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0)
2023(13574)
2022(11747)
2021(11349)
2020(9379)
2019(21893)
2018(21927)
2017(40839)
2016(23276)
2015(26390)
2014(26798)
2013(25569)
2012(23357)
2011(21200)
2010(21299)
2009(19253)
2008(18748)
2007(16369)
2006(14438)
2005(12976)
作者
(63401)
(52400)
(52198)
(49760)
(33452)
(25150)
(23741)
(20515)
(20174)
(18941)
(18069)
(17572)
(16625)
(16609)
(16271)
(16188)
(15904)
(15574)
(15064)
(14968)
(13213)
(12959)
(12490)
(12017)
(11874)
(11758)
(11699)
(11568)
(10518)
(10302)
学科
(79215)
经济(79093)
管理(66532)
(59799)
(50995)
企业(50995)
方法(36179)
数学(31035)
数学方法(30608)
中国(26719)
教育(23578)
(23515)
(21558)
(19644)
(19336)
业经(18538)
理论(17829)
地方(15451)
(14498)
技术(14455)
财务(14427)
财务管理(14398)
农业(13910)
(13773)
贸易(13766)
企业财务(13638)
(13378)
(13350)
(13288)
(13095)
机构
大学(319315)
学院(313764)
管理(120925)
(115976)
经济(113071)
研究(106576)
理学(104734)
理学院(103450)
管理学(101533)
管理学院(100913)
中国(74312)
(69504)
科学(64764)
(56733)
(52772)
(50353)
师范(50009)
研究所(47772)
中心(47354)
(47080)
(45326)
北京(44846)
业大(44556)
财经(44543)
师范大学(40969)
教育(40946)
(40420)
(39000)
(37751)
技术(36875)
基金
项目(212549)
科学(168343)
研究(163393)
基金(151178)
(130097)
国家(128861)
科学基金(110547)
社会(99727)
社会科(94110)
社会科学(94089)
(83861)
教育(81825)
基金项目(80104)
(72291)
自然(70755)
编号(69385)
自然科(69030)
自然科学(69018)
自然科学基金(67765)
资助(61709)
成果(59019)
课题(50521)
(48612)
重点(48447)
(45236)
(44422)
项目编号(42714)
教育部(42508)
(42239)
创新(41109)
期刊
(127813)
经济(127813)
研究(102258)
中国(69787)
教育(67120)
学报(46860)
管理(44857)
(43738)
科学(43145)
(40895)
大学(36923)
学学(33098)
技术(31429)
农业(28408)
(25211)
金融(25211)
财经(21462)
业经(20341)
经济研究(19516)
(18168)
职业(17805)
图书(17066)
问题(16048)
理论(15491)
科技(14608)
实践(14320)
(14320)
(14101)
(14081)
论坛(14081)
共检索到470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颜  
作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自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没有设置相应学位。呼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是研究者多年来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追求和目标。就研究文献内容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重在必要性分析、国外学位制度介绍、我国高职学位制度探讨三个方面。这些研究侧重事实陈述,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对策思考;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价值探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方法论层面的深度研究。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应重视国家的顶层设计和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为起点探讨我国学位体系改革,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或体系具体化问题的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尚未建立学位制度,这不仅阻断了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也阻碍了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和体系建设。学位的本质是"学"与"术",从其起源看学位是一种职业资格,与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学位制度的缺位制约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具有衔接、正名、导向和资本等四大功能。在构建路径上,应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历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起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入选理由以辨析的视角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探索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提出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厚丰  李海贵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是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地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学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应加快建立专科教育层次的副学士学位制度,逐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上移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间的学位沟通与衔接机制,搭建基于大学生志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立交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安培  王克杰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自信,探究世界典型国家多样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实践形态,发掘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人本性、职业性、功能性和融合性等特征,有利于加速推动我国"工士"学位制度的建设进程,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王若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位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以何名称称之,一直没有定论,能士、技士等名称都有学者提及,相比较而言,工士学位更能准确界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特征,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工士学位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国情特色,又有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交流接轨的功能,以此名之,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晔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1期撰文,从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维度,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试行"工士"学位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实施"工士"学位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实施"工士"学位制度主要的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晔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本文从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维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试行"工士"学位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高职院校试行"工士"学位制度时应处理好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对颁发"工士"证书的院校实施准入制度、把"工士"制度纳入现代职教体系等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解瑞卿  
目前,学界已就高职教育学位授予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达成了共识,但是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却使这一制度身陷于法无据的尴尬境地。因此,高职教育学位授予制度若要最终建立,当务之急是解决其合法性问题。文章认为结合实际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才是排除该制度构建障碍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荃  黄雅茹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学术探究的热点,而对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的质量评价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当今我国高职教育评价制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缘由,并提出构建以社会评价为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制度之改进策略,以期对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何杨勇  
从制度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反思,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个体、国家和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对科技的片面理解和利用才是造成企业低技术均衡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调整原来标准划一、线性逻辑和适应论的思路,在实践上要从经费投入、实训管理和师资发展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不仅是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科专业制度本身进行反思。改革这一制度需要认真反思其价值功能定位、管理重心以及学科专业的分类框架、设置数目和组织设计等问题。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在功能上定位于综合制度、性质上定位于指导参考制度,学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实际应用导向和跨学科导向,组织设计上打破藩篱,加强院系沟通等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林  邵晓枫  
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提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考试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或教育形式、具有考试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学习制度、是国家对公民学习成就的认可制度等观点。在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我们应从多维视角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进行综合的考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铁刚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技工师范教育,后先后经历了中专试办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等阶段。进入21世纪,衔接的形式更加多样,初步形成了五年一贯制、对口升学、单独招生、免试推荐、注册入学等形式。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加大四方面的改革力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俊朝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高职教育界对其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可以提高我们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加明确如何处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