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6)
- 2023(14706)
- 2022(12506)
- 2021(11972)
- 2020(9849)
- 2019(22919)
- 2018(22696)
- 2017(42681)
- 2016(23980)
- 2015(27214)
- 2014(27405)
- 2013(26214)
- 2012(23918)
- 2011(21603)
- 2010(22072)
- 2009(20302)
- 2008(18896)
- 2007(16709)
- 2006(14861)
- 2005(13415)
- 学科
- 济(81735)
- 经济(81609)
- 管理(68749)
- 业(63809)
- 企(54856)
- 企业(54856)
- 方法(36534)
- 中国(33483)
- 数学(31423)
- 数学方法(31046)
- 融(27782)
- 金融(27779)
- 财(26616)
- 银(26137)
- 银行(26100)
- 行(25147)
- 教育(23388)
- 制(22652)
- 农(22249)
- 业经(20157)
- 学(19116)
- 理论(18930)
- 地方(17964)
- 务(17462)
- 财务(17391)
- 财务管理(17359)
- 企业财务(16551)
- 体(15002)
- 技术(14964)
- 农业(14755)
- 机构
- 大学(327324)
- 学院(322609)
- 管理(123630)
- 济(121912)
- 经济(118875)
- 研究(107874)
- 理学(106692)
- 理学院(105445)
- 管理学(103636)
- 管理学院(103018)
- 中国(81399)
- 京(70586)
- 科学(63821)
- 财(60768)
- 所(52894)
- 范(50328)
- 师范(49991)
- 中心(49877)
- 江(48243)
- 财经(47978)
- 研究所(47877)
- 北京(45470)
- 农(45397)
- 业大(44316)
- 经(43501)
- 师范大学(40937)
- 教育(40180)
- 州(39377)
- 院(38921)
- 经济学(36996)
- 基金
- 项目(216349)
- 科学(171609)
- 研究(167652)
- 基金(154221)
- 家(131738)
- 国家(130470)
- 科学基金(112511)
- 社会(103290)
- 社会科(97702)
- 社会科学(97677)
- 省(85684)
- 教育(83468)
- 基金项目(81598)
- 划(73172)
- 编号(71224)
- 自然(70804)
- 自然科(69097)
- 自然科学(69085)
- 自然科学基金(67822)
- 资助(62988)
- 成果(60525)
- 课题(51584)
- 部(49525)
- 重点(49272)
- 发(46509)
- 创(45597)
- 项目编号(44248)
- 制(43686)
- 教育部(43666)
- 创新(42259)
共检索到48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静
从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生成机制、驱动机制和运行机制出发,厘清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发展机理与运行逻辑,是构建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科教融汇新生态的必然前提。从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生成机制来看,其致力于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重塑知识创新场景;遵循产业体系建设逻辑,凝聚技术创新优势;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强化管理创新实践。从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驱动机制来看,其深受政策、环境以及要素的影响。从运行机制来看,其需加强双向耦合效应,推进学校办学模式革新;优化组织网络结构,打造科教产合作发展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换能力,畅通多元转化渠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玉婷 李中国
科教融汇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宗旨,重点关注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合汇聚的新能量、新动态、新变化和新发展。科教融汇符合科学探究的底层逻辑,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也是推进新兴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智力保障。将“科与教”的制度、内容、载体相融合,资源、流程、成果相汇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科教共同体、完善科教制度设计等途径,强化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结合紧密度,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联系,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教融汇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世华 崔延强
科教融汇既是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双重维度上实现与科学技术创新和使用的融会贯通。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落实科教融汇理念的过程中,却在制度层面存在缺乏针对科教融汇的制度供给、在主体层面存在行动主体科教融汇意识及科研能力薄弱、在场域层面存在校内校外融汇性教育资源缺乏、在结构层面存在科教融汇目标与过程机制不畅等问题。因此,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完善科教融汇的制度、打造科教融汇的队伍、丰富科教融汇的资源、健全科教融汇的机制出发,推动科教融汇理念的有效落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思琪 匡瑛
科教融汇强调了科技和教育的紧密联系,强调创新的教育思维和方法,推动了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科教融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有人才培养精准化、教学内容丰富化、实训教学真实化、学生成长具象化和教师发展高效化的特征。为了推进职业教育与科学技术的深入融合,需要通过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探索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鼓励教师科研交流等渠道,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教融汇 内涵特征 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席小灵
“科教融汇”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指引下,以我国“科“”教”实践探索经验为基础,切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应以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融汇、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融汇、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融汇为基本实践维度,建设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认可度。
关键词:
