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2)
- 2023(11447)
- 2022(9354)
- 2021(8626)
- 2020(6804)
- 2019(15553)
- 2018(15482)
- 2017(26490)
- 2016(16105)
- 2015(18299)
- 2014(18768)
- 2013(17500)
- 2012(16798)
- 2011(15602)
- 2010(16228)
- 2009(14568)
- 2008(14394)
- 2007(13572)
- 2006(12456)
- 2005(11632)
- 学科
- 济(56736)
- 经济(56665)
- 管理(38152)
- 业(32333)
- 中国(27761)
- 企(23506)
- 企业(23506)
- 教育(23094)
- 地方(21614)
- 农(20253)
- 业经(15114)
- 学(14999)
- 理论(13971)
- 制(13717)
- 农业(13610)
- 发(13501)
- 财(13145)
- 方法(12832)
- 银(12363)
- 银行(12338)
- 行(12082)
- 融(11913)
- 金融(11906)
- 地方经济(11282)
- 教学(10509)
- 发展(10486)
- 展(10358)
- 技术(10084)
- 环境(9877)
- 数学(9853)
- 机构
- 学院(213207)
- 大学(213004)
- 研究(84560)
- 济(74880)
- 经济(72559)
- 管理(67851)
- 中国(60220)
- 理学(54798)
- 理学院(53952)
- 管理学(52753)
- 管理学院(52326)
- 科学(50866)
- 京(50271)
- 所(43923)
- 范(41520)
- 师范(41157)
- 江(39585)
- 研究所(39132)
- 财(38420)
- 农(38296)
- 中心(38081)
- 教育(37811)
- 北京(33490)
- 师范大学(32959)
- 技术(31710)
- 州(31603)
- 院(31064)
- 业大(29675)
- 省(29410)
- 农业(29407)
- 基金
- 项目(128558)
- 研究(105292)
- 科学(99835)
- 基金(83121)
- 家(71781)
- 国家(70864)
- 社会(60914)
- 科学基金(58228)
- 社会科(57108)
- 社会科学(57100)
- 教育(55834)
- 省(55396)
- 编号(47696)
- 划(47364)
- 成果(43156)
- 基金项目(41873)
- 课题(38884)
- 发(34583)
- 资助(33708)
- 自然(33585)
- 自然科(32705)
- 自然科学(32694)
- 年(32616)
- 自然科学基金(32033)
- 重点(31035)
- 部(28250)
- 发展(28167)
- 规划(28052)
- 项目编号(27676)
- 展(27649)
- 期刊
- 济(101982)
- 经济(101982)
- 研究(80056)
- 中国(68624)
- 教育(67331)
- 农(37667)
- 学报(33371)
- 财(29655)
- 科学(28792)
- 管理(27802)
- 大学(26238)
- 农业(25524)
- 技术(25258)
- 融(23540)
- 金融(23540)
- 学学(22229)
- 职业(19146)
- 业经(18580)
- 图书(16191)
- 经济研究(14971)
- 坛(14115)
- 论坛(14115)
- 财经(13698)
- 业(13071)
- 技术教育(12714)
- 职业技术(12714)
- 职业技术教育(12714)
- 问题(12663)
- 书馆(12411)
- 图书馆(12411)
共检索到376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茜茜 余秀兰
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定困境,导致社会人群产生认知偏见。但高职教育事实上为学生提供了体面生活的机会、更多创业的可能、避免了失业和非技术就业,扶助弱势家庭子女实现代际的向上流动。故为了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分流和社会再生产的需要,仍需完善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高职教育培养机制与培养目标,在横向上分类培养及提升、融合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在纵向上推动高职教育建立全周期开放学习与循环学习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陈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也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抉择。相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层级体系还不能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彰显职业教育应有的校企融合特色。实践中,关键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类型体系、升级人才培养的层次体系、建构人才培养的开放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荣国丞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从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专业发展、师资队伍、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情况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为稳定,以顶岗实习为特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是:突出类型定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多样化、均衡性发展;深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炯坪 梁燕
以“双高计划”为契机,通过建立类型特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终身教育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期自评报告中的“特色经验与做法”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各建设单位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可参考、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但在纵向体系化建设、横向产教融合深化、专业群建设、高水平师资引培、平台运行以及育训并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急需在激发融合融通新活力、夯实专业群建设基石、提高协同创新平台能效、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主动作为,以期为持续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提供参考,助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志宏 李岩
作者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下简称质保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保障主体不健全、组织机构不适应、质量标准不科学、评估制度不完善、财力保障不到位等。研究了本科新评估方案特点及对高职教育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教育质保体系建设的七点思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质量保障 体系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怎样将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科学而有效的落实,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应该也必须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要坚持从高职教育实际出发。正确把握职教性与高教性、类型与层次等关系,坚持就业导向、以人为本、突出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研究设计出评价指标和体系。二是合理吸收借鉴本科教育经验。我国建立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制度形成一定经验。如果我们能够把高职实际与本科经验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大兴 顾佳滨
温州、台州两地民营经济发达,急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供给。这既是践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区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观照现实,温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与地方社会服务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不匹配等问题突显,需要通过增强办学定位、“双师”建设、产教融合的适应性等路径,破解高质量发展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张蕴启 范豫鲁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面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面向未来的理论生成,是面向世界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规模大与认可度低、就业率高与就业质量低、资源领域广与资源转化率低三大矛盾,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实践进路上,高等职业教育要从制度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入手,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涵、融合多方资源,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符号的文化因子、技术养分和技能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刚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这是高职战线深入总结"十二五"发展经验,面向"十三五"布局改革任务,引导和推动高职院校制定和执行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行动指南。《行动计划》将高职教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促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成效更加明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作为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65个工作任务和22个建设项目,为推动高职教育今后几年的改革发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少平 刘金玉 冯孟 吴晓鹏
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自主创新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不断"高移"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突破现有体系局限,跟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启示。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厘清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层次、实施灵活学制、协调课程和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建设、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予以加强,在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通过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一系列制度或规则,以鼓励全民充满活力地加入到经济活动中来。具体来说,国家在制度供给中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提供什么性质的制度,
关键词:
教育与经济 劳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茜雯 徐国庆
在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职业教育亟待主动求变的教育逻辑以及学生培养回归教育本真的理论逻辑三重逻辑影响下,需重构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当前,我国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陷入多方面误区,对此,需要重新澄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真实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适用性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念,以职业教育外适性、内适性以及个适性三维和谐质量评价观为指导,形成“三维”互动的职业教育质量测度的系统分析框架,构建由“社会发展需要、职教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以及36个观测点组成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测度体系 适用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庆 赵静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对筑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价值观、根植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开拓职教教师终身发展的职业通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职教教师培养存在标准与体系建设进度缓慢、“入口与出口”面临冷落、主体坚守与发展进退两难等困境,提出加强培养的制度供给、多方联合提高培养实效、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的蜕变之道。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 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青山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进入了数字化阶段。从国家战略、政策要求、经济社会、国际趋势、技术条件等维度梳理了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从教育内容、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评价方式、治理理念等方面阐述了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变革趋势,按照“硬件建设是基础、数治理念是保障、专业升级是方向、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师素养是关键”的逻辑主线,分析了数字化赋能过程中校园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资源开发、理念提升、投入保障等六个关键控制点,从个性化、社会化、泛在化、网格化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表征。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数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正>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持续推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科学的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存在两多一少现象,一是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等的阐释性研究较多。纵观近20年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相当一部分研究是针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制度和法律进行阐释,如《职业教育法》修订后约两年时间内,从不同角度阐释职业教育法的文章就多达800篇左右,有的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角度阐释,有的从法律育人主体角度解读,有的从治理体系角度剖析,等等。这类研究成果有较强的时效性,热度会随时间逐渐消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