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4)
2023(16704)
2022(14086)
2021(13119)
2020(11197)
2019(25519)
2018(25055)
2017(45918)
2016(25927)
2015(29160)
2014(29074)
2013(27842)
2012(25642)
2011(23348)
2010(23282)
2009(21081)
2008(20422)
2007(18134)
2006(15699)
2005(13999)
作者
(73714)
(61871)
(61567)
(58810)
(39079)
(29785)
(28177)
(24347)
(23622)
(21819)
(20973)
(20601)
(19632)
(19329)
(19318)
(19103)
(19095)
(18391)
(17809)
(17733)
(15527)
(15351)
(14962)
(14250)
(14159)
(13785)
(13680)
(13594)
(12460)
(12269)
学科
(112426)
经济(112323)
管理(69276)
(63252)
(51745)
企业(51745)
方法(48576)
数学(43408)
数学方法(42864)
中国(31052)
(25909)
(25584)
(24511)
地方(22911)
业经(21841)
教育(21611)
(18744)
贸易(18738)
(18174)
理论(18010)
农业(17172)
(17148)
(16301)
财务(16256)
财务管理(16216)
技术(15707)
企业财务(15357)
环境(15186)
(14832)
地方经济(14251)
机构
大学(363820)
学院(359963)
(147272)
经济(144273)
管理(133350)
研究(125142)
理学(115930)
理学院(114549)
管理学(112293)
管理学院(111606)
中国(87636)
科学(77615)
(76573)
(64294)
(63347)
(62657)
研究所(58005)
中心(57163)
业大(55995)
(54322)
(53817)
师范(53242)
财经(52020)
农业(49643)
北京(48126)
(47303)
经济学(45819)
(44519)
师范大学(43386)
(42224)
基金
项目(243993)
科学(192767)
研究(176305)
基金(175886)
(155204)
国家(153829)
科学基金(131016)
社会(111351)
社会科(105470)
社会科学(105442)
(96935)
基金项目(92717)
教育(88222)
自然(85855)
自然科(83941)
自然科学(83913)
(83691)
自然科学基金(82433)
编号(71849)
资助(71542)
成果(58701)
重点(56724)
(54866)
(53214)
课题(51821)
(51057)
科研(47615)
创新(47526)
教育部(47463)
大学(46037)
期刊
(156419)
经济(156419)
研究(108018)
中国(73738)
教育(61471)
学报(60694)
(54585)
科学(52765)
(51045)
管理(47651)
大学(46088)
学学(42436)
农业(36786)
技术(36222)
(27407)
金融(27407)
经济研究(26354)
财经(26093)
业经(23799)
(22538)
问题(20307)
(20170)
统计(18737)
技术经济(18186)
(17263)
职业(17035)
(16860)
(16498)
图书(15903)
科技(15660)
共检索到531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时广军  
高等职业教育是新型劳动力的孵化器,也是我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对31个省市2005—201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1)东部、东北更偏重高质量的高职,西部则同时需要高质量和高规模高职,而中部的高职教育被忽视;(2)农村居民更需要高规模的高职教育,而城市居民更需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3)提高高职质量更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经营收入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收入,而扩大高职规模更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经营收入。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促成"均衡"、引领"拔尖"、释放"活力"及重视"补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本文对中国1996-2012年31个省市服务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省际服务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有超过60%的省市集聚类型具有"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特征;有超过90%的省市集聚类型存在"路径依赖"特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表明,SAR模型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和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解释变量中的地区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地区服务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化程度则会抑制服务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景刚  王立国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31省市面板数据,全样本、分地区、分地区分时段分别建立模型,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高,2008年后影响效应东部地区变化不大,中部地区明显升高,而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房地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带动经济增长,建议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依据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区别对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蓉   张琦  
以我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探讨我国高职教育投入基本情况、省际差异变化趋势与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探索高职财政投入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逐年增加,省际差异一直存在但总体呈波动缩小趋势;高职财政投入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东、中、西地区内部差异,其中东、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影响地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各省份生均预算内经费不均衡、在校生规模与产业结构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与高职财政投入不匹配的问题。基于此,我国应加大中央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总量,优化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发展高职教育的责任,缩小高职院校生均经费的投入差距;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优化高职院校发展路径,提升院校资源筹措能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国臣  张媛媛  王冰冰  
基于Solow模型,采用2001年~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的"保险基准深度比"指标减轻了以往计量模型中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结论。进一步地,计量结果显示,寿险和财险基准深度比每产生一个标准差的增长,将分别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64个百分点和0.68个百分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快财产险和寿险的发展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金琼  马林静  王雅鹏  
从中国省际经济增速差异存在动态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1993—2012年面板数据,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分时段分成快速增长、中速增长与慢速增长三大类型,通过对快速增长地区与慢速增长地区的实证对比分析,探寻省域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Oaxaca-Blinder模型对影响经济增长省际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各因素对差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政府政策与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省际差异的影响都很显著,但地区差距的缩小对政府投资的依赖程度过大,伴随投资驱动效应的不断减弱,一旦政策难以为继,落后地区很有可能陷入"梅佐乔诺陷阱"。因而培育落后地区自身发展潜力,深化落后地区市场化改革是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永健  刘培阳  
