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4)
2023(11262)
2022(9851)
2021(9632)
2020(7942)
2019(18561)
2018(18707)
2017(34345)
2016(19903)
2015(22730)
2014(22957)
2013(21853)
2012(19922)
2011(17984)
2010(18068)
2009(15753)
2008(15020)
2007(12988)
2006(11301)
2005(9806)
作者
(54603)
(45198)
(44992)
(42863)
(28770)
(21775)
(20378)
(17937)
(17504)
(16134)
(15721)
(15052)
(14287)
(14227)
(14028)
(13977)
(13752)
(13421)
(12917)
(12859)
(11347)
(11302)
(10816)
(10289)
(10196)
(10151)
(10050)
(9960)
(9004)
(8972)
学科
(64937)
经济(64865)
管理(48910)
(46085)
(37556)
企业(37556)
方法(31685)
数学(27426)
数学方法(27072)
教育(23168)
中国(23018)
(18917)
(18851)
(16401)
理论(15834)
业经(14263)
地方(13624)
农业(12745)
技术(12129)
(12052)
(11390)
(10984)
贸易(10978)
(10632)
教学(10511)
环境(10465)
(9994)
财务(9935)
财务管理(9921)
(9571)
机构
大学(269835)
学院(264584)
管理(101628)
(91780)
研究(90938)
经济(89206)
理学(88803)
理学院(87673)
管理学(85974)
管理学院(85476)
中国(59526)
(59296)
科学(58469)
(45913)
(45749)
师范(45600)
研究所(42206)
(41382)
(40307)
中心(40147)
业大(39771)
教育(39105)
(38998)
北京(38231)
师范大学(37512)
财经(33761)
技术(33360)
(33294)
(31630)
农业(31444)
基金
项目(186489)
科学(147496)
研究(141954)
基金(131652)
(114322)
国家(113205)
科学基金(96443)
社会(84461)
社会科(79603)
社会科学(79582)
(74436)
教育(72621)
基金项目(70670)
(64944)
自然(63384)
自然科(61841)
自然科学(61827)
编号(60985)
自然科学基金(60682)
资助(53463)
成果(51357)
课题(44847)
重点(43281)
(42366)
(40294)
(38662)
项目编号(37192)
教育部(36653)
(36254)
创新(35678)
期刊
(97427)
经济(97427)
研究(83826)
教育(63782)
中国(58359)
学报(42198)
科学(39092)
(35496)
管理(34529)
大学(32568)
学学(29003)
(28926)
技术(27301)
农业(25447)
职业(16743)
(15813)
金融(15813)
业经(15520)
图书(15507)
财经(15246)
经济研究(14347)
科技(12888)
(12856)
(12836)
理论(12495)
(12268)
论坛(12268)
(12169)
问题(12087)
实践(11753)
共检索到382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长佳  赵亚翔  
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迁移特征进行了定量解析。结果表明:超过80%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其初始职业生涯4年内至少经历1次的组织迁移,100%的学生在其职业生涯的6年内至少经历1次的岗位迁移和职位迁移;组织迁移、岗位迁移的次数在第6年达到峰值,而职位迁移的次数在第5年达到峰值;另外,在校时所学专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迁移特征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吕鑫祥  郭扬  黄克孝  成永林  
一、前言任何事物之所以存在都由于它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即该事物质的规定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以有必要存在和发展,同样由于它具有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又是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研究和正确地认识这种特征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鑫祥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等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其教学计划的制订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在教学内容方面,它强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张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进程方面,它允许灵活多样,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遂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别,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不同在于从人才培养目标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通才;从教学内容的设计看,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而普通高等教育则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素质养成。这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所决定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一系列的不同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建霞  赵朝晖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是原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性技术知识,是高职院校课程组织的核心,是学习者职业能力养成的关键,它具有选择性、实践性、序化性、默会性、具身性与协同性等基本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甜  林克松  朱德全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复杂性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相对成熟使得理论迁移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可行之道。在理论迁移中,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内容维度指明了职业教育研究的选择与方向,而理论来源多样性、理论选择适切性、理论归宿本土性、理论应用实效性四大基本立场则是保证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理论迁移有效实现的基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习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三十年来,呈现出一些不同于过去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并得出六点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肖乐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相应地,其实施的"工士"学位也应反映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从其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到与实训、实践紧密相连的培养过程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都应充分体现出应用性特征;当然"工士"学位也必须体现出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要求。"工士"学位的应用性特征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河  
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为指导,以专科学校2008届毕业生为对象,组织学生登录指定的网络链接,填写自制的《学生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量表》,首次对湖南10所学校的355名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测评,并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初步结论,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河  
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为指导,以专科学校2008届毕业生为对象,组织学生登录指定的网络链接,填写自制的《学生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量表》,首次对湖南10所学校的355名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测评。本文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相关理论,并对国家和省级教育职教部门提出了决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西广明  李文海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其评价具有矫正误区、改进模式的功效。为此需要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规范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依靠评估理论、结合教育特点、借鉴国际经验。从系统角度,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应该从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原则、标准、内容、方式、方法、效果等方面展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刘帆  郭紫墨  
本文通过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一项硕士生就业数据,从毕业生迁移就业(包括离开户籍所在地和离开求学所在地)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考察我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实证结果发现选择迁移就业的毕业生在全国各省市分布极不均衡,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与浙江吸引了大部分各种形式的迁移就业的毕业生,而中西部省份对毕业生迁移就业的吸引力非常不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惠平  
在治道变革取向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大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在于通过职教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助推公办高职院校的治理。对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内涵及其办学特征的阐述表明,相比其他建设模式,高等职业教育PPP模式建设具有自身的优势,而这是通过以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机制为代表的产权设计来发挥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的30多年里,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的转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明确,法律地位得以确立,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和日趋成熟的教育类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正江  
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建构与增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确立有助于使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式成为一种所有研究者都参与其间的共同思考框架。思考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等问题,有助于我们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从跨界性视角剖析其类型特色,并基于这种跨界特征提出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若干建议,为形成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提供前置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