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2)
- 2023(10782)
- 2022(8788)
- 2021(8398)
- 2020(6823)
- 2019(16219)
- 2018(15901)
- 2017(28260)
- 2016(16654)
- 2015(19306)
- 2014(19644)
- 2013(18014)
- 2012(16269)
- 2011(14742)
- 2010(15711)
- 2009(14076)
- 2008(12976)
- 2007(11794)
- 2006(10547)
- 2005(9723)
- 学科
- 济(51540)
- 经济(51499)
- 管理(39055)
- 业(37820)
- 企(32241)
- 企业(32241)
- 中国(28713)
- 融(25793)
- 金融(25791)
- 方法(23880)
- 银(23508)
- 银行(23494)
- 教育(23359)
- 行(22785)
- 数学(21248)
- 数学方法(20599)
- 理论(17666)
- 农(14516)
- 财(14457)
- 教学(14185)
- 制(13291)
- 业经(12630)
- 地方(12544)
- 学(11709)
- 中国金融(11040)
- 技术(10489)
- 务(9952)
- 财务(9906)
- 农业(9892)
- 财务管理(9880)
- 机构
- 学院(214223)
- 大学(213700)
- 管理(72503)
- 济(72140)
- 研究(70736)
- 经济(69914)
- 理学(61342)
- 理学院(60556)
- 管理学(58705)
- 管理学院(58299)
- 中国(54385)
- 京(46868)
- 科学(42526)
- 范(39242)
- 师范(38928)
- 教育(37295)
- 财(36106)
- 江(35592)
- 所(35190)
- 中心(34122)
- 技术(31970)
- 研究所(31642)
- 师范大学(31223)
- 农(31048)
- 北京(30793)
- 州(29576)
- 职业(29135)
- 业大(28925)
- 财经(28027)
- 院(25624)
- 基金
- 项目(135264)
- 研究(108658)
- 科学(106230)
- 基金(90031)
- 家(76800)
- 国家(75926)
- 科学基金(64722)
- 社会(62219)
- 教育(61529)
- 社会科(58661)
- 社会科学(58644)
- 省(58418)
- 划(49955)
- 编号(49234)
- 基金项目(45736)
- 成果(42716)
- 自然(40180)
- 自然科(39336)
- 自然科学(39332)
- 课题(39081)
- 资助(38741)
- 自然科学基金(38543)
- 年(33090)
- 重点(32687)
- 发(30708)
- 部(30198)
- 项目编号(29638)
- 规划(29491)
- 创(29266)
- 性(28169)
- 期刊
- 济(79398)
- 经济(79398)
- 研究(73339)
- 教育(69627)
- 中国(59037)
- 融(32163)
- 金融(32163)
- 学报(30244)
- 财(29028)
- 农(28664)
- 技术(28594)
- 管理(27975)
- 科学(26181)
- 大学(24788)
- 学学(21155)
- 职业(21152)
- 农业(18825)
- 技术教育(14140)
- 职业技术(14140)
- 职业技术教育(14140)
- 财经(13581)
- 业经(13465)
- 坛(12352)
- 论坛(12352)
- 经济研究(12083)
- 图书(11929)
- 经(11711)
- 统计(11002)
- 发(10783)
- 业(10310)
共检索到343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武媚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大批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的必须。高等职业教育有义务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压缩型"模式和复杂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不适合当下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于是,适宜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就呼之欲出。复合型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整合和渗透与人才素质的综合和拓展上。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应在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环节的整合、教学能量的复合和教学机制的配套上作出努力。
关键词:
多专业融合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毅红 钱建栋 张建华
"工商融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应苏州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呼唤和就业形势的需求而生。强化"工商融和"办学理念、深化"工商融和"内涵建设、优化"工商融和"师资结构、活化"工商融和"文化氛围是加速推进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工商融和 复合型高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华中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一种办学模式,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起到积极作用。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其特殊意义和作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民族区域实践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民族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高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菊素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演变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技能人才"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定位,并进一步阐释了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内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恰恰
培养组织体系化、成长方式多元化、技能提升模块化、激励导向正向化、人才管理网络化。高技能人才是员工队伍的核心与骨干,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多年来,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以下简称"山矿公司")通过高技能人才"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荣江
"基地+联盟"是高职院校与市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该模式由区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协同运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构建,为地方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基地 联盟 协同 高技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国强 朱炜 陆卫国
当前,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仍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供需匹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构建区域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制定标准,对接任务建构课程,对接评价实施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指数推进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化,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芝 刘昭斌 张欣
针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苏州市职业大学构建了"专业+企业+服务"的高技能培养模式,实施了专业定位能力化,课程体系科学化;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方式即时化;实训条件生产化,教学过程工程化;教师团队双师化,教学资源网络化;双证制与创新竞赛同步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欣 李美丽
本文在调研目前天津高职中存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已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讨符合天津高职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提供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桂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有创新,为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理解与处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还有些不足之处。结合高技能人才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深挖不足、探索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朝霞 周晓敏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职业本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调根据行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设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多层面立体式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云助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陵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所必需的,也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办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所新建的高职院校,构建适应新建高职院校实际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栋 王海军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的渗透和改造,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职业教育要积极响应"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人才技能要求,借助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新型教育观念,通过交互式教学、慕课、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手段优化教育供给,逐步构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