鉴于金融危机背景下某些行业和地区发生的"国进民退"现象,本文利用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动的态势和特点。实证研究发现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劳动力充裕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虽然"国进民退"只是一个暂时过程,但为了进一步优化工业所有制结构,本文提出优化国有工业经济的布局、提升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以及重视宏观调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廷锦  茶洪旺  
由于人们共享信息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形成"数字鸿沟",不仅拉大贫富差距,还影响人们的财富创造能力,导致越是贫困的地区,"数字鸿沟"越大;区域间"数字鸿沟"越大的地区,贫困程度越深。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十二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的"数字鸿沟"和贫困指数,通过皮尔逊检验、OLS回归实证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且有61.6%的贫困指数变化可以通过"数字鸿沟"指数的变化来解释。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缩小"数字鸿沟"可以破除"数字鸿沟"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减少贫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鹏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利用31省市2003-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对Moran’I指数和散点图进行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其次,通过建立SLM、SEM和SDM三种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都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更为显著;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杜德瑞  王喆  杨李娟  
近十余年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系统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下一阶段各方关注的要点。本文结合我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综合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理论研究推导出:工业化中期制造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负相关,这种负相关直到工业化后期才能被消除。本文采用2002年至2011年的全国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研究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进程的地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有较大区别。四大经济区应该实行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杜德瑞  王喆  杨李娟  
近十余年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系统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下一阶段各方关注的要点。本文结合我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综合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理论研究推导出:工业化中期制造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负相关,这种负相关直到工业化后期才能被消除。本文采用2002年至2011年的全国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研究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进程的地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有较大区别。四大经济区应该实行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栖银   谢昊伦   姜孟升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构成双向驱动的耦合关系。基于2010-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效应,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与等级均有显著提升,从2010年的0.372(轻度失调)提升到2022年的0.542(勉强协调);三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绝对值“东部>中部>西部”,年增长率“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格局,“东部引领”“西部崛起”与“中部塌陷”并存;耦合协调度的省际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引起,总体有所缩小,但以2018年为拐点开始反弹;耦合协调度呈全局空间正相关,邻近省份的发展水平相对一致,局部自相关以高—高集聚为主。据此,应树立系统思维,助力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实现两系统的和谐互促;统筹空间布局,精准规划不同地区与省份的发展战略,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共赢;把握时代机遇,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多链路的同频共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腾华  刘莹莹  胡耀元  
新发展阶段下,普惠金融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13-2019年银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GM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当进一步验证普惠金融是否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时,发现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同时,应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选取1998~2014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间段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下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1个省级区域中,宁夏的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增长弹性排名最高,吉林和内蒙古的排名也比较高,辽宁、贵州的排名上升很快,山东和江苏的排名下降很快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和不同层次的学校资金分配结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经费使用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平台不够或者政策不到位、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不足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凤娟  司言武  
选取19982014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间段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下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1个省级区域中,宁夏的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增长弹性排名最高,吉林和内蒙古的排名也比较高,辽宁、贵州的排名上升很快,山东和江苏的排名下降很快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和不同层次的学校资金分配结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经费使用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平台不够或者政策不到位、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不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