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9)
- 2023(7889)
- 2022(6457)
- 2021(6148)
- 2020(4882)
- 2019(11419)
- 2018(10761)
- 2017(19233)
- 2016(10887)
- 2015(11992)
- 2014(11573)
- 2013(10444)
- 2012(9535)
- 2011(8652)
- 2010(9186)
- 2009(8310)
- 2008(7020)
- 2007(6338)
- 2006(5819)
- 2005(5525)
- 学科
- 济(33105)
- 经济(33071)
- 融(24933)
- 金融(24933)
- 中国(23880)
- 业(23457)
- 银(21688)
- 银行(21686)
- 管理(21366)
- 行(21181)
- 教育(19074)
- 企(18298)
- 企业(18298)
- 财(13588)
- 贸(13536)
- 贸易(13527)
- 易(13423)
- 方法(12775)
- 数学(11896)
- 数学方法(11730)
- 出(11181)
- 中国金融(10937)
- 农(10710)
- 制(10216)
- 地方(9418)
- 理论(9338)
- 务(8091)
- 财务(8076)
- 财务管理(8060)
- 业经(8041)
- 机构
- 大学(132150)
- 学院(128680)
- 济(51988)
- 经济(50718)
- 研究(46550)
- 管理(40586)
- 中国(37075)
- 理学(34568)
- 理学院(34134)
- 管理学(33430)
- 管理学院(33171)
- 京(28128)
- 教育(28060)
- 财(27093)
- 范(26154)
- 师范(26027)
- 科学(23319)
- 中心(22941)
- 师范大学(21638)
- 所(21434)
- 财经(21248)
- 江(20010)
- 经(19462)
- 研究所(19235)
- 北京(18731)
- 经济学(18379)
- 融(17294)
- 院(16998)
- 经济学院(16972)
- 金融(16962)
- 基金
- 项目(82611)
- 研究(71230)
- 科学(67066)
- 基金(57538)
- 家(47859)
- 国家(47270)
- 社会(44861)
- 社会科(42567)
- 社会科学(42559)
- 科学基金(40515)
- 教育(40432)
- 省(33259)
- 编号(30707)
- 划(29217)
- 基金项目(28892)
- 成果(27756)
- 课题(24766)
- 资助(23407)
- 自然(21550)
- 年(21330)
- 自然科(21086)
- 自然科学(21083)
- 自然科学基金(20701)
- 部(20692)
- 重点(20270)
- 发(20103)
- 性(19968)
- 规划(19328)
- 教育部(19194)
- 项目编号(18902)
共检索到214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莉莉
本研究针对N高校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的典型个案经验进行研究,认为构建"需要为本"型支持环境、"特普融通"型创新机制和"资源整合"型实训体系是高等融合教育实践创新的重要路径,同时还需要着力破解教师融合教育能力不足、残疾学生教育排斥、就业创业路径不畅等困境,并尝试通过优化精准教育扶贫机制、创新融合教学方式、拓宽就业创业路径等策略,积极推进高等融合教育体系建设和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波 张崎静
文章分析了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育发展困境:过度干预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责任缺失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资源劣势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制度缺陷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对此提出了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育发展出路: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约束相应主体的责任,促进教育资源向高职院校倾斜,改革高职院校体制机制。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发展困境 发展出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燚宁 黄小钊 张俊青
目前,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存在校企管理理念差异大、从学生到学徒的身份转变难、"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育管理方式不够灵活、教育管理主体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出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提高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协助学生向学徒身份转变;盘活校企资源,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发挥各教育管理主体的作用,整合教育管理主体的合力;重视学生骨干培养,发挥学生榜样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丽静 朱敬
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是健全学前融合教育制度体系,并实现制度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且自觉规范践行的过程。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以制度的制定为逻辑起点,以制度的有效落实为逻辑进路,以制度内化为逻辑旨归。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面临着制度要素供给不足引发的“合法性”困境,普特二元教育体制形成的路径依赖困境,“理性人”利益博弈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要突破制度化困境,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重视三大制度要素供给,增强学前融合教育合法性基础;二是突破普特并行惯性依赖,增强多元主体创新实践驱动力;三是夯实集体行动制度逻辑,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中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必须改变体制才能走出困境。高等学校可以考虑将30%的大学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的大学。这样国家可减少投资76亿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上海等大城市可率先改制试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民办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美英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在优化结构体系、促进大众化进程、培养人才等方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成绩与内涵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立足高等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深化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为推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教育困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彭隆辉
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总体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精英高等教育和小科学时代的产物,至今天已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一方面,科学、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种数不断增加,但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专业的增加造成了人才培养口径窄、基础薄、发展乏力等问题;另一方面,适应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数,但是专业种数的减少又造成了人才培养中的重复建设、就业困难等问题。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设置跨学科专业。
关键词:
专业制度 困境 跨学科专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李东航 谭颖芳
当前,全球化正在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产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竞争中,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管理理念偏颇、管理体制僵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改革滞后等困境。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要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应实施以下改革方略:一是确立"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二是建构"宏观调控"、"自主灵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三是完善"刚柔相济"、"内通外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四是创建"信息共享"、"高效透明"的高等教育网络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自波 黄孝山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以及其他教育形态的冲击,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表现在制度体系建设滞后、质量和声誉不高、学习方式不灵活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策略:做好转型制度顶层设计,做好教育供给侧改革转型,做好学习需求侧变革转型。
关键词: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制度设计 教育转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立
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着四大困境:法学教育大而不强,学科设置全而不专,人才培养缺乏广博的知识基础,理论脱离实践。摆脱这四大困境的出路是:法学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学科设置由全面型向精专型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理论教育和职业实践并重。要及时转变法学教育理念,使法学教育走上正轨,使法学院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具有适应性,在国际上具有竞争性。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义
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产业的引擎作用,产业振兴是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持续动力,有利于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与转型。我国推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产业振兴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城乡差距成为制约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因素。如何以城乡融合为切入点,化解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产业发展制约,是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城乡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征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颇具生机、富有活力、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型经济单元,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作出了贡献。——改革十年,乡镇企业不仅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缓解了市场供应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76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5,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玉平
我国农村统计调查体系是适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它的特征是: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由国家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共伺承担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双轨制”;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层层上报为主的全面报表制度;指标体系采取以反映实物量、数量为生的“实物数量型”指标体系。这一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