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9)
- 2023(9419)
- 2022(7404)
- 2021(7183)
- 2020(5532)
- 2019(12515)
- 2018(12073)
- 2017(20969)
- 2016(12805)
- 2015(14274)
- 2014(14327)
- 2013(13071)
- 2012(12314)
- 2011(11332)
- 2010(11332)
- 2009(9780)
- 2008(9657)
- 2007(9151)
- 2006(8060)
- 2005(7179)
- 学科
- 济(35124)
- 经济(35083)
- 管理(26406)
- 业(22629)
- 教育(21738)
- 中国(18752)
- 企(17497)
- 企业(17497)
- 学(13204)
- 方法(13117)
- 农(12465)
- 理论(11430)
- 数学(10912)
- 数学方法(10677)
- 财(9546)
- 业经(9122)
- 教学(8961)
- 地方(8395)
- 农业(8208)
- 制(7794)
- 发(7729)
- 技术(7472)
- 发展(6526)
- 展(6404)
- 银(6380)
- 银行(6349)
- 融(6255)
- 金融(6254)
- 行(6115)
- 和(6035)
- 机构
- 大学(166622)
- 学院(162517)
- 研究(65371)
- 济(51218)
- 经济(49581)
- 管理(48277)
- 科学(42087)
- 中国(41317)
- 理学(40779)
- 理学院(40087)
- 管理学(38948)
- 管理学院(38613)
- 京(38273)
- 教育(35161)
- 所(34027)
- 范(33391)
- 师范(33012)
- 农(31903)
- 研究所(31145)
- 中心(28158)
- 江(27743)
- 师范大学(26926)
- 业大(25946)
- 技术(25799)
- 财(25775)
- 农业(25361)
- 北京(24968)
- 院(24454)
- 州(21845)
- 职业(21230)
- 基金
- 项目(108943)
- 科学(85396)
- 研究(85052)
- 基金(72829)
- 家(65591)
- 国家(64827)
- 科学基金(52559)
- 社会(48956)
- 教育(48322)
- 社会科(45810)
- 社会科学(45796)
- 省(45372)
- 划(41303)
- 编号(36779)
- 基金项目(36680)
- 成果(33422)
- 自然(33141)
- 自然科(32326)
- 自然科学(32310)
- 自然科学基金(31726)
- 课题(31160)
- 资助(29266)
- 重点(27488)
- 年(25930)
- 发(25557)
- 部(25191)
- 性(23986)
- 创(23078)
- 规划(22800)
- 项目编号(21786)
共检索到263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楚金华 李洪华
学科是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是职业教育“高等性”的重要体现。但近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倡导“强化实践”和“理论够用”,过于强调“职业性”,学科建设几乎被忽视。学科的本质是知识分类,以知识为核心组分。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知识传授、生产和应用是其开展人才培养的逻辑主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学科建设。鉴于“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知识形态呈“金字塔”型,学科形态呈“四螺旋”型,组织形态呈“超组织”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围绕这些特征进行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方案建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燕
学科建设是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议题。以科技象限模型为分析框架,提出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知识生产场域是“爱迪生象限”,属于技术开发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活动。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即技术开发知识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以及学校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外延化。面向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有其行动路径,需要构建技术开发本位标准体系,回应技能强国建设需求;优化技术开发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造就创新拔尖技术人才;完善学科建设制度,提升技术开发知识生产效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志
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建具有高职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分析和讨论,推导出课程建设的逻辑程序,提出课程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丽华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包含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相互借鉴、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开发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办学、高职教育相关人员往来、合作研发等。中印作为亚洲近邻、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正在重新崛起的世界性大国,双方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衍生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推进,也急需了解对方国情的高技能人才。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和高职教育各具特色和优势,因而建立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京京 马静仪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职业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职业教育信息化观念薄弱、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升、信息化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内外部条件薄弱等问题。为了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强化职业教育信息化理念,增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工作,保障软件、硬件的落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打造高素质职业教育信息化队伍;继续推进信息化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化均衡发展;创新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信息化建设 教育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世华 崔延强
科教融汇既是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双重维度上实现与科学技术创新和使用的融会贯通。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落实科教融汇理念的过程中,却在制度层面存在缺乏针对科教融汇的制度供给、在主体层面存在行动主体科教融汇意识及科研能力薄弱、在场域层面存在校内校外融汇性教育资源缺乏、在结构层面存在科教融汇目标与过程机制不畅等问题。因此,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完善科教融汇的制度、打造科教融汇的队伍、丰富科教融汇的资源、健全科教融汇的机制出发,推动科教融汇理念的有效落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秀英 雷正光 周波 黄芳 董奇
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个拥有系统性理论与实践基础的科学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应探索学科化发展方向,追求系统化发展格局,强调稳定化发展状态,注重严密化知识逻辑。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科建设 理论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蕙芳 奚康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教融汇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科教融汇的历史进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分析,从理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三个层面阐述了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科教融汇本质上是通过合理的科教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但面临治理环境缺乏支撑、科教赋能建设不足、创新融合深度缺乏等现实困境。因此,可从实践出发,从以下方面探索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形塑科教文化生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人才培养供需耦合,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数字技术运用场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田舒蕾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专业建设。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满足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之举,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遵循自身基本逻辑,坚持转型与塑型并举、传承与发展并重、融合与创新并行。强化机制构建,构建专业标准体系,形成专业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专业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专业建设评价,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可为路径,坚持办学方向、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不变,提升专业建设支撑力;坚守职业性和高等性两种属性,强化专业建设驱动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专业建设内核力。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 专业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丽
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的历史阶段。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宏观要求,更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助力提质培优任务的有效保障。当前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同文共轨""竞优评价""知识本位"与"单一评价"的不良导向,制约着高职教育吸引力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纠偏反正,实现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向"类型特色""综合评价""能力本位""多元评价"的逻辑嬗变已刻不容缓。面向未来,高职教育评价可遵循相应实践进路,取得关键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教育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具有双重性:一是必然性,即社会历史和文化基础所决定;二是自身性,即教育活动自身的健全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外部环境发展的必然,但类型结构的优化还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特色创新和提高质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类型结构 特色与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琦 邢运凯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以职业发展为逻辑原点,在与企业和社会的互动中形成不同于其他教育文化类型的生成机制和存在规律,并由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在职业性与社会性、技术与人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企业伦理与社会伦理等对应关系中形成悖论。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只有秉持技术伦理走向人文精神的成长路径,才能在悖论中前行,从而形成文化共识并走向文化成熟。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化 逻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霓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国际化人才流动推动了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目前国际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认证主体多元且具有中介性,认证标准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认证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认证机制注重内外部评估相结合。为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应借鉴国际经验,厘清政府职能边界,推进管、评分离;加强元认证制度建设,保证专业认证质量;强化专业举证,促进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引进国际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专业认证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春芳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国人礼仪养成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其文明礼仪素养也令人担忧。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注重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与礼仪养成,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可重构礼仪社会,树立国人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21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并明确要求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这为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将极大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吸引力。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职业本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