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6113)
- 2022(13243)
- 2021(12715)
- 2020(10495)
- 2019(23972)
- 2018(23494)
- 2017(44216)
- 2016(24374)
- 2015(27454)
- 2014(27486)
- 2013(26161)
- 2012(23514)
- 2011(20825)
- 2010(21082)
- 2009(19151)
- 2008(19096)
- 2007(17032)
- 2006(14909)
- 2005(13555)
- 学科
- 济(89151)
- 经济(89003)
- 业(86045)
- 管理(85378)
- 企(84782)
- 企业(84782)
- 方法(43026)
- 财(39240)
- 数学(33831)
- 数学方法(33381)
- 中国(28250)
- 制(27364)
- 业经(27135)
- 务(23827)
- 财务(23781)
- 财务管理(23740)
- 理论(23045)
- 教育(22636)
- 企业财务(22539)
- 农(20927)
- 银(19992)
- 银行(19984)
- 技术(19455)
- 行(18817)
- 体(17630)
- 和(17168)
- 策(16511)
- 划(16408)
- 学(16387)
- 融(15327)
- 机构
- 大学(331216)
- 学院(328859)
- 济(132612)
- 管理(130323)
- 经济(129870)
- 理学(112093)
- 理学院(110964)
- 管理学(109299)
- 管理学院(108622)
- 研究(100295)
- 中国(77889)
- 财(72436)
- 京(68204)
- 财经(54951)
- 科学(54463)
- 江(50932)
- 经(49868)
- 范(47934)
- 师范(47613)
- 中心(47253)
- 所(46315)
- 北京(42667)
- 经济学(42129)
- 研究所(41066)
- 财经大学(41033)
- 州(39748)
- 业大(39440)
- 农(38905)
- 师范大学(38780)
- 教育(38132)
- 基金
- 项目(213903)
- 科学(173801)
- 研究(167949)
- 基金(156343)
- 家(131601)
- 国家(130304)
- 科学基金(115954)
- 社会(108664)
- 社会科(102844)
- 社会科学(102817)
- 教育(85531)
- 省(84229)
- 基金项目(81795)
- 自然(71429)
- 划(71185)
- 编号(70024)
- 自然科(69863)
- 自然科学(69846)
- 自然科学基金(68622)
- 资助(62213)
- 成果(58482)
- 部(50393)
- 课题(49986)
- 重点(48789)
- 创(47044)
- 制(46376)
- 教育部(45825)
- 发(45145)
- 国家社会(44528)
- 项目编号(44239)
- 期刊
- 济(145356)
- 经济(145356)
- 研究(108009)
- 中国(72324)
- 教育(64581)
- 财(63190)
- 管理(53580)
- 学报(39485)
- 科学(39368)
- 融(37092)
- 金融(37092)
- 技术(35544)
- 大学(33695)
- 农(33653)
- 学学(30394)
- 财经(29116)
- 经(25062)
- 经济研究(22776)
- 业经(22560)
- 农业(21053)
- 职业(18831)
- 问题(18168)
- 财会(17256)
- 技术经济(16125)
- 理论(15175)
- 会计(15133)
- 现代(14517)
- 坛(14422)
- 论坛(14422)
- 贸(14315)
共检索到502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康淑 马万东
随着行业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促进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已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必然选择。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过程所涉及的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等主体,均能够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四方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但目前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还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教学机制、保障机制等不够健全。因此,为有效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需立足于社群主义理论视角,完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教学机制、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政利 肖彬
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好“双高”建设的基础。当前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行业协会提升了指导效率、企业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仍存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较弱、高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均脱离企业需求、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管理、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企业定岗定薪相衔接、推动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推动多种资源配套与多元激励模式相结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政校行企 长效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林伟在《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6期中撰文:运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长效机制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静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具有学生与学徒身份相融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校和企业相联合等典型特征。推动"校、企、行、政"四方协同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目前来看,由于缺乏有效的规约界定,导致"校、政、行、企"主体职责虚化现象比较突出;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校、政、行、企"四方协同处于低效状态;缺乏完善有效的法律保障,导致"校、政、行、企"合作行为的效力不足。基于此,政府应加强立法建制,落实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应发挥教育职能,构建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搭建现代学徒制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协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恒、桂庆平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中撰文,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工具揭示了校企合作本源的三个基本命题,并构建出校企合作生成与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是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背景下讨论组织的结构问题,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首先,"合作即制度供给"是校企合作本源的第一个命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办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其办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各个利益主体的影响与参与。文章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办学改革的实践为分析样本,在影响其办学改革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交互、冲突与协调中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的本质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高等职业教育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将
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大发展给职业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和质量压力,校企深度合作尚待推进。文章通过分析轨道交通校企合作主要利益相关方,即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诉求冲突,找到校企双方权益与责任的平衡点,构建权责均衡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包括协同发展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轨道交通 权责 均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校企合作是指职教机构和产业界,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领域开展的各种平等互利的合作活动。其中强调两点: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社会服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属于合作教育,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有一个定义:"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建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办学模式,目的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资源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仍存在职业教育理念不清晰,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与激励、资金扶持和制度保障,缺少科学统筹管理及协调机制等问题,需要政府有效介入,加快创新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进程,以政策优惠激励、建立第三方协调督导和评估机制、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权利责任等方式,保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加坚实长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欣欣 赵立民 欧阳河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难,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路径不畅。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刻变革最为重要的体现,是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在角色、责任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在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现状和国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功经验后,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创新路径:加强国家层面的引导机制,建立地方层面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落实行业层面的执行机制;明确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责任,重构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责任;通过改革创新办学体制、建立共同治理模式、完善过程管理模式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路径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建新 欧阳河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基本假设是,相对于单一学校办学或企业办学而言,校企合作具有难以替代的比较优势。推论是,校企合作育人需要政府有效介入。论证是采用经验分析和理论分析双轨论证法,包括通过对文献研究和成功案例分析,进行校企合作现状调查、学生实习现状与成本调查、长效机制形成的影响因素调查、机制设计专家咨询、长效机制建设访谈,以及运用利益相关者、机制设计、新公共管理和外部性等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基本结论是,比较优势是校企合作发生的理论基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处于中等水平,校企合作最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政府介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雨
高校和合作企业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利益诉求不同,在实践层面上,普遍存在着合作嵌入度低,资源依赖性弱,利益分配冲突等诸多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将高校和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分析不同策略行为下双方收益情况,研究校企合作的困境根源,探索帕累托最优,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博弈模型 帕累托最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弛
探索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姻式发展,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模,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是职业教育和企业双方面的利益诉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应正视多元办学主体的利益需求,根据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根由——校企双方的利益冲突,提出校企利益协调行为的理性关系框架,进而构建常态化的长效办学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效机制构建需要在国家战略、办学治理主体以及可操作化的育人活动与过程等三个层面进行逻辑设定,自上而下分别是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层面的立法逻辑、现代化治理实施层面的治理逻辑和职业能力培养层面的育人逻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燕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即"5321"校企合作模式,以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个层面"的组织机构为基本框架,以"五个结点"的系校企合作办公室为联络纽带,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办学理念,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共同利益诉求为"一个目标",形成互动系统,构建合力育人机制。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支持性激励制度;学校应构建开放性管理体系,适应校企合作深化需求;企业应重视校企合作的溢出效应,激发参与职业教育内在活力三个层面,为"5321"校企合作模式的良好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机制 “5321”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应楠
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通过分析"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模式的内涵以及成功合作的关键因素,系统地介绍在培养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过程中的"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合作模式,为其他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上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