科教融汇 科学知识 科学技术 科学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蕙芳 奚康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教融汇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科教融汇的历史进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分析,从理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三个层面阐述了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科教融汇本质上是通过合理的科教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但面临治理环境缺乏支撑、科教赋能建设不足、创新融合深度缺乏等现实困境。因此,可从实践出发,从以下方面探索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形塑科教文化生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人才培养供需耦合,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数字技术运用场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建湘 胡蓉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是职业教育研究组织形式的新发展,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整合高职院校科研力量,围绕职业教育重大课题进行探索,推动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研究团队是科研基地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的是谁来参与研究的问题。文章从科研团队的构建、激励、绩效评价、培训提升和团队文化等几个方面对其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天山 陆宇正
科教融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增添内生动力,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与重要途径。基于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科教融汇主题获奖成果,综合分析其在所处区域、第一完成单位、单位合作组合等维度的分布情况,结合获奖成果的文本主题总结此类获奖成果的创新点与优势。分析发现,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实践模式存在主题成果不均衡、理论支撑性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影响着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功能的发挥。为此,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增强科教融汇统整力、强化科教融汇协调力、聚焦科教融汇竞争力的具体举措,以此促进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事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中共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部署、一体谋划、一体实施,极富深意和新意。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连接产业、科技和人才发展,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职业教育一端连着教育,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令奇
科教融汇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规律、新方向、新赛道。科教融汇是一个兼具包容性、状态性和结果性的概念,有技术、资源和人才三个刻画维度。科、教、产的相互作用及其要素的深度融汇,使科教融汇呈现出价值丰富性、相互依存性、范围广泛性和方式多样性等特征。科教融汇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具备的现实基础,为科教融汇提供了条件、支撑和空间。基于此,尝试建立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范式:以技术技能为融汇点,将“科技—教育—人才—产业”紧密连结起来,促成技术、技能和知识在四者之间的快速传递和交流,实现四者的联动发展和迭代升级,达成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基于范式转移逻辑,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人才培养和制度体系等需在科教融汇框架下实现革新,以使新范式具有实践操作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瑾 胡恩华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主动对接区域农业产业,打造科教融合教学团队,实施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搭建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起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家乐 朱德全
科教融汇是推动高职教育抓住时代先机、获得战略主动、实现质态跃迁的关键举措。科教融汇从理念走向具象必须以课程作为中转站,而课程发挥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调和科技与教育融汇过程中产生的多元冲突,综合表现为一种“课程秩序”。这些冲突的调和,要求高职教育科教融汇课程在价值秩序上能够形成“求用→求真→求善”的价值位阶、在结构秩序上构建“横向跨界-纵向自生”的结构体系、在主体秩序上确立“行政-市场-专业”的最佳生态位、在制度秩序上织就“历时连续-共时联通”的制度网络、在评价秩序上塑造“主体协同-方式互补”的评价格局。这五大秩序的生成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无形、从自发到计划再到自发的过程,其又依赖于高职教育科教融汇课程组织、制度、资源、实践等方面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教融汇 课程秩序 具象逻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天山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群众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满意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成为衡量教育的主要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往实践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一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大职业教育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时贵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定位在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与国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人民接受更高层次的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刚 周建松 王鑫
以科教融汇指引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转型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天津市首席督学、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董刚一、全面认识当前的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职教战线期盼多年的类型教育地位得以确立并以立法形式固定,学校规模和在校生规模稳步提升,国家标准体系更加健全,“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通道更加顺畅,职业教育质量和形象都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