  陈发俊  杨善发  潘海峰  夏果  郭勇  赵智  陶群  
通过对我国12所高等院校的3900名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在校研究生的抑郁、焦虑现状,并从社会阶层背景的几个指标维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我国在校研究生抑郁、焦虑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春荣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往研究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家庭,打着家庭所处阶层的烙印这一客观现实。基于三个城镇27所小学70名教师、1 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师生关系与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阶层差异。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感知到的公平感、师生的语言含义理解、参与机会、人际互动的判断方式等方面存在阶层差异,并且阶层差异得到教师群体的印证。师生关系的阶层差异事关教育公平,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教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谭敏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素琴  
"十二五"时期,中国新一波城市化浪潮已经变得不可避免。该文从社会阶层视角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存在消化准城市化人口的压力、现存产业结构不合理固化农民工进城的职业与职位、社会断裂阻挡农民工的垂直流动等因素,使得新一轮城市化推进面临一定的阻力。要实现以农民的城市化拉动消费,改变"土地的城市化,而非农民的边沿化"状态,必须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速度,缩小农民阶层规模;激活初始阶段的"普适化"效应,扭转突破阶层边界因素的力量;弱化职位对农民阶层的限制;强化政府执行收入再分配职能提供突破阶层边界的条件,才能推进城市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义博  付明卫  
本文以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问题为核心,从社会学的分层理论入手,结合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市场化改革阶段性假说。随后通过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市场化的不同阶段,决定居民收入及其差异的因素是不同的,从1978年到90年代中后期,市场因素占主导,其后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支持了阶段论的理论认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易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迈入新常态时期,各种非均衡的社会现象凸显,其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阶层分化不仅有碍国家下一步经济改革策略的实施,也为当前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埋下隐患。阶层分化现象的核心是人才的单向流动,如何围绕国家的共同富裕目标加强人才的双向流动性,是新形势下我们的思考核心。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为新形势下国家对策、措施的运筹把握提供思路方向,从而为新常态下国家整体政治经济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祝  
本文从阶层再生产理论入手,采用辈出率作为研究方法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所获得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机会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仅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等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保送上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林牧渔与工商服务者(或农民与工人)阶层的子女,而且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入学机会也明显高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的子女,这说明文化再生产机制与特权占有机制在共同主宰着保送生制度的命运,应对之策是严格规范保送程序与提高保送标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邵蕊  
依据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考量住房差异对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负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一套住房产权比多套住房产权更能促进居民社会公平感的提升。社会阶层认同和社会阶层预期在较少住房面积和无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在较多住房面积和拥有住房产权群体中表现出中介作用。住房差异在社会阶层上向流动时正向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鉴于此,应保障住房权利,强化社会阶层预期,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维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到:我们要"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一份子、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每当回顾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总是心潮澎湃,感触良多。1988年,我在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在《金梭和银梭》的歌声的激励下,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刻苦学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简小鹰  
经验调查呈现出: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阶层的关联问题。研究发现:地权变革是农村各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与重组过程。已经严重分化的农民及其对土地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流转意愿是土地流转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自发流转塑造出中间阶级,是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发挥着"中间价值"的功能,这种流转模式基于自愿并使流转双方互利共赢,当前地权变革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土地大规模流转则消解中间阶层,从而引发村治困境及农村社会动荡等系列问题,对这种流转模式,在"过密型"农业仍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必须谨慎对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竞  
绝大多数农民都希望实现社会阶层流动,但是由于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公民资源和社会资源等障碍,致使他们社会阶层流动不畅。本文探讨丰富农民的资源,拓宽农民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以促进农民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在新  
本文依据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论断 ,论证了颇有争议的私营经济的定位问题。文章认为 ,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民营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我国的民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也并非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剥削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作栩  陈小伟  
通过对中国大陆10个省、市、区高校在校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学费对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影响。以社会优势地位阶层和基础阶层子女为例,探讨了社会阶层与学费的关系、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学费的态度、收费政策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学费因素对不同阶层子女择校的影响4个问题,得出了学费对社会基础阶层子女有重要影响等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社会阶层固化已经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实现,也遏制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尽管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力迁移及社会阶层固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劳动力迁移是否可以破除社会阶层固化的讨论还未曾见。文章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并讨论了带有异质性的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个体是否迁移存在异质性的事实,劳动力迁移对个人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收入等级差异,对于收入较低以及年龄处于41~60之间的个体的社会阶层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