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8)
- 2023(14054)
- 2022(12088)
- 2021(11497)
- 2020(9325)
- 2019(21631)
- 2018(21738)
- 2017(39971)
- 2016(22741)
- 2015(25851)
- 2014(26234)
- 2013(25240)
- 2012(23385)
- 2011(21289)
- 2010(21480)
- 2009(19104)
- 2008(18474)
- 2007(16255)
- 2006(14556)
- 2005(13032)
- 学科
- 济(87321)
- 经济(87233)
- 管理(58388)
- 业(54810)
- 企(43904)
- 企业(43904)
- 方法(34867)
- 中国(30614)
- 数学(29729)
- 数学方法(29371)
- 农(24302)
- 地方(24173)
- 教育(23450)
- 业经(20326)
- 学(20293)
- 财(18462)
- 理论(17844)
- 农业(16491)
- 技术(15664)
- 贸(15379)
- 贸易(15365)
- 发(14952)
- 易(14816)
- 制(14713)
- 环境(14314)
- 和(14208)
- 银(13870)
- 银行(13831)
- 融(13522)
- 金融(13521)
- 机构
- 大学(311922)
- 学院(311265)
- 管理(117996)
- 济(115069)
- 经济(112129)
- 研究(109311)
- 理学(101342)
- 理学院(100082)
- 管理学(98313)
- 管理学院(97728)
- 中国(76465)
- 京(69514)
- 科学(67856)
- 所(55216)
- 财(51839)
- 范(51460)
- 师范(51080)
- 研究所(50218)
- 中心(48199)
- 农(48054)
- 江(47330)
- 北京(45220)
- 业大(44600)
- 师范大学(41527)
- 财经(40968)
- 教育(40624)
- 院(39692)
- 州(39092)
- 技术(38795)
- 经(37190)
- 基金
- 项目(208451)
- 科学(164384)
- 研究(160998)
- 基金(145503)
- 家(125307)
- 国家(124048)
- 科学基金(105871)
- 社会(97054)
- 社会科(91626)
- 社会科学(91605)
- 省(84353)
- 教育(79990)
- 基金项目(77213)
- 划(71999)
- 编号(69378)
- 自然(67174)
- 自然科(65558)
- 自然科学(65546)
- 自然科学基金(64324)
- 资助(59432)
- 成果(58321)
- 课题(50925)
- 发(48840)
- 重点(47677)
- 部(46454)
- 创(43644)
- 项目编号(42104)
- 年(41722)
- 创新(40343)
- 规划(40255)
- 期刊
- 济(132242)
- 经济(132242)
- 研究(101364)
- 中国(71846)
- 教育(67873)
- 学报(46087)
- 农(44333)
- 管理(43460)
- 科学(43223)
- 财(36517)
- 大学(35697)
- 技术(32019)
- 学学(31872)
- 农业(31521)
- 融(25919)
- 金融(25919)
- 业经(22959)
- 经济研究(20219)
- 财经(19017)
- 图书(18960)
- 职业(18273)
- 问题(16997)
- 经(16173)
- 业(15984)
- 坛(15376)
- 论坛(15376)
- 科技(15082)
- 理论(14836)
- 发(14655)
- 技术经济(14125)
共检索到474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文斌
高等院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应探讨高等院校与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内涵,阐述高等院校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理论结合实践地构建高等院校促进地方社区协同教育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浩 葛岳静 陈鑫弘
基于教育部、中科院相关统计资料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区域、省域、市域3个空间尺度对全国"211工程"、"985工程"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地域分布差异进行分析,并对地域差异对比下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教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和潜力空间进行探索和定位。结果得出211、985高等院校与中科院科研院所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和关联指向,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区域内强强联合发展、中科院所助力高等院校的区域内科教协同发展、高等院校与地方高校的区域内外联合发展是当前地域差异现实下实现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重要模式和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璐
对社区成员进行继续教育,可以提高社区成员的个人素质,增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提升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教育使学生在专门的机构接受系统、全面的教育,通过教育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社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着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妮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转型相背离、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错位、课程设置滞后于产业升级的要求、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适时调整办学定位,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态调整课程和专业结构,优化教育布局,加快产教协同育人,以实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之红 常学洲 张志华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分析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探析河北省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关系,制定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京津冀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锦奇 何平 李连梅
如何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社会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可实现性研究角度,论述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协同发展问题。首先,提出并论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高等教育决定论,得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与它的科技功能一样是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次,提出并论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论,通过我国高等教育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得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最后,对如何通过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给出初步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连春 付秀芬 夏建军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将更加突显。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合作整体规划不到位、区域发展基础不平衡、资金共享渠道不畅、合作共赢局面尚未形成等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优化整合京津冀区域优质高教资源,实现京津冀高教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世岳
最近二十年,德国政府和第三方科研资助机构通过设立科研实体、课题委托和建立数据库等方式,有意识地构建高等教育研究和科学学协同发展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两个遵循不同研究范式的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不断通约,为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两个学科一直在寻求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反映出德国科学研究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的不断融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喜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衡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高等教育发展融合起来,根据京津冀功能定位、产业链分工和优势,结合各高校的专业优势等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对产教融合和区域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通过产业链来促进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等教育 产业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伟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如今京津冀区域在环境治理、农林建设、能源共享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入合作,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合作缺乏整体规划,科教先导优势作用发挥不足,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优势互补。因此,应把握京津冀区域发展机遇,建立有效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整合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规划,提升协同发展思想认识,明确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扩大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合作领域,为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波 孔焱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阐述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了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的策略:坚持建园初衷,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定位;完善运营机制,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良性发展;加强协同互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反哺功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科技园 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晓华 冒荣
长三角地区在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作的过程中,面临着高校之间协作不足的困境。长三角地区高校之间的协作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和无序竞争。根据合作博弈理论,高校之间的联合博弈和协调博弈将能有效增进整体收益。为实现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实力提升,必须将其视为一个生态整体,重构高校之间的博弈规则和结构,创造高校之间合作博弈空间,推进区域集群发展,形成和谐共生的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群落。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高校 合作博弈 集群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龙有胜
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协同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二者具有教育目标一致性、教育效果的互补性和教学方法的相通性。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课程体系不完善、协同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突出。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快健全思创融合发展的标准体系、课程体系、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不断夯实师资力量,加快畅通融合机制,进一步释放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洒 刘君
从省域的视角,以省域内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发展水平三组关系为切入点,以30个省份为样本,基于协同学的耦合度计算模型——离差系数最小化耦合度模型,探究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科技的耦合状况不佳;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超前发展与滞后发展并存;经济发展水平、创业型大学数量以及区域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占比三者存在密切联动关系,与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耦合度关系密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吉春
我们要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地解放思想,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均衡是相对的,只有扬长避短、普遍提高质量才是真正的协同发展。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基本思路来综合治理、系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