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5)
- 2023(8735)
- 2022(7063)
- 2021(6777)
- 2020(5662)
- 2019(12969)
- 2018(12776)
- 2017(22538)
- 2016(13893)
- 2015(15880)
- 2014(16289)
- 2013(15344)
- 2012(14316)
- 2011(12846)
- 2010(13876)
- 2009(12864)
- 2008(13485)
- 2007(12597)
- 2006(11646)
- 2005(11247)
- 学科
- 企(68568)
- 企业(68568)
- 业(64717)
- 管理(56238)
- 济(49867)
- 经济(49759)
- 财(23123)
- 教育(21147)
- 业经(20230)
- 方法(19100)
- 务(18211)
- 财务(18189)
- 财务管理(18168)
- 中国(18028)
- 企业财务(17199)
- 理论(16965)
- 技术(15409)
- 制(14557)
- 策(12111)
- 和(12033)
- 企业经济(11995)
- 农(11814)
- 体(11662)
- 划(11402)
- 数学(11332)
- 数学方法(11021)
- 学(10747)
- 经营(10517)
- 技术管理(9986)
- 体制(8845)
- 机构
- 大学(197197)
- 学院(195935)
- 管理(72174)
- 济(71008)
- 经济(69137)
- 研究(66137)
- 理学(59920)
- 理学院(59186)
- 管理学(58149)
- 管理学院(57735)
- 中国(48167)
- 京(43944)
- 财(39469)
- 科学(37140)
- 江(35989)
- 范(35192)
- 师范(35015)
- 教育(34076)
- 所(33547)
- 财经(29764)
- 中心(29687)
- 研究所(29540)
- 北京(29122)
- 师范大学(28294)
- 州(27941)
- 经(26535)
- 农(25296)
- 技术(25121)
- 院(23549)
- 职业(23402)
- 基金
- 项目(111956)
- 研究(91992)
- 科学(91224)
- 基金(78247)
- 家(65756)
- 国家(64867)
- 科学基金(56490)
- 社会(55509)
- 社会科(52093)
- 社会科学(52078)
- 教育(51444)
- 省(45976)
- 编号(40705)
- 划(39989)
- 基金项目(39763)
- 成果(37110)
- 自然(35029)
- 自然科(34284)
- 自然科学(34272)
- 自然科学基金(33728)
- 资助(31973)
- 课题(31881)
- 部(26755)
- 重点(26574)
- 年(26445)
- 项目编号(25432)
- 性(25420)
- 创(25206)
- 规划(24907)
- 教育部(24168)
- 期刊
- 济(91419)
- 经济(91419)
- 研究(70853)
- 教育(58365)
- 中国(51577)
- 财(36164)
- 管理(33385)
- 科学(24302)
- 学报(24105)
- 技术(23911)
- 农(22926)
- 大学(20121)
- 融(19499)
- 金融(19499)
- 学学(16910)
- 职业(16419)
- 财经(15901)
- 业经(14835)
- 农业(14547)
- 经(13820)
- 经济研究(11946)
- 坛(11626)
- 论坛(11626)
- 财会(11529)
- 问题(11199)
- 技术教育(10943)
- 职业技术(10943)
- 职业技术教育(10943)
- 会计(10492)
- 技术经济(10407)
共检索到330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贞银
校企深度合作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全方位地进行合作。即校企双方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好在合作中遇到的诸如教育理念、政策法规、运行机制、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洪贞银在《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如何构建稳定长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如何促进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中应重视的问题。校企深度合作是相对于校企浅层合作而言的,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结果"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继延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层次 ,但目前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一些认知的偏差和管理体制的错位。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厘清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现行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文彬
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揭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把握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探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状况,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师资培养,着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课程建构,充实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建设,认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做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他国借鉴,等等,都切实构成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研究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 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杭瑞友 葛竹兴 朱其志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校企双方只有达成价值认同,合作意愿才能生成,进而建立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校企合作才能走向深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价值认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士辉 严玮 田红 祁芸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甘肃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遇到的诸如观念、政策法规、合作关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中的具体案例,提出创新型校企合作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问题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类型,近年来一直在发展、改革探索之中,结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及若干重要文件的学习研究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实践探索,结合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对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 问题思考 类型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和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
在产学合作中,由于对"产"方的主体定位不清晰,"学"方往往从自我出发,一厢情愿地推进产学合作,难以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相反,"校企合作"的双方主体非常明确、具体,能够建立合作基础,在双方共同需求的驱动下,合作会水到渠成。本文从确定利益共同点、推行能力本位教育、实施校企深度合作以及建立有效制度保障等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能力本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辉
校企合作之路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必要随着实践进程而不断深化。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组织主体的学校与作为需求主体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互惠多赢是融通校企合作的前提,组织文化的契合是夯实校企合作的基础,学习型组织的共建是重构校企合作的载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桂萍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多流于形式,成效不高。基于此,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研究目标,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的不断深化做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双主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媛
我国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存在着"企业共同协作""校企合作培养""双方主体合作"三种基本模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校企合作关系不完善、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企业意识不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差等不足。基于上述现状,文章提出了国家发挥组织能力、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实行订单式培养等推进校企合作的途径,以期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敏
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加拿大职业教育特色之一,更是促进加拿大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最核心的因素。无缝对接、人才互通、工学交替、政策导向、面向市场是该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十分显著的特点,其经验和启示将有利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媛 张永敬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找出共性与差异,为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有效路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何杨勇
从制度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反思,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个体、国家和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对科技的片面理解和利用才是造成企业低技术均衡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调整原来标准划一、线性逻辑和适应论的思路,在实践上要从经费投入、实训管理和师资发展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一般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