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2)
2023(9803)
2022(8349)
2021(8104)
2020(6940)
2019(16699)
2018(17019)
2017(31041)
2016(18566)
2015(21792)
2014(22548)
2013(21293)
2012(19651)
2011(18059)
2010(18797)
2009(16817)
2008(16893)
2007(15788)
2006(13490)
2005(12325)
作者
(51843)
(43252)
(42884)
(41392)
(27430)
(20876)
(19992)
(16944)
(16470)
(15877)
(14759)
(14475)
(13930)
(13883)
(13805)
(13633)
(13336)
(12835)
(12728)
(12443)
(11103)
(10968)
(10684)
(10168)
(9899)
(9771)
(9759)
(9757)
(8939)
(8793)
学科
(65853)
经济(65794)
管理(44127)
(41764)
方法(35044)
(33197)
企业(33197)
数学(31472)
数学方法(30812)
中国(24219)
教育(23348)
(19113)
理论(17421)
(16001)
(15904)
教学(13561)
业经(12686)
农业(12403)
地方(12090)
(11978)
贸易(11971)
(11605)
(11510)
技术(10367)
(10300)
(9742)
财务(9694)
财务管理(9656)
(9272)
银行(9240)
机构
大学(257699)
学院(256442)
(91442)
管理(90387)
经济(88929)
研究(85257)
理学(77370)
理学院(76377)
管理学(74387)
管理学院(73892)
中国(58631)
(56799)
科学(53607)
(44340)
(44079)
师范(43737)
(42558)
(42288)
(42086)
研究所(40124)
中心(39027)
教育(38803)
业大(38106)
北京(36919)
技术(35522)
师范大学(35035)
财经(33627)
(33572)
农业(33324)
(30247)
基金
项目(161081)
科学(125330)
研究(124432)
基金(109116)
(93796)
国家(92839)
科学基金(78185)
社会(71505)
教育(68391)
(67333)
社会科(67256)
社会科学(67233)
(57787)
编号(56444)
基金项目(56402)
自然(50101)
自然科(48918)
自然科学(48904)
成果(48318)
自然科学基金(47963)
资助(47054)
课题(42691)
重点(37939)
(36749)
(35266)
(35053)
(33372)
项目编号(33154)
规划(32050)
教育部(31863)
期刊
(100154)
经济(100154)
研究(81448)
教育(68953)
中国(62754)
学报(39025)
(37576)
(34778)
科学(34079)
技术(31468)
管理(31410)
大学(30281)
学学(26553)
农业(25419)
职业(20231)
(18363)
金融(18363)
业经(17188)
财经(16380)
经济研究(15709)
(14408)
统计(14204)
(14096)
图书(14029)
技术教育(13469)
职业技术(13469)
职业技术教育(13469)
(13161)
论坛(13161)
问题(12994)
共检索到390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正瀚  
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职业人才的供应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本文将从社会和高等院校两方面分析职业教育的现状,探究就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常见的就业培训模式,解析各个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就业培训模式未来的优化方向与优化策略,希望能有助于我国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性,缓解我国的人才供应压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文乐  蒋凤昌  张春华  
职业教育师范生的顶岗支教—置换培训有利于提高职教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升职业学校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五方联动,两端对接"的"顶岗支教—置换培训"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和职业学校在职教师职后培训相结合,共同提高职业教育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晓天  
跨企业培训中心(berbetriebliches Berufsbildungszentrum,简称櫣BS)是具有鲜明德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而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则是该模式中的一个典型。通过对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的剖析,系统的介绍其在运行机制、教育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期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方面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欣  李美丽  
本文在调研目前天津高职中存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已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讨符合天津高职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莫宇芬  
职业培训是企业、学校、职工都很关注的问题,校企双方沟通不顺畅、培训模式单一、培训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管理松散是直接影响职业培训良性、健康、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探索和研究高等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生产特点的"菜单式"职业培训模式很有必要。我院校企合作"菜单式"职业培训体制机制、"四阶段"职业培训工作模式、远程培训平台和企业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在探索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梁  张业琴  
高等职业教育与大学无缝对接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现。具有鲜明特色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AFE)与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体制是无缝对接机制的有效实现方式。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学分转换计划的动因、实施水平、阻碍和可能的解决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国良  胡国勇  
在新时期,我国学者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研究的关注力度。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2000~2008年关于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对其研究的领域、理论、实践探索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走势和趋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津  
我们要明确,不仅面向第二产业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培养"高级技工",而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所有领域来讲,也不能将毕业生就业上岗前的"工作培训"列为学校教育的责任。现在,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迎合用人单位,保证毕业生就业,将用人单位安排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细化到学校最后的教育内容中,看似实现了校企零对接,其实是将企业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炼果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特别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追求多样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美珊  
通过借鉴澳大利亚职教经验,结合我国职教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即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训为目的、以学员为中心,注重鉴定评估和质量监测监控手段等,切实地提高了职教师资的培训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入选理由立足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参照他国经验,依托本国实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四位一体"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出处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12主要观点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开始面对如何重新认识教师职业和教师发展问题。社会对教师有三个基本判断,即教师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并非所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