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3)
- 2023(6058)
- 2022(4914)
- 2021(4937)
- 2020(3956)
- 2019(9111)
- 2018(9319)
- 2017(15004)
- 2016(10022)
- 2015(11563)
- 2014(11997)
- 2013(10516)
- 2012(9965)
- 2011(9365)
- 2010(9858)
- 2009(8512)
- 2008(8490)
- 2007(7988)
- 2006(7163)
- 2005(6486)
- 学科
- 济(22439)
- 经济(22398)
- 教育(21248)
- 管理(19376)
- 中国(14833)
- 业(14555)
- 学(11595)
- 企(11486)
- 企业(11486)
- 理论(11219)
- 教学(8680)
- 农(8174)
- 方法(7712)
- 制(6958)
- 财(6498)
- 体(6127)
- 数学(5882)
- 数学方法(5678)
- 发(5395)
- 业经(5207)
- 银(5012)
- 银行(4982)
- 地方(4959)
- 融(4941)
- 金融(4933)
- 农业(4918)
- 技术(4890)
- 行(4852)
- 研究(4843)
- 学法(4688)
- 机构
- 大学(132616)
- 学院(128852)
- 研究(52757)
- 管理(36584)
- 济(35576)
- 经济(34244)
- 科学(34032)
- 教育(33086)
- 中国(31638)
- 京(31478)
- 理学(30602)
- 范(30262)
- 师范(29999)
- 理学院(29999)
- 管理学(28971)
- 管理学院(28704)
- 所(28140)
- 研究所(25879)
- 农(24747)
- 师范大学(24510)
- 江(23271)
- 技术(22653)
- 中心(21739)
- 北京(20671)
- 业大(19930)
- 农业(19582)
- 职业(19532)
- 院(19370)
- 财(19188)
- 州(17853)
- 基金
- 项目(82479)
- 研究(67295)
- 科学(64514)
- 基金(53075)
- 家(47160)
- 国家(46555)
- 教育(40707)
- 科学基金(37098)
- 社会(36424)
- 省(35463)
- 社会科(33882)
- 社会科学(33872)
- 划(32491)
- 编号(31448)
- 成果(29652)
- 基金项目(26869)
- 课题(26780)
- 自然(22776)
- 年(22350)
- 自然科(22217)
- 自然科学(22201)
- 自然科学基金(21773)
- 资助(21382)
- 重点(21001)
- 部(19298)
- 发(18994)
- 规划(18707)
- 项目编号(18327)
- 性(17702)
- 创(16973)
共检索到211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谐 吴叶林 崔延强
职业教育文凭的历史变迁经历了行会组织的身份符号、学校教育的学力证明以及学位化文凭等三个演化阶段。本质上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获得者实践性知识的评价尺度,具有微观权力属性,标志着学位获得者在职业场域中的初级专业能力。认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必须深入把握和科学统筹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即理清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在我国学位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学位体系构建的主体、运行机制以及标准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尚未建立学位制度,这不仅阻断了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也阻碍了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和体系建设。学位的本质是"学"与"术",从其起源看学位是一种职业资格,与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学位制度的缺位制约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具有衔接、正名、导向和资本等四大功能。在构建路径上,应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历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起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制度 职业资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入选理由以辨析的视角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探索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提出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安培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信号功能。民间样本的工士学位以"三证四合格"为授予标准,为未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学位标准提供了参考。国家制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设计,应遵循"学生为本,服务需求"、"综合考评,能力为重"、"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原则,从德、能、智、技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标准 工士学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必文
为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学位障碍,我国有必要为高等职业教育设置独立的职业学位。职业学位可暂设为副学士和学士两个层次,预留硕士和博士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其制定严格的授予标准和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勇
学位既可标识应用型人才类型,也可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但在我国专科职业教育缺失学位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授予学术学位,既不形成完整体系,也难以体现人才类型。依据国外经验,我国可以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增设准学士学位,在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学士专业学位,与硕士专业学位相接,完善从专科职业教育到本科职业教育再到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位 层次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梁 刘天雨
为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以及提升职业教育层次,英国逐渐构建起包含基础学位、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内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包括:在学位起始阶段以学位标准和专业设置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在培养过程中以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确保人才培养成效;在保障方面以资金投入和监督评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英国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取得的成效有: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各方积极性大大提高、培养各领域高端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推动学位多样化,满足多群体需求。未来英国将继续采取措施以增加职业教育学位的社会认可度、充分彰显职业教育学位的潜在价值并提升职业教育学位标准的开发水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文富 孙雨
经过30年的探索与发展,日本已逐步建立了并行且互通于普通教育学位体系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在该体系中,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基于不同动因而先后建立,且都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也面对着各自的新旧问题。深入探究日本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构建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历史经验,提出对“重普轻职”问题的缓解应有必要前提、在职业教育框架内开发职业教育学位、保障职业教育学位的“学术性”等经验以资借鉴。
关键词:
学位制度 职业教育 日本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浩岚
实施教育质量评价是促进教育质量管理规范化,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对45所高职院校现行教育质量测评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分析发现,现阶段高职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存在测评工作形式主义、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合理、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评价反馈缺位等弊端。其未来改革方向是: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实现评价指标多样化,寻求新的评价模式,实现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育质量 测评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虹
文章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出发,分析其区域化发展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指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区域化构建中存在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有待加强、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职业教育体系断层、专业设置不科学、校企合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我们应创新办学理念,打造特色办学道路;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教学途径;以政策为依托,优化保障机制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飞虎 潘上永 王春青
近几年来,国家鼓励支持高职院校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在此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包括专业群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内容为要素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将专业群建设评价分为立项评估与水平评估两个阶段,并分别构建相应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规模上实现了较大发展。从2004年开始,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潮 谢婷
加快推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的题中之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思想认识存在不足、政策环境不完善造成阻力等问题。因此,应从政策上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的自主性,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加强与中等教育的衔接。
关键词:
现代 高等职业教育 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飞虎、潘上永、王春青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5期中撰文,探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意义,剖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开展专业群建设评价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依据自身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江毅
中国的职校模式教育体系与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构成了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路径。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职业化倾向,在人才个体成长中具有明显助益;而职校制度支撑下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使得人才具有体系化的知识结构,也能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适用性。在优化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职校改革中,应积极借鉴德国经验强化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