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6)
- 2023(12177)
- 2022(10030)
- 2021(9645)
- 2020(7723)
- 2019(17706)
- 2018(17233)
- 2017(31063)
- 2016(18101)
- 2015(20563)
- 2014(20366)
- 2013(18777)
- 2012(16859)
- 2011(15393)
- 2010(16038)
- 2009(14257)
- 2008(12824)
- 2007(11413)
- 2006(10202)
- 2005(9119)
- 学科
- 济(58200)
- 经济(58165)
- 管理(37526)
- 业(35962)
- 企(28885)
- 企业(28885)
- 中国(28654)
- 融(25707)
- 金融(25704)
- 方法(25503)
- 银(23154)
- 银行(23140)
- 教育(23026)
- 行(22544)
- 数学(22083)
- 数学方法(21566)
- 理论(17824)
- 农(17280)
- 地方(16358)
- 业经(14147)
- 财(13815)
- 学(13357)
- 制(13093)
- 教学(12822)
- 农业(12476)
- 中国金融(11060)
- 发(9576)
- 技术(9516)
- 贸(9376)
- 贸易(9363)
- 机构
- 学院(228004)
- 大学(225859)
- 研究(78824)
- 管理(76514)
- 济(76230)
- 经济(73960)
- 理学(65515)
- 理学院(64551)
- 管理学(62716)
- 管理学院(62263)
- 中国(59049)
- 京(49297)
- 科学(48824)
- 范(44097)
- 师范(43761)
- 所(38458)
- 教育(37761)
- 中心(37678)
- 财(36927)
- 江(36438)
- 师范大学(35609)
- 研究所(35225)
- 农(33697)
- 北京(32088)
- 技术(31366)
- 业大(30830)
- 州(30341)
- 财经(29308)
- 院(29277)
- 职业(28512)
- 基金
- 项目(152630)
- 科学(120864)
- 研究(120529)
- 基金(103746)
- 家(89395)
- 国家(88423)
- 科学基金(75306)
- 社会(71128)
- 社会科(67135)
- 社会科学(67118)
- 省(65126)
- 教育(65125)
- 划(55760)
- 基金项目(54605)
- 编号(53049)
- 自然(47107)
- 自然科(45974)
- 自然科学(45969)
- 自然科学基金(45073)
- 成果(44608)
- 资助(42921)
- 课题(41515)
- 重点(36695)
- 发(35937)
- 年(35272)
- 部(33615)
- 创(32501)
- 规划(32211)
- 项目编号(31398)
- 性(30621)
- 期刊
- 济(83144)
- 经济(83144)
- 研究(75621)
- 教育(67286)
- 中国(57451)
- 学报(31608)
- 融(31528)
- 金融(31528)
- 农(30894)
- 科学(29823)
- 财(26891)
- 技术(26146)
- 管理(26060)
- 大学(25489)
- 学学(22197)
- 农业(20818)
- 职业(20074)
- 业经(14666)
- 技术教育(13470)
- 职业技术(13470)
- 职业技术教育(13470)
- 财经(13086)
- 发(12772)
- 经济研究(12650)
- 坛(11540)
- 论坛(11540)
- 经(11335)
- 业(11257)
- 资源(11220)
- 问题(10567)
共检索到353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方 蒋炯坪 杨骁瑾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探索培养跨界融合型人才成为应然之举。跨界融合型人才应当具备多元综合的职业素养、多种跨界的专业技能、多维创造的创新思维、多层递进的生涯发展等基本能力特征。基于系统论视域,可以构建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主体和培养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的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本研究,提出旅游类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要突出“四融”,即:融合文旅、融汇德技、融通校企、融入国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武媚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大批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的必须。高等职业教育有义务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压缩型"模式和复杂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不适合当下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于是,适宜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就呼之欲出。复合型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整合和渗透与人才素质的综合和拓展上。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应在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环节的整合、教学能量的复合和教学机制的配套上作出努力。
关键词:
多专业融合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习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三十年来,呈现出一些不同于过去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并得出六点启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基本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贤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总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使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理想模型由政府、企业和社会三大主体构成的外在质量保障体系和以学校自身为核心的内在质量保障体系组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海涛 王艳丽
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等方式实现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旅游类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形成的"1346"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然后介绍其在旅游类专业中的实施路径,为有效提升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瑞士高职教育主要通过两类路径为学习者搭建灵活开放、正规高效的终身学习体系:一类是学习者在高等职业学院学习国家认定的课程;另一类是为社会人员创设的"联邦考试"路径,学习者无论是否参加课程学习只要能够通过两次联邦考试,同样可取得国家认可的正规高职教育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呈现以下四个特色:追求与学术类高等教育高度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在职业实践经验基础上双元体制培养、资格证书保障各层级教育间无缝衔接、课程与考试标准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瑞士高职教育的培养路径及实践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金昌
入选理由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所提出的观点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符合高职院校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剑波
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中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探索式发展,目前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亦得到了巨大提升。但与此同时,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对旅游产业的贡献率仍旧较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应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度"同质化"。通过分析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的旅游职业教育经验,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非同质化"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朝霞 周晓敏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职业本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调根据行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设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多层面立体式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呈现"能力本位"与"人本导向"的二元取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的主导理念,强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本导向"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倡导高职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狭隘的"能力教育",应该实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统一。正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满足"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双重目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二者的融合问题,将成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夏雨生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首先要对培养目标的岗位群人才结构进行分析 ,根据目标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要求来设计培养计划 ,安排课程与实训。本文应用这一思路对旅游景区管理专业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旅游景区管理专业 方案设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有根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人才培养环境犹如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无锡新区产业发展,走产学结合之路,构建了"职业道德与价值观+岗位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基础能力+动态能力"的陀螺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办学经验。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陀螺型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向阳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实践教学实训成本高、资源分散且系统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开发虚拟情景教学资源为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以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为例,在分析虚拟情景教学资源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资源整合等3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虚拟教学资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凯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深化旅游教育改革,走产学研办学之路,构建有创新、有特色的符合行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旅游业提供适用人才是当前旅游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旅游市场人才匮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结构、教学实践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对导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探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导游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