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8)
- 2023(8074)
- 2022(6514)
- 2021(6431)
- 2020(5371)
- 2019(12616)
- 2018(12713)
- 2017(22489)
- 2016(13421)
- 2015(15544)
- 2014(15585)
- 2013(14272)
- 2012(12835)
- 2011(11849)
- 2010(12266)
- 2009(10627)
- 2008(10364)
- 2007(9394)
- 2006(8286)
- 2005(7666)
- 学科
- 济(40918)
- 经济(40877)
- 管理(29018)
- 业(25205)
- 方法(21590)
- 企(21432)
- 企业(21432)
- 教育(20763)
- 数学(19462)
- 数学方法(18860)
- 中国(17118)
- 学(13820)
- 理论(13225)
- 教学(10604)
- 农(10396)
- 财(8682)
- 技术(8499)
- 业经(8062)
- 制(7386)
- 发(6755)
- 农业(6509)
- 贸(6466)
- 贸易(6461)
- 易(6271)
- 和(6260)
- 地方(5943)
- 学法(5887)
- 教学法(5887)
- 发展(5545)
- 策(5533)
- 机构
- 大学(179712)
- 学院(175882)
- 研究(64989)
- 管理(57980)
- 济(56044)
- 经济(54346)
- 理学(49954)
- 理学院(49229)
- 管理学(47529)
- 管理学院(47226)
- 科学(42539)
- 中国(42121)
- 京(41011)
- 教育(34577)
- 范(34094)
- 所(33890)
- 师范(33710)
- 研究所(31215)
- 农(30547)
- 江(28495)
- 中心(28289)
- 业大(27727)
- 师范大学(27619)
- 技术(27194)
- 北京(26821)
- 财(25986)
- 农业(24320)
- 院(24109)
- 州(22269)
- 职业(21750)
- 基金
- 项目(118086)
- 科学(93274)
- 研究(87871)
- 基金(81060)
- 家(72720)
- 国家(72008)
- 科学基金(59927)
- 教育(51078)
- 社会(49698)
- 省(48512)
- 社会科(46711)
- 社会科学(46698)
- 划(44207)
- 基金项目(41177)
- 自然(40875)
- 自然科(39967)
- 自然科学(39953)
- 自然科学基金(39196)
- 编号(38089)
- 资助(34890)
- 成果(32976)
- 课题(31218)
- 重点(29417)
- 部(27060)
- 发(25840)
- 年(25340)
- 创(24500)
- 规划(23237)
- 教育部(23215)
- 科研(22943)
共检索到269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惠平
在治道变革取向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大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在于通过职教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助推公办高职院校的治理。对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内涵及其办学特征的阐述表明,相比其他建设模式,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具有自身的优势,而这是通过以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机制为代表的产权设计来发挥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梓樱 杨建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量的积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对于“质”的研究和认知还相对比较薄弱。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质”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需要在立德树人、知识素养和技能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属性,具有社会性、类型性、比较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为提升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质”,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是:在“机制”上下功夫,贵在创新;在“融合”上求突破,胜在定位;在“教改”上做文章,重在实践;在“师资”上动真格,根在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英芹
"双高计划"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推出的重大举措,其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国际环境背景下,彰显出新时代特征,表现为以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为目标、以办学定位高标准为重心、以专业群高水平建设为关键。为了回应教育功能的转变、国际环境的驱动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等诉求,高职院校应采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深度融合与校企"双元"育人、坚持开放办学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有效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炼果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特别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翔 施泽波 丁涛
依据知识管理相关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不同知识的功能和作用基础上,借助工业生产中的模块化思想,对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结构进行模块化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设计应该在分析认知规律和不同知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包含体验、反思、交流和解读等手段的复合教学手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在分析高等教育相关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借助平衡计分卡分析工具,构建包括企业满意、政府和社会满意、学生满意和学校满意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知识管理 教学模式设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淮文博 王荪馨 李虹
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新内涵;发挥政府和市场双效作用,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构建现代高等职业学校制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是内涵建设的新途径,四方面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才能取得全面成功。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转型升级 新内涵 新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美玲
教育公共治理的合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教育发展现实的价值选择,在明晰多元治理主体职能边界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互动、合作、博弈、制衡与共生的多元治理方式,建构"有限的政府、规范的市场、专业的社会、自主的学校、自觉的公民"共同构成的治理格局,以求合理解决保障基本教育需求与满足多元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维护教育过程公平,保证差异公平,并兼顾效率。
关键词:
治理理论 教育公共治理 治理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吕鑫祥 郭扬 黄克孝 成永林
一、前言任何事物之所以存在都由于它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即该事物质的规定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以有必要存在和发展,同样由于它具有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又是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研究和正确地认识这种特征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鑫祥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等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其教学计划的制订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在教学内容方面,它强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张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进程方面,它允许灵活多样,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遂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别,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不同在于从人才培养目标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通才;从教学内容的设计看,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而普通高等教育则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素质养成。这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所决定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一系列的不同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类别 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建霞 赵朝晖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是原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性技术知识,是高职院校课程组织的核心,是学习者职业能力养成的关键,它具有选择性、实践性、序化性、默会性、具身性与协同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课程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少芳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已势在必行。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围绕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学校同企业和行业合作办学这五个视角,探索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内涵式发展 专业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安静宜
开展生产性实训是推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转模式主要包括以产促学、以产养学(承揽企业生产加工)模式;自建和自主创业模式;校企共建共享模式以及政府、行业和企业资助模式,其中运转机制、实施流程、管理制度、职场氛围或文化建设则是高职生产性实训重要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产性实训 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理连 安静宜
开展生产性实训是推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转模式主要包括以产促学、以产养学(承揽企业生产加工)模式;自建和自主创业模式;校企共建共享模式以及政府、行业、企业资助模式,其中运转机制、实施流程、管理制度、职场氛围或文化建设则是高职生产性实训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产性实训 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雅 夏金星
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品牌淘沙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具有凝聚力和扩散力的品牌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从外延到内涵建设的变化趋势,从品牌定位——品牌内化——品牌外化解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构建的三维度机理,并提出明确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内化全方位效应、推进品牌外化纵